周慧娟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在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之后,人們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在信息化社會中,人們的一切活動都被冠以數字的概念,當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與數字化技術相關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已經有了越來越顯著地網絡屬性。數字化變革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對設計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不同于以往,“電腦融入傳統的設計方式展現了數字電子獨特的視覺語言,使設計領域經歷著深刻的變化并導致設計的重構。”[1]以數字化為基點的非物質設計的形成也深刻影響了設計的方式,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展示,英文為display, 源于拉丁語的名詞diplico和動詞diplicare,表示展現之類的行為狀態。展示的概念是展覽概念的擴展。展覽,即是將物品陳列出來供人們觀看,它是被動的,而展示活動是公眾參與的活動,是主動的,公眾在接受信息的同時反饋信息,是信息交流與傳遞的主體。公眾參與到展示活動中,動手操作或選購商品,這個行為過程本身就不是一個“覽”字所能包含得了的。而“示”的外延更大,除含展覽之義外,還有演示、示范以及明示、暗示的含義,既有靜態又有動態之含義。[2]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對展示設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為展示設計提供多樣化方式的同時,對設計的形式和內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示設計一直伴隨著人類發展的軌跡,原始社會人們將剩余產品進行的有意識的分類活動成為展示設計的雛形。而隨后的展示設計的發展是以宗教和集市行為為開端的。隨著分工的出現和商業活動的繁榮,展示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店鋪、商品招牌等相繼出現了。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汴京集市的繁榮,從中可以看出,此時的商業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商家也較注重店面的裝修及商品的陳列以及招牌的使用。這這成為我國早期展示設計的代表。而后,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產品的設計與制造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為吸引消費者所引發的促銷手段促成了形式各異的展示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展示設計的發展。
現代展示設計的理念形成于20世紀末,它的發展總是與商品的促銷聯系在一起的,這一時期櫥窗展示,海報,包裝形式的變化成為主要的促銷手段,另外配以電視,廣播、報刊、雜質等信息傳播媒介進行展銷。另外,展覽會在這一時期也是一種主要的手段??偟膩碚f,這一階段的展示設計主要以主動向消費者灌輸信息為主。
展示設計作為一個與科技結合最為密切的藝術學科,數字化時代對其的影響是十分顯著地。在信息社會,數字化技術成為商業和展示活動中展示設計的主導因素。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是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主要支撐,虛擬現實技術是以營造現實感為目標的新興技術,通過對人們多種感覺通道的實時模擬和交互,利用計算機等設備構造出與真實世界相類似的場景。在數字化時代,傳統的展示設計方式被這種新興的媒介徹底打破了,無論在空間上、時間上,還是展示的形式上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此時的的展示設計,更加注重與消費者的溝通與交流,展示成為一種雙向交流的活動。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就像一個大煉爐,將各種媒介形式熔為一體。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人們將很難琢磨它所能產生的最終效果,設計逐漸變成一種同藝術創造相雷同的形式。
在數字化時代,展示活動也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成為集科學、藝術、文化為一體展示方式。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徹底突破了以往的方式,全方位地將最新科學技術應用其中,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真實場景向虛擬化展示的轉變:數字化技術正催生著表現新觀念和新想法的形式的誕生。展示設計也突破了以往傳統意義上空間的限制,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虛擬各種真實的空間,在這種技術的支撐下,人們可以不去參觀實地就能獲得想要了解的信息。數字化社會中,數字技術可以超越時空虛擬出社會中的任何事物。使現在與過去、未來,實現了新的對接。數字虛擬“開辟了新現實主義的道路,推動了科學的幻想部分。走向黑洞或者深入人體,在肋骨,心臟和肺部之間穿梭,完全可以媲美最奇妙的電影故事?!盵3]人們完全可以超越時空,欣賞過去與未來的東西。如虛擬博物館在數字化時代中逐步成為現實,人們再也不用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設龐大的博物館,只需要通過計算機對所展示物品進行設計,設定相關路徑,參觀者完全可以在家就能參與其中。在這個過程中,參觀者有了更大的自主性,而不受傳統意義上所指定路徑的限制,隨時可以參觀任何地方,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信息量。數字化技術將展示設計從物質向非物質進行轉移,使得傳統意義上的展示方式成為歷史,真正實現了虛擬現實。
由靜態向動態展示的轉變:數字化的展示設計與傳統意義上的展示設計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再是一個靜態的展示空間,而是一個互動的開放系統。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僅僅以展墻、展板為主要形式的展示設計。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采用多種媒介方式,將聲、光、電等通過電腦技術溶為一體,故事化、情節化、場景化的展示得以誕生,并且配以可操作、可運動的模型機構,豐富了展示空間。同時,為配合新技術的采用,燈光,色彩的應用也得到了發展。給觀者以更直觀地感受,同時也更易于讓觀者接受。它將硬件與軟件完美結合起來,并呈現出極強的技術優勢。使得傳統意義上的靜態展示向動態展示轉變,情景化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展現。
