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素霞 福建省南靖縣第三中學 363600
如何導入數學課
簡素霞 福建省南靖縣第三中學 363600
導語是一節課的開場白,它常用于一節課的起始,導語的基本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學生對將要學的內容產生好奇感,引導學生進入教學軌道,提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一堂課能否真正吸引學生,能否生動有序的完成教學任務,導語的好壞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導語就像是優秀的演奏家撥出的第一個音符,散發出神秘的魅力,引著聽眾漸入佳境,好的導語是老師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鑰匙,放射出獨特的光芒。
因此,老師在備課時就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的選擇相應的導語方式,設計出篇篇有異,引人入勝的導語,使課堂教學更加完美,以求在教學過程中重重地敲響“第一錘”,從而收到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增加參與感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數學課堂上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供大家參考。
當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上一課緊密聯系或這一節課容量很大而舊知識又很熟悉的話,都可以使用“直入主題”,教師上課可直接說出本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直接引入新課,上課就出示本節課要學習目標和教學目標,后再指導學生自學,這樣可以讓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最本質和最主要的問題研上。
數學課雖然表面深奧難懂,枯燥無味,但數學知識環環相扣,聯系緊密,所以一節課中教師可以巧布疑陣,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去發現,調動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會讓他們體會到柳暗花明的欣喜,從來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故上課伊始,以懸念方式導入,便會達到預期目的。
比如在講解概率的計算和估計中時,這樣引入:一次競猜游戲,有三名同學都猜對了,但只有一份獎品,誰應該得到這份獎品呢?他們決定用抽簽的方式來確定,取三張大小相同并分另標有數字A,B,C的紙片,混合后面背面朝上放到桌子上,按1、2、3的順序,三人從中任意抽取一張,規定取到A紙片的人中獎。那么三名同學中獎的概率有多大?如此以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讓學生在問題中探究新知,引發他們的好奇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由此可見,設置疑惑,環環相扣,是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數學故事能反映知識形成的過程和知識點的本質,它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及對數學的審美能力。
如講“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問題引入時,可由數學家笛卡兒發現直角坐標系的故事入手,當時笛卡兒潛心研究能否用代數中的計算來代替幾何中的證明時,有一天在夢中他用金鑰匙打開了數學宮殿的大門,他看見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在結網,當蜘蛛順著吐出的絲在空中移動時,一個念頭閃過腦際,眼前這一條條經線和緯線不正是自己研究的直線和曲線嗎?驚醒后,靈感也隨之而來,那只蜘蛛的位置不可以由它到窗框兩邊的距離來確定嗎?蜘蛛在爬行過程中結下的網不正說明直線和曲線可由點的運動產生嗎?由此,笛卡兒發明了直角坐標系,解析幾何從此誕生了。由此引入正題,怎么用直角坐標系來表示點的位置。如此的導語,以講故事的方式切入正題,預先告知學生直角坐標系的簡單知識,又可以讓學生在濃厚的氛圍下繼續深究,達到強化課堂效果的目的。
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用舊知識引入新課是被教師廣泛應用的一種方式。也就是以舊知識為新知識開辟道路,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內容,精心挑選復習的內容,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提出新的問題,不僅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還能為學生學習新知識鋪路搭橋。如課堂教學中,學習梯形中位線定理的知識,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去復習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知識,思考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進行對比聯想,引導他們的思維,最后引出梯形中位線定理,通過這樣的導語,教師和學生就了解了梯形中位線定理的知識。教師在引入課當中應注意抓住新舊知識的某些聯系,使學生感受到新知識就是舊知識的引申和拓展,所以在提問舊知識時教師要有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探究和想象,這樣學生對新入知識的恐懼和陌生就不存在,感覺順利成章就接受了。
針對于上節課所講的內容,將一些具體的事物直接展示給學生,充分利用其直觀性來達到目的。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也是一節課成功的主要因素。比如學習幾何圖形,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找到一些相似形狀的東西作為教具,讓學生們仔細觀察對比,讓在腦子里模糊的一些概念形成準確的數學知識,便可以省去一些沒必要的解釋,變得簡單透徹。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日新月異,任何知識都離不開生活,如果我們在傳授新知識時以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例入手,自然會讓學生感到輕松與愉悅。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作導語,讓學生也參與到思考的過程中來,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們的興趣。比如在講授圓的基本概念與性質時,由驢拉磨的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以用一條線和一支筆模擬出驢行走的路線,然后討論總結出這條路線到磨中心點的距離特點,從而引出圓的概念,即圓是由到某定點的距離相等的所有的點組成的圖形。再如講授“平移”時,上課伊始讓學生們觀看搬運東西、電梯升降、火車疾馳等等鏡頭,然后引出平移的課題,以學生親身經歷的這些過程來體會新知識、理解新知識,這樣比直接平鋪直敘要深刻得多。
教學是一門藝術,當然,課堂導語的方法遠不止這些,除此以外,還可以用復習舊知識,歌曲詩詞,做小實驗的方式等等作為導語和開場白。導無定法,導亦有法,新穎的導語設計需要教師對教材深入的研究,涉獵廣泛的知識,這樣精心設計的導語才可以如卵石擊水,才能使使課堂活起來。
總之,無論使用何種形式的導語,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所以作為老師,莫忽視導語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