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尕永吉 玉樹州綜合職業技術學校
快樂教學在中學語文中的實施策略
卓尕永吉 玉樹州綜合職業技術學校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充分享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練,變苦學為樂學,真正做到“樂而好學”.為此,教學模式要推陳出新;教學形式要豐富多彩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教師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
中學語文; 快樂教學; 課堂
語文學科是一門接近生活,內容豐富多彩極有情趣的學科,也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科。學習語文是與智者的對話,是心靈的凈化,是人生的感悟!然而深受應試教育影響的中學語文教學將充滿人性之美極具趣昧的語文變成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甚至成為應試之學。主要的原因是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是知識的“信息源”,“真理”的傳播者,學生被迫接受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沒有充分獨立思考、消化學習的機會,這樣的教學當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抑制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學生對知識只能機械模仿.生吞活剝、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另外,如果語文教師課下仍布置較多的作業、測試訓練,更是讓學生感覺學習成了無法解脫的苦役。所以,語文教學要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應遵循“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知識”的快樂式教學理念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的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萌生的一種積極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便會主動地且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地去干。在教學中教師應把激發學習的動機與學習興趣作為首要任務,以趣導學。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與興趣呢?較好的一種策略是開展語文活動課。中學語文教師要重視活動課,最好能使其常規化。語文活動課的類型類型可以有三種:一種是常規性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前5分鐘鼓勵學生上臺演講,或者開展班級書法競賽,征文比賽等;二是貫通式的活動,在語文課本文章的學習之前或之后,安排相應活動,與所學知識進行有效銜接整合。如學影評《辛德勒名單》之前,先組織同學觀看影片,然后再要求學生習作。這樣的學習安排,使學生學習之前充滿期待,學習之后也可以得到鞏固;三是引導學生課外擴展閱讀,初中課本新增的名著閱讀內容,都是文化經典,然而學習讀起來是有困難的,為此,通過組織學生觀看《百家講壇》等節目中名家對經典的演繹、觀看名著改編的電影等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課中,也要盡量利用生活資源,構建課內外聯系。語文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語文與生活同在。將教學活動置于逼真的社會背景中,可以激發學生聽、說、讀、寫的強烈愿望,從而自覺把教學目的轉化為自己的內在要求。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心理學家巴班斯基說:“教師是否善于在上課時創設良好的精神心理氛同,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大的作用。有了這種良好的氛圍,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進行得特別富有成效,可以發揮他們學習能動性的最高水平”。初中階段的學生叛逆心理很強。如果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注意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態度,就會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厭惡情緒,讓語文課堂變得枯燥。因而,教師必須發揮各種課堂教學技巧,從而讓師生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呢。
首先,注意教學時的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幽默藝術是營造快樂課堂的催化劑。而多用激勵性語言,則更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境,讓學生更有求知的欲望。學生課堂學習的心理環境是班級集體在課堂上的情緒、情感狀態的直接反映。另外,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笑出聲來。考試、升學等因素的壓力,使很多學生感覺學習是一件很累的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多想辦法去創設讓學生笑出聲來的一種氛圍。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一個有著嫻熟課堂教學技巧的教師會用自己的行為、語言、情緒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師生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最后,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很強烈的表演欲,他們十分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所以應該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讓學生有成就感。
語文作為語言工具,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用來應用與交流。因此,可以選擇在相對開放式的愉快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進行作學習和互助學習。合作學習有助于減輕課堂接受速度相對較慢、基礎稍差的同學的心理壓力,同時也可使水平較高的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所以,合作學習是愉快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另外,要注重課內外的結合,語文是一門極其生活化的學科,中學生正處于開始關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齡成長階段.對一切充滿好奇和熱情。中學語文教學應拉近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這樣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開拓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愿望,使課堂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知識性。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養成主動求知的良好習慣。有的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學語文,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覺得學了沒多大用處,即使不學語文課也能進行很好的表達,學了沒有在應用中鞏固。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意識,讓學生經常應用語文,體驗語文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只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這種鞏固方式是十分適用的。
[1]吳培貴.快樂——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J].教學時空,2007(8).
[2]田靜.快樂語文課堂[J].教育文苑,2010(10).
[3]申書梅.語文教掌——寓教子樂[J].教學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