由一維到多維空間的轉變: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突破了傳統上的一維、二維、三維空間的限制,呈現出一種全新的方式,四維展示方式在當代展示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展示空間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承載展品的容器,成為展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如美國著名建筑設計師弗蘭克?蓋里所說的:“作為被設計的展示空間,它自身應為藝術品,應吸引人的注意,并具有鮮明的個性。”這句話向我們說明了,展示的物品和展示的空間本身就應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句話在今天的展示設計中,得到了驗證。展示設計中,空間與時間的完美結合是其一個重要的特征。展示空間不是一個單一的簡單空間,他由多個功能不同的空間系統組合而成。
由被動到主動的轉變:進入數字化信息社會,人類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都發生了變化,就像舍普在《技術帝國》中所說的人類的思維方式“從一種社會信息化的思維方式過渡到一種借助網絡,沒有中心與邊緣之分的網絡交換知識的思維方式?!盵4]思維方式的轉變源于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這樣一個社會中,人類參與信息的方式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即從傳統意義上的被動接受到主動獲取新奇的方式。參與者通過設計師設計的各種路線引領著消費者進行體驗,對于消費者而言,展示空間再也不是簡單的、靜態的、單一的空間,而是充滿刺激的、動態的、超真實的空間體驗模式,它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整個參觀過程,相對于以往的以調動人們的表層心理為主要特點的傳統展示設計,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充分調動了人們的深層次心理,并使用戶的記憶得到了深化和保留。用戶從自己的角度來體驗產品的美感和趣味性,通過人與機器的交互,產生一種美的體驗,使人在情感上得到滿足。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從真正意義上體現了人性的關懷。
由單一體驗到綜合體驗的轉變:四維展示方式在當代展示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受眾產生的已經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視覺刺激。它更加注重對受眾的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的刺激,成為集多種感官通道于一體的展示方式。它突破了以往刻板無聊的參觀過程,全方位對人進行刺激,通過全景技術把二維平面圖模擬成真實的三維空間,使人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展品的形態,將人們充分調動起來,呈現了超強的真實性,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設計師將更加注重參與者的綜合體驗,以及與目標群體的互動性,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參與者自身也成了展示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極大地改變了受眾的接受方式。此時,流動性是展示空間最大的特征,人流的轉換、信息的交流等使其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相對于其它空間形式,展示空間具有典型的思維空間性。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使得這一空間更加神秘,人們在其中可以產生多種生理和心理反應。
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是通過各種設置、管理、裝置去影響用戶的,交互性和流動性是數字化時代展示設計的主要特征,而交互性的核心思想即是關注人的需求,通過對人的需求的調查研究得出進一步的數據和改進方案,更好的為人服務。由于數字化時代的展示設計是建立在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手段這一基礎之上的,虛擬是其主要特征,以此營造富有藝術氛圍的環境,在這個虛擬的展示過程中,交互性的好壞成了檢驗展示設計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不得不承認,在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我們已經進入了體驗經濟時代,在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時代中,消費者的個體情緒、心境成為研究的重點。通過多種手段的應用將受眾的感官全方位調動起來,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展示傳播的目的。因此,數字技術不僅催生著新的展示設計方式的出現,刺激著人們的需求,而且不斷地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接受方式。
注釋:
[1]蘆影.平面設計藝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431.
[2]黃建成.空間展示設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0.
[3][法]莫尼卡?西卡爾.視覺工廠[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435.
[4][法]R.舍普等.技術帝國[M].北京:三聯書店,1999.79.
1.蘆影.平面設計藝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黃建成.空間展示設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0
3.[法]莫尼卡?西卡爾.視覺工廠.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435
4 [法]R.舍普等.技術帝國.北京:三聯書店,19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