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在從事室內設計工作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對風水有自己的意見。住宅的環境位置非常重要,有些位置之所以令人一到此處即有舒適安逸之感;前有明堂財氣、后有文昌官氣,吉利祥和,是因為好的住宅除朝向好,道路交通暢順方便,環境位置佳外,并且格局四正,搭配合理,視野寬闊,采光通風,充滿生氣活力。空間的功能和價值也常常需要通過陳設品來體現。室內陳設或稱擺設,是家具之后的又一室內重要內容,陳設品的范圍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形式也多種多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但是作為陳設的基本目的和深刻意義,始終是以其表達一定的思想內涵和精神文化方面為著眼點,并起著其他物質功能所無法代替的作用,它對室內空間形象的塑遣、氣氛的表達、環境的澶染起著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是具有完整的室內空間所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也應指出,陳設品的展示也不是孤立的,必須和室內其他物件相互協調和配合,親如一家。此外,陳設品在室內的比例畢竟是不大的,因此為了發揮陳設品所應有的作用,陳設品必須具有視覺上的吸引力和心理上的感染力。也就是說,陳設品應該是一種既有觀賞價值又能品味的藝術品。我國傳統楹聯是室內陳設品的典型的杰出代表。
1.室內空間布置具有的幾點原則
家居風水中,說得最多的是方位,說到這個話題,很多人就會聯想到青龍白虎之類的字眼,其實這涉及到一個地理問題,并沒有什么太深的奧妙。
(1)方位的坐向,與地球的磁場相關,我們知道地球并非純圓的,而是帶一點栯圓形的,而磁場對人體的血流有影響。從而會對人體的健康形成影響。
(2)方位的坐向,也與太陽與地球的光線角度有關。一定情度下,也會影響室內的采光,對人的心理造成影響。其實,一些很俗成的風水講法,都是有一定的正確性的,主要有高、中文化的人,也不難用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到因由。
2.住宅風水與室內空間布置的意義
何謂家居風水?我認為:風水就是一種光應用。自然界上,光是一切動力的源泉。太陽的晝夜之分,使地球的不同半球的不同地區的受熱情況產生差異,從而產生溫差,從而形成風。光線和風,會對家居的氛圍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人的心情和健康,這就是風水。如何有效地應用這種光和風,是一種學問,它不應該扯太多的迷信的東西。對于風水,如果在設計中能兼顧,則兼顧,如果不能兼顧的,也只是按設計辦事。我想,這是一種正確的態度。
1.住宅風水的特點要求
下面是從網上找到的一些風水網站所說的床的擺放問題,其實犯不著懂什么風水,用很簡單的科學知識就可以分析出來:
(1)床頭不宜擺西。這是很顯然的了,因為地球是往東轉的,這會影響腦部的血流,從而影響睡眠健康。
(2)不宜橫梁壓頂。這是一種心理學的問題。國畫有一種天薄地厚的說法。頭頂上有一橫梁,很明顯是會對人產生一種壓抑感。
(3)不宜太接近窗戶。其實接近窗戶,會有兩種問題,一個是窗戶的隔音性能比磚墻低。晚上睡眠,人所聽到的噪音會比離窗戶遠的大。另一個窗戶是光線的來源,光線會影響人的睡眠。
(4)不宜正對鏡子。這個其實也是很明顯的心理問題,在臥室的晚上,看鏡子總會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當臥室采用臺燈,而不是熒光燈時更為明顯。
(5)不宜正對房門。人正對著房門睡覺,會產生什么問題?這涉及到一個心理安全感的問題,正如我們拿一張凳子背對大門坐著,和側對大門坐著,感覺是不同的。
可以通過很簡單的方法測試一下,在同一個你睡得很香的地方睡覺。第二晚,你可以家里面電腦機箱的風扇正對著你吹,然后再開著熒光燈睡覺,你就會感受到什么叫風水了。實在沒有,你找間有蚊子的房間不掛蚊帳不點蚊香不噴蚊怕水也行。保證折騰幾天你就得一臉蒼白。
綜合所述,風水這東西正如平常所說的:信則有,不信則無。沒必要把這些東西搞得太神秘,因為這個原因去制造迷信更是不可取。在室內設計中,更多要考慮的,是功能實用和裝飾效果。好用、看得舒服,人就生活得開心,對工作和健康自然有著直接的正面影響。
2.住宅風水與室內空間布置要符合地區特點與民族風格要求
風水在南方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確實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風水講究的是迎吉而避兇,接財添丁。很多人認為風水是一種迷信,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要是迷信為何很多建筑師同時也是風水研究員呢。
風水是從日常生活中演化而來的,他是以空間合理的布置為基礎而賦予特殊的含義,兼顧到了人身安全,業主的心理變化等,這也是風水學的重點,簡單入門可能只是些皮毛而已,但是注意到了也差不多夠用了。
比如一些尖的東西常常視為兇,不吉;這就要避鋒芒之類的,什么鏡子不能照在床上,其實這個很容易理解的,你一起床看到鏡子里的你,當然會嚇了一跳了。這就是所謂的心理變化。
所以,搞設計的可以不信,但是你必須懂得,萬一你得業主很相信,你怎么辦?這地磁與人體的磁場雖說看不出有什么來著,但是它確實存在并且對人們的生活有一定的影響。室內設計師是應知點家居風水。
整體系統論,作為一門完整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產生的;作為一種樸素的方法,中國的先哲很早就開始運用了。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子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協調各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風水學充分注意到環境的整體性。《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發,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清代姚延鑾在《陽宅集成》卷《丹經口訣》中強調整體功能性,主張“陽宅須擇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骨來龍昂秀發,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斯為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二方無障礙,光明正在旺門庭。”
