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云,高河玲
(昆明市延安醫院 B超室,云南 昆明 650051)
下肢動脈急性栓塞是吸毒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因吸毒者常使用不潔注射器,而導致四肢血管的炎癥,部分可引發四肢動脈血栓形成。過去診斷多依靠病史和臨床表現,而對下肢動脈栓塞的部位及程度常不能做明確的診斷。CDFI能明確診斷,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恢復血流挽救瀕臨急性缺血壞死的下肢,是避免截肢的關鍵[1]。為此我們應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檢查了40例有靜脈吸毒史的患者,其中有26例患者并發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炎及動脈血栓形成,發生率達65%,CDFI檢查能迅速明確栓塞的部位、程度和缺血的情況,迅速有利地指導了急救及治療。現已成為我院診斷急性下肢動脈栓塞的常規手段。
資料與方法 本組下肢動脈急性栓塞及動脈炎26例均有靜脈吸毒史。臨床表現均為突然發作的下肢劇烈疼痛,下肢感覺及運動障礙(21例)。觸診患者下肢皮膚體溫下降,足背動脈搏動消失(15例),減弱(11例)。視診下肢蒼白(13例)。小腿皮膚變黑(5例)。
檢查儀器為阿羅卡4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為:7-11MHz變頻線陣探頭。患者仰臥位或下肢輕度外展,探頭于腹股溝中部、窩和小腿分別行股動脈、動脈及脛腓動脈干的短軸及長軸的CDFI顯像。檢查時詳細觀察動脈的形狀、內徑、內膜(有無斑塊),血管腔內有無異常回聲和狹窄,血管有無局部壓迫、扭曲等。CDFI顯示血管腔內血流方向、彩流是否充盈、有無渦流。取樣容積置于動脈腔內所需檢查的部位,取樣角為45°-60°用儀器中的自動測量軟件進行測量,取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流速度(Vmin)、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和動脈內徑D為觀察值。
結 果 下肢動脈急性栓塞及動脈炎26例全部經急診CDFI檢查明確診斷。其中16例經手術證實,10例與臨床追蹤及診斷結果相符,診斷符合率達100%。其中股動脈栓塞8例,動脈栓塞6例,脛腓動脈干栓塞2例。本組病例急性栓塞的主要聲像圖表現是:在股動脈、動脈及頸腓動脈干內探及實質不均質大小不等的稍強回聲光團或等回聲、低回聲區,且動脈內壁與血栓分界不清。CDFI檢查動脈內狹窄下游可見五彩的渦流光團及高速射血頻譜,因為輕度阻塞所以血流的三相波型仍存在但反向波降低,或狹窄處峰值流速加快,頻帶增寬,舒張期反向波峰消失[2]。Vmax=22±9cm/s,Vmin=11±5cm/s,RI=0.56±0.15,PI=1.6±0.36。
討 論 下肢動脈急性栓塞是臨床的常見病,它的主要癥狀是突發性的下肢劇烈疼痛、運動障礙、動脈搏動消失減弱、下肢蒼白發冷。本組病例臨床表現完全與此相符。根據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較易作出診斷,但要確診栓塞的部位和程度卻要依賴影像學的檢查。其中X線血管造影是常用方法之一,但其對病人有一定損傷,危重病人難以承受。且X線對閉塞遠端的血管狀況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3],而且不能同時判斷血栓的來源及新舊程度。目前CDFI已廣泛成功用于本病的診斷。但CDFI動脈血栓檢查的報道卻不多見。一般依據下肢動脈急性栓塞的病理表現最佳取栓時間為發病后6-8h內,如12h后,全身可出現氮質血癥、高血鉀、肌蛋白血病和代謝性酸中毒等[1],所以快速早期診治是治療本病的關鍵。我們認為以下聲像圖特征對本病的快速明確診斷有重要的意義及價值。⑴下肢動脈內探及大小不等的實質不均質稍強回聲區與血管壁分界不清。⑵被栓塞的動脈均可探及五彩的漩渦。⑶被栓塞的動脈遠端血管內血流頻譜形態、速度、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的改變可反映肢體的缺血程度,所以有重要的診斷價值。此外對于單側栓塞的病人,如果對側相應部位的下肢動脈頻譜正常,對比后更易明確診斷。另外據病史及臨床表現,CDFI的聲像特征可對栓子的來源、形成及新舊程度做診斷。26例吸毒患者多考慮為用不潔注射器引起脈管炎而導致的血栓形成或脫落。而根據血栓的回聲及部位如:中等回聲、低回聲或強回聲可判斷血栓的新舊程度及阻塞部位,且CDFI在觀察血管的病理改變及血液流變學的改變及參數測定方面優于血管造影[4],因此對動脈血栓的早期診治、治療方法的選擇、預后及今后的臨床追蹤觀察有著重要的價值。
[1]馮友賢,主編.血管外科學[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400-402.
[2]周永昌,郭萬學,徐南圖,等.超聲醫學[M].第3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739-743.
[3]聞惲,王怡.彩色多普勒在下肢動脈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1998,7(1):38-39.
[4]張薇,張運.胸主動脈活動性粥樣斑塊致左髂股動脈栓塞1例[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1997,1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