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傳輝 宋 瑞
(1.淮陰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江蘇 淮安 223001;2.灌南中學外國語學校 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由于景觀設計是一門知識結構較強的學科,與其他行業不同,涉及到多個學科的交叉。因此,若想提高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必須具備多元化教學模式,以綜合性的知識結構滿足教學目標要求,并確保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多樣性,讓學生掌握更多實用、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
由于我國景觀設計課程的教材建設相對落后,教學內容更新緩慢,缺乏多樣化、系統化的內容整合。再加上教學內容的銜接問題始終不完善,例如內容的重復、深度不足等,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景觀設計”教學中,教學手段單一化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在課堂中,教學多以教師為中心,以灌輸課本理論知識為主,而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并沒有與實踐相結合,這種教學方法直接導致學生的被動學習地位、對課堂學習興趣不高、實際操作能力差等問題,難以保證教學效果。
對于景觀設計課程的考核方式過于單一,而且在試題中多偏向3D景觀的效果圖表現、水體景觀設計等考核。但是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具有一定弊端:一是利用軟件實現各種效果圖,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二是效果圖的表現形式中缺乏與實踐相結合,不利于學生今后就業;三是沒能真實反映出學生的水平,沒有實現“以考促學”的目標,不利于專業競爭力的培養與提高。
對于景觀設計的課程內容來說,應明確側重點,突出學科專長,以滿足市場競爭的人才需要。因此,在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景觀設計專業的相關知識基礎上,從微觀、中小尺度為出發點,強調景觀設計的教學內容,例如庭院設計、園林設計、廣場設計、居住區設計等,對于景觀設計的教學內容來說,應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開展循序漸進地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應結合教學大綱要求,設置核心課程規劃,從整體把握學生的培養目標,尤其加強課程前后的連貫性,為學生提供系統性教學,實現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
通過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有效培養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與課堂質量。因此,在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可選擇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實例鑒賞,讓學生結合所學理論內容,加強對實例的分析,提高學生的設計興趣與熱情。
(2)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中信息容量大、表現形式豐富等優勢,明晰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由于圖片是教學中最直觀的感受,可提高學生注意力,實現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3)實訓教學法?!皩嵱柦虒W”的實現方法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提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用于模擬性學習實踐。在課堂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對案例進行討論,并提出優化設計方案,最后由教師一一點評,指出每組方案的優點及不足。通過這種課堂模擬、小組合作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做課堂的主體,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并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二是前往校外實訓基地,進行現場考察,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在現場進行景觀或者植物配植的點評與講解,指導學生現場開展植物設計或經管施工等訓練。
(4)情景教學法。教師應要求學生完成設計案例后,將其制作成圖冊排版,并在計算機中演示,在課堂模擬設計方案的匯報現場,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來匯報、詳解方案。通過這種深入其境的模擬方法,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同時提高團隊協作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增加實戰經驗,提高對專業的深入認識。
景觀設計是一門綜合性高、實踐性強的課程,單靠課堂理論知識的灌輸,很難滿足市場競爭需要,只有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踴躍加入到實踐中,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在景觀設計課程中應不斷提高實踐性,帶領學生走入真實的環境中,認識植物、感受空間,既可提高學生興趣,又可滿足課程需求。
(1)校外實習基地。通過與相關設計單位達成協議,掛牌成立校外實習基地,可組織學生定期到實習基地進行考察與學習。并聘請企業的專家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讓學生將課堂理論知識很好地轉變為實踐經驗。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主動在實踐基地參與到資料收集、方案構思與設計、方案匯報、景觀施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過程中,引導學生加強與其他成員的合作,積極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以此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利于他們拓寬思路、加快創新,盡快適應市場需求。
(2)校內工作室。充分利用工作室的資源優勢,對外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承攬各種業務;對內則提供教學實踐與科研活動,形成技術發展與行業產品的緊密相聯,通過專業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為學生搭建通往社會就業的橋梁。
(3)實現校企聯合。通過學校與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合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教學,彌補學校教學實踐條件的有效性。由于校內與校外優勢的互補,可提高學生進入市場的競爭力,極大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利用真實的實踐環境、真實的設計方案等,促進學生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參與設計和生產,經過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全面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
鑒于景觀設計課程涉及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方面,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推動理論。因此,景觀設計課程考核應該變過去單一方式,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1)理論知識考核。在理論知識考核方面,主要讓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方案,附加一些設計說明,一般可規定字數在3000-5000字之間;或者針對某一設計方案完成課程論文。通過對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核,可全面、深入地考察學生在方案中的思路與理念,并檢驗課堂教學效果。
(2)動手實踐能力考核。要求學生根據設計方案,動手制作景觀模型。在制作比例模型的過程中,可充分考察學生對比例協調、空間尺度等方面的實際掌握能力,以及景觀藝術化的動手處理能力。
(3)方案設計能力考核。要求學生制作一套標準的景觀設計方案,其中包括平面布置圖、效果圖、施工圖、景觀植物布置圖、交通規劃圖等,并裝訂成冊。通過對整套方案的考核,可以考察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表現能力,并反饋教學效果。
由上可見,通過多元化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應用能力,是培養市場需要人才的重要途徑。景觀設計課程應擺脫傳統單一化的弊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不斷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堅持多內容、多形式、多渠道的培養模式,在探索中不斷完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1]秦春林.對景觀設計專業基礎課教學中課題應用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8).
[2]韓鈺.體驗式教學——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設計藝術學.2009.
[3]陳曉娟.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08(2).
[4]段維維.從文化角度將景觀設計構思引入我國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4).
[5]周勃、任亞萍.項目實訓在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0(3).
[6]羅謙、陳紅、賀瓊、莫妮娜.“發現式考察”教學在景觀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意義[J].2005國際景觀教育大會.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