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丹 (湖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 湖南常德 415000)
大眾傳媒尤其是互聯網絡的飛速發展,打破了地域、經濟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使不同地區的大學生同樣生活在充斥著媒介信息的媒介環境里。然而媒介信息如同一把雙刃劍,在帶給大學生生活和學習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污染和精神污染,給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使得除學校、家庭和同齡群體外,現代傳媒已逐漸成為第四個影響大學生思想行為的重要因素。隨著各類現代傳媒的普及,當代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受到廣泛的影響。即使在他們未進入大學校門之前就一直受到現代傳媒的影響,這種影響在他們走進大學校園將被延續。大學相對于中學而言,課業壓力有一定幅度的減少,所以大學生用于其他事物的時間相對較多,而現代傳媒對大學生的影響也將比以前大。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網絡這個新媒介越來越成為大學生首選的來獲取各種信息的傳媒。根據對常德地區高校的調查顯示,在所有的現代傳媒里,大學生所接觸最多的媒體必然是互聯網。大學生平均每天都會接觸到網絡,用于娛樂和尋找資料等等,這比接觸其他媒介的時間要長很多。因此,如何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如何防范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就成為近年來許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關心的熱門話題。網絡的應用對于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成長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這就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對廣大教育工作者形成了一個新的挑戰。在現代科技的發展過程中,西方國家對于網絡技術的操控遠高于我國,他們會利用所掌握的網絡技術優勢借機借機向全世界推銷自己的價值標準、意識形態等,長此以往,就會對我們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我們對于網絡傳媒的控制力還不強,網絡又具有開放性,所以我們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大學生所受到的各類輿論的沖擊,這使得我們防不勝防,也就加大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此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高校中漸漸凸顯,針對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我們也必須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來保護學生的健康。網絡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虛擬性和自由性,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可以毫無顧忌地在網上對社會中的丑惡現象進行評論,也可以對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進行適度發泄,這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但是,大學生還是比較年輕的團體,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和對事物的鑒別能力,于是就會出現許多過激的語言和攻擊類的文字出現在網絡上。而少數同學長期沉溺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逃避現實,時間久后就形成了對網絡的依賴,這對其在現實生活中生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有的甚至不愿意于人接觸,形成了心里疾病。近年來有不少大學生由于沉溺于網絡游戲而缺課、曠課,最后因為考試不及格而不能按期畢業。
大眾傳媒具有雙重效應,媒介對社會的影響既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然而,媒介素養的形成是和傳媒分不開的,在這個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可是,現在傳媒業中不良的發展狀況,讓許多大學生深陷泥潭,在思想觀念上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這就讓我們不得不同時面對媒介素養和思想政治教育問題。(1)媒介素養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根據調研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網絡傳媒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所以要形成良好的媒介素養,才能積極的促進大學生思想教育。(2)大學生接觸和利用網絡媒體的時間遠遠多于傳統媒介。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先進的科技帶入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陶醉于網絡中,無法控制自己,而對于傳統的報紙或者是紙質書籍不再感興趣。(3)大學生的媒介接觸、媒介態度以及媒介行為受到性別、區域、專業和受教育階級等因素的綜合影響。(4)大學生媒介素養整體層次與水平不高。由于近年來傳媒業的迅速發展對大學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才使得教育工作者們逐漸認識到,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以及對其思想和行為的規范化。(5)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是改進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補充。媒介素養教育不僅對大學生的生活起到了規范化的作用,也對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起到了引導和完善的功能。(6)媒介素養教育應將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在課堂內外多進行媒介素養的培養,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后指導學生學習生活。
媒介素養是人們面對各種訊息時候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和思辨的能力,即獲取、分析、傳播、運用各種媒介信息的能力。現有情況證明,大學生面對媒介需要提高其對信息的選擇和理解的能力,需要提高對信息的質疑和評估的能力,需要提高其對有效信息的思辨和運用的能力。(1)大學生自身要培養健康的媒介素養意識。大學是人生的關鍵發展時期,各種觀念尚在發展和形成之中,可是還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各類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引導。媒介素養也是大學生需要具備一種素質,是綜合素質的組成部分,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防止不良媒介以低俗的內容侵害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因此我們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意識。(2)高校要重視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學校的媒體中,去充分了解和利用媒體,也需要開設媒介素養的公開課,充分利用學校的師資力量。在此過程中大學生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來提高自身媒介素養:首先,要了解新聞媒介的傳播基礎,閱讀資料后對大眾傳媒形成理性的認識;其次,要在不斷的學習中形成自己的媒介觀,吸取相關媒介只是,帶著理性思辨能力去接觸和利用媒介;最后,要積極參與到媒介的運作中去,在實踐中進一步了解媒介的本質。(3)充分利用多種手段開展媒介素質教育。1.國家要把媒介素養教育作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發現了新的問題,這就要求教育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對于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需要把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培養提升到政策的層面。不只是對地方性本科院校進行推廣,而且要全國范圍內推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專門的師資力量。2.在高校不斷普及媒介素養教育是要求大學生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媒介,然后學會利用媒介幫助自身成長和進步。具體形式可以利用校園三大媒體,學生通過聽廣播可以提高學生對國家、社會和生活的關注和思考。通過看校報可以了解學校的最新動態,也可以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來提高大學生對媒介的參與水平。3.學校應加強與家庭、社會的溝通,建立傳媒素養教育的網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注重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生活四位一體的教育方式,注重德育整體功能的協調,堅持合力原則,以便在大學生思想的形成初期,多渠道、多角度的促進他們提高媒介素養和思想政治思想。提升大學生媒介素養,是一項長期的、龐大的工程。在現代這個信息社會中,大眾傳媒以其傲然的身姿屹立于信息社會中,這就使得大眾傳媒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因為只有我們掌握了大眾傳媒的規律和本質,才能積極的探索大眾傳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策略,才能真正實現大眾傳媒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