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聰
公司是股東依據契約設立的獨立人格主體,股東出資則構成了公司資本。股東的瑕疵出資不僅是違約行為,更侵害了公司的財產權,同時對公司債權人債務的實現構成威脅。文章擬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為我國公司股東出資瑕疵責任制度的完善提供些許參考。
公司作為民法上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必要的財產是其成立的最為重要的條件。公司的財產來自股東的出資,因此股東的出資是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物質基礎,也是公司能夠承受債務的保證。就這個層面而言,出資義務是股東最基本卻也是最重要的義務。但考慮到股東的集資能力的有限性和鼓勵公司發展的經濟策略,我國立法對股東的出資期限和出資方式限制較小,這為股東出資瑕疵創造了空間。
關于股東出資瑕疵的概念,我國學者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界定。狹義說認為,股東出資瑕疵是指股東交付的現物存在品格或權利上的瑕疵,如所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章程約定或國家規定的品質標準,不具備應有的功能或效用;或所交付的標的物存在著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影響公司對標的物的占有和使用。廣義說則認為,在法律為股東出資設定了明確規則的前提下,若股東出資未能吻合這些規則,其用以出資的財產或財產權利存在瑕疵,即成立出資瑕疵。
文章采廣義的說法,但對出資瑕疵能囊括抽逃出資這一觀點存有異議。抽逃出資是指股東在公司成立后,將其所繳出資暗中抽回。在抽逃出資情形下,股東將作為公司財產一部分的出資抽逃了回來,但在公司成立的過程中其已經履行了出資義務。筆者認為,宜將抽逃出資界定為侵犯公司財產權的侵權行為。因為違約責任情況下,承擔責任的只是違約者本人;而追究侵權責任時,可以將公司內配合該股東抽逃資金的相關責任人一并追究,這顯然更有利于公司財產權利的保護。
1.責任性質?!俺鲑Y瑕疵股東與其他股東之間是一種以建立公司或增加公司資本,實現共同的經濟利益為基礎而形成的契約關系”。個別股東不按股東合意規定的出資數額或出資形式出資背棄了其他股東的信賴,違反了股東之間的契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我國《公司法》第28條對此也有明確規定:“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薄肮蓶|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p>
2.歸責原則。一般認為,合同法上追究違約責任時奉行無過錯原則。具體到出資瑕疵股東的責任追究上,我國多數學者堅持了該原則,即只要出現了出資上的瑕疵,股東就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文章對此略有異議。筆者認為,宜將當事人因不可抗力導致出資標的滅失作為免責事由,此種情形下追究該股東的違約責任未免太過苛刻。
3.責任形式。關于出資瑕疵股東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我國《公司法》未作具體規定。筆者認為,由于違約股東承擔的是違約責任,我們完全可以比照債務不履行時的一般原則處理,即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履行不符合約定條件時,應該繼續履行或采取補救措施,并賠償損失。足額出資股東可以根據協議或公司章程要求出資瑕疵股東繼續履行出資義務。
1.責任性質?!豆痉ā返?8條首先規定了股東按期足額繳納認繳出資額的義務,接著在第31條和94條分別規定了出資瑕疵股東的差額補繳責任。學界一般認為這種責任兼具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性質。違約責任表現在出資瑕疵行為違背了公司章程,侵權責任則表現為對公司財產權利的侵害。股東出資構成了公司作為法人實體必須具體的獨立財產,而瑕疵出資事實的存在使得公司財產無法達到充實狀態,破壞了公司財產權的完整性。
2.責任形式。股東出資瑕疵的法律責任除了常態的追繳出資、交付替代物、損害賠償等責任外,還有失權制度這一公司法上獨有的責任形式。失權是對怠于履行出資義務股東的股東資格剝奪,實際上帶有制裁的性質。目前我國立法尚未確立失權制度,但這一制度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展現了它的優越性。從大陸法系的司法實踐來看,這一制度“賦予了公司一種單方面的認股契約解除權”,公司可以在行使出資追繳權與啟動失權程序之間作出選擇。失權制度規避了公司因股東消極履行出資義務帶來的設立失敗風險,是效益理念的體現。
公司制度作為鼓勵市場交易的產物,其著眼點在于保護股東免受公司債權人的追索。但公司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它限制了公司債權人的債務擔保,對債權人債權的實現頗為不利。一旦股東濫用公司的獨立人格從事交易活動,公司債權人遭受損失將是不可避免的。出于公平精神和正義理念,法律有必要設置一定的規則來保護公司債權人,“刺破公司面紗”就是這樣的規則。
如前所述,股東出資是公司存續的物質基礎。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瑕疵出資,不僅損害了公司的財產權,更直接削弱了公司清償債務的能力,進而威脅公司債權人債權的實現。當股東的瑕疵出資行為使得公司資本顯著不足而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時,應當援引刺破公司面紗制度來否認公司的法人人格,此時出資瑕疵股東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當然,對公司法人人格的否定只能個案識別、個案認定,一味不加區別地否認只會導致法律設立公司制度的目的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