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它原則都從屬于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點。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采取適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壯卦》提出:“適形而止”。先秦時的姜太公倡導因地制宜,《史記.貸殖列傳》記載:“太公望封于營丘,地瀉鹵,人民寡,于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
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土質也不一樣,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們就采取穴居式窯洞居住。窯洞位多朝南,施工簡易,不占土地,節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涼,人可長壽,雞多下蛋。西南潮濕多雨,蟲獸很多,人們就采取干闌式竹樓居住。《舊唐書.南蠻傳》曰:“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干闌。”樓下空著或養畜,樓上住人。竹樓空氣流通,涼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處。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為住宅,便于隨水草而遷徒。貴州山區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而創立的。
中國現存許多建筑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湖北武當山是道教名勝,明成祖朱棣當初派三十萬人上山修廟,命令不許劈山改建,只許隨地勢高下砌造墻垣和寶殿。
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筑適宜于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依山傍水是風水學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和捕撈、采摘經濟相適應。
依山的形勢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環繞,奧中有曠,南面敞開,房屋隱于萬樹叢中。湖南岳陽縣渭鄉張谷英村就處于這樣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來這里定居,五百年來發展六百多戶、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間房子串通一氣,男女老幼尊卑有序,過著安寧祥和的生活
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山河為主,其來脈氣最大,關系人禍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人大環境考察。
中國的地理形勢,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條大的緯向構造,如天山棗陰山緯向構造;昆侖山棗秦嶺緯向構造。《考工記》云“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龍脈源于西北的昆侖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泰山人海。南龍由云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干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風水學者的任務,就是給有關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使城市和鄉村的風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于人民的健康長壽和經濟的發展。
在設計過程中一些方案的設計很頭痛,原因是由于本身設計受到建筑圖本身的框定,而又必須考慮本專業的一些要求規范,從而形成了一些矛盾點,這些矛盾在處理上讓人很難斟酌,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我意識到:要向更完美的進行一次設計,與其他專業人才的交流溝通是很有必要的,這其中也包括更好的理解業主各種要求,更要從祖國的高度看待一些大局上的問題更好的處理各種矛盾。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正是這一次設計積累了無數實際經驗,頭腦更好的被知識武裝了起來,也必然會在未來的工作學習中表現出更高的應變能力,更強的溝通力和理解力。
[1]金景芳講述,呂紹綱整理.周易講座[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亢羽.易學堪輿與建筑[M].北京:中國書店,1999.
[3]程建軍,孔尚樸.風水與建筑[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4]陳序經.文化學概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5]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6]童恩正.人類與文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
[7]張正明,高春平.平遙[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