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椿 (衡水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教師擔負著傳遞人類文化知識、思想觀點的社會職能,將人類社會長期積累的關于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的豐富經驗,當代社會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和一定社會生產關系相適應的思想觀點、行為規范傳授給年輕一代,使人類社會世代相傳不斷的向前發展??梢哉f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在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中起著不可缺少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肩負著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人才的任務,教師的事業決定著我國青年一代身心發展水平和民族素質提高的程度,關系到國家的興衰。
教育是提高民族競爭力的關鍵。當今世界,爭相提高綜合國力水平已成為發展趨勢。所謂綜合國力,包括經濟、科技、軍事等實力,而托起綜合國力的基石是教育,因而,國力的競爭實際是教育的競爭。教師是發展教育的主力軍。既然國力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那么,作為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直接實踐者和開拓者的教師,其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任何國家的教育要發展,必須培養和造就出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依靠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完成教育發展的重任。世界教育發展的歷史表明,教育發展迅速的國家,都擁有一支高標準、高素質、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中華民族將民族振興的希望最終寄托在教師身上,這是正確的總結歷史、分析現實所得出的正確結論。但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能否培養和造就一支優秀的、現代化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是由千千萬萬個教師所組成的,每一個教師能否自覺的意識到社會賦予自己的圣神使命,每一個教師的道德水準、業務水平等諸方面能否適應時代的要求,每一個教師能否成為真正能擔負起振興教育這一時代重任的合格教師,這將是這支被擁為振興民族之希望的教師隊伍的關鍵之所在。
教師的能力素質是教師為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所必須具備的實際工作能力,是教師工作的基本條件,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能力素質的教師,才能真正認識學生,組織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實施教育教學過程,達到教育目的,培養優秀人才。
教師既要傳播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觀點,又要啟發年輕一代的智力,是社會新生一代的哺育著,其任務的重要性、艱巨性、復雜性和創造性,決定了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思想和淵博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具備把知識和理論轉化成為學生精神財富,促進其健康成長的各種實際工作本領。
發展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受制于很多因素,但影響學生能力發展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師的能力素質,高能力的學生只能靠高能力的教師來培養,“師高弟子強”“名師出高徒”這是為千百年的教育實踐所證明了的真理。只有自己精通了的內容才能運用自如地教給學生,只有自己深刻理解了才有可能給學生講得透徹。良好的能力素質有助于教師傳授知識的效率,加速學生能力的發展,良好的能力素質有助于教師培養學生修良的學習能力。
教師的勞動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勞動,它涉及教師、學生、教育內容和教學手段四個基本素質,并且它們始終處于一種動態的變化之中。教師要勝任教學和教書育人,就必須能協調和適應這些因素的變化,達成它們的統一,因此,教師需要具備從事教師職業所必須的多方面的能力素質。教師面對著千差萬別的學生,要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富有成效,就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組織他們的活動,按照預期的教育目的,采用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面對科學文化知識數量的銳增,教師需要能夠迅速地吸收、學習新的教育內容,更新觀念,更新原有知識結構,并能夠科學合理地加工、處理和組織教育內容,以適應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需要。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的能力素質。因此,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能力素質,才能有效地適應千變萬化的教育工作。
教師是一種受人尊敬的職業,同時也是要求很高的職業,要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授業解惑、發展創新。要求有很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盡職敬業的精神、很高的業務水平、很強的學術造詣和研究能力。
愛崗敬業,熱愛自己的專業和學生。把自己的專業作為一生的追求,帶著興趣和感情去做,這樣就可以樂在其中,事半功倍,就能更快地提高,取得更多的成就。對自己的學生熱愛和負責,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天職,教師的根本任務不是教書,而是育人。學生從老師這里學到了多少為人處世之道、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多少知識和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的能力。
要有理想方面的追求,要有追求卓越的勁頭和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想當大師的老師不是一個有出息的老師。不斷的發展和提高自己,享受求知和進步的樂趣,努力取得一定的成就,體現自身的價值,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
與學習和研究終生相伴,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學習和掌握人才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研究人才學習成長的規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在教學中滲透文化素質的教育。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較高的造詣,立志成為本領域的專家。把遠大的抱負和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結合起來。
有一手過硬的教學基本功,一套時代發展和社會要求的教育思想,有正確的教學觀和質量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養成學生的科學精神,努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探索、創新的學術品格,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知識,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
注重和學生的師生關系。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主力,教師的表率作用,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不可避免的傳遞到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式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好的師生關系更容易給學生以耳濡目染潤物無聲的教化作用。
[1] 吳金昌,趙文輝,教師職業導論[M]河北: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2] 張德江,如何做好一個大學教師[J]吉林工學院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