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坤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會計制度已無法適應社會經濟體制的根本需求。審計工作的正常運行,和會計制度中的核算分不開,由此可見,隨著經濟市場的迅速發展,新會計制度在日常運行的過程中,必然會帶動審計工作的發展。在此,文章針對新會計制度核算變化對審計的影響,做以下分析。
在新會計制度核算變化中,新增加的“實質重于形式”是指在會計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對經濟內容的審計,其內容實質在一定程度上更重于審計的其他表現形式,即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審計結果的準確性。除此之外,“實質重于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發生轉移等實質性條件,該原則的增加為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及內部控制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提供了新的依據。與此同時,“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增加,不僅促進了審計工作的工作模式,同時還確保了審計工作的審計結果。
企業在其日常生產的過程中,只有將資本轉變為企業產品,才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推動企業的運轉及發展。若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符合相關部門的規定,則直接會造成企業資金的浪費,甚至造成企業破產。由此就需要企業在資本轉化的過程中,能夠對即將生產的物品進行試生產,若試生產的結果符合相關規定,企業則能從自身生產發展出發,同志借款利息資本化。如此,不僅能從根本上確保固定資產審計的準確性,同時還能對企業入賬價值提供完善的審計標準,避免企業應增加當期利潤,人為的推遲辦理固定資產竣工決算手續的現象發生。
在企業日常生產發展的過程中,資產減值是指在日常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相關因素的影響,一些資產將會受到相應的損失,而在損失預計的過程中,則是按照預計損失的具體金額來確認損失的具體程度。在資產減值會計核算中,需要工作人員能夠具備高度的謹慎性與縝密性,結合著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合理的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同時能夠結合著分析結果,作出與之相適應的準備。除此之外,在資產減值會計核算中,除了考慮到企業自身的生產因素外,相關人員還應結合著市場發展狀況以及經濟發展趨勢等各個生產發展的環節,將其與企業的日常生產發展緊密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科學的對企業生產作出損失預計,才能確保預計結果不會偏大或偏小。由此可見,規范企業資產減值的會計核算,在為企業日常資產提供保障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企業的發展。
在新會計制度核算中,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備抵項目后的凈額”?!缎轮贫取穼鶆罩亟M過程中,規定了債權人、債務人均不得確認債務重組收益,如有收益只能計入資本公積,但允許確認重組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針對債權人、債務人債務重組,在新會計制度中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首先,在債務清償的過程中,債務人若是使用先進來清償債務時,所支付的現今必須按照相應的規定,數額不得超過應付債務賬面價值的差額。其次,針對一部分人,在償還債務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資金有限,往往會采用非資抵債的方式進行償還,而這時,則應按照應付債務的賬面價值進行直接結轉。最后,針對一些債務人在沒有能力償還債務時,會以債務轉為資本來進行債務償還。而這些,都是在新會計制度中體現出來的,充分顯示了“賬面價值”的重要性,而這些都是原有的會計制度無法比擬的。
對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新制度》采用追溯調整法,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調整本年度會計報表相關的年初數或上年實際數,企業在年度資產負債表13至財務會計報告批準報告日之間發生的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應當調整報告期會計報表相關項日的數字。調整結果由“以前年度損益凋整”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追溯調整法的運行,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避免企業會計人員違法犯紀的行為放生,在確保公有資產的同時,還能完善企業的審計工作,為企業進一步的發展奠定結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新會計制度核算變化,在促進企業審計工作日常發展的同時,還保障了企業資產的順利運行,因而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企業相關人員在企業財務審計中,能夠嚴格結合著新會計制度中的核算規定,科學、規范的對企業財務進行審計。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審計結果,才能更好的推動企業發展。
[1]梁波,佟玲,陳汝華.新會計制度的若干變化[J].新農業,2004(08).
[2]馮碩,馮鵑.會計制度變化對貸款核算的影響[J].金融會計,2002(06).
[3]孫麗虹.現代企業制度下我國內部審計的建制構想[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