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繼紅
(富??h低保中心黑龍江齊齊哈爾161200)
在現行管理模式中,大量的專業檔案資源管理分散,而檔案館保存著大量的機關文書檔案,反映當地城市建設、土地資源規劃的城建、國土、房地產檔案等專業檔案沒有能夠做到集中統一管理。造成國家對檔案的保管保護經費重復投入,公民利用檔案不便,而縣綜合檔案館為現實、為老百姓、為經濟建設直接服務的資源太少,不能充分發揮檔案資源的作用。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行為,首先要有創新意識,有強烈的創新欲望,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創新動力。科技要創新,體制要創新,檔案工作也要創新。長期單調而枯燥的工作方式、傳統而落后的工作方法,使得很多檔案工作者缺少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他們墨守陳規,按傳統辦事,視傳統和經驗為“至寶”,視專家和權威為“上帝”,日常檔案工作只是滿足于每年立卷歸檔多少案卷,提供利用服務多少卷人次,而對于市場需要哪方面的檔案材料,最前沿學科發展情況如何,檔案工作是否適應當前形勢和社會發展需要等等,卻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更談不上檔案工作如何主動、超前服務于市場,服務于社會。而服務的落伍,必將使檔案工作失去生存的活力和市場。因此要改變檔案工作既無動力,又無目標的狀況,應努力使檔案部門從“伸手派”變成先行官、創造者,形成檔案工作由事后搜集材料變為事前介入、事中參與的新的檔案管理工作理念。也就是掌握信息,積極參與,保證主動服務。尤其是關系到職工利益的有關政策、規定,我們保證這部分檔案歸檔齊全、準確。
檔案工作管理手段的更新是實現檔案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檔案工作的技術手段和條件是提高檔案工作效率,確保檔案服務工作質量的重要條件,是檔案工作創新的硬件基礎。在我國檔案工作許多傳統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對做好不同時期的檔案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有一些傳統做法已不再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進行改革創新。其中包括檔案工作六個環節和一些具體的操作手段的革新。要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進,盡量簡化檔案部門長期推行的一些繁瑣、呆板的操作步驟。檔案部門要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提供遠程服務。利用網上信息量大、傳遞速度快的優勢,與其它檔案機構聯網,共享檔案信息資源,使服務層次由“淺”變“深”。其實,我們只要肯觀察,就不難發現在我們日常檔案管理工作中,還有許多工作可以利用現代化技術來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條形碼來代替檔號,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借閱歸還檔案的速度。類似這種借助計算機來完成本來較繁瑣的手工操作的方法應該是很多的,因為無論是檔案的業務工作,還是檔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檔案信息的交流,都可以應用計算機進行現代化管理,幫助解決具體問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在檔案工作管理的手段上,要努力實現檔案裝備技術現代化,解決手工操作運轉速度慢、效率低的問題,積極運用網絡技術、數碼技術、影像技術等先進技術和手段,來提高檔案工作的技術含量和水平,使檔案管理手段出“舊”變“新”。在檔案工作管理的形式上,為避免各檔案館大而全,小而全,可以把價值小、保管期限短的檔案放到基層,實行分級保管,總館只需在網上保留基層檔案信息。這樣既方便基層部門利用檔案的需要、又可避免檔案館因館藏數量龐大,造成庫房緊張,同時還可保證檔案館人員有時間開發館藏信息資源,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
長期以來,檔案管理工作以經驗管理居多、工作人員的選配往往也是以具有檔案工作經驗為先決條件,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人才的流動,容易產生不思進取的思想,更談不上去創新。應當引進競爭激勵機制,改變在檔案部門實際存在的“鐵飯碗”現象,從源頭上解決創新的根本問題。
特別是在機構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隨著各部門工作人員的減少,工作量的增加,檔案工作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檔案人員有必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重新定位,要一改守攤看點、倉庫保管員的形象,在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同時,不妨多一些敏捷,多一些膽魄與果斷,最大限度地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滿足企業各項工作的需要。從根本上轉變服務觀念,讓檔案服務創造出更豐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檔案工作的痛苦是人所皆知的,不怕清苦是檔案工作者的優良傳統。然而在當今社會,檔案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苦,繼續踏踏實實地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檔案工作者的開拓與創新,使檔案工作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提高檔案工作的自身價值,發展檔案事業。
檔案工作既是一項業務性工作,又是一項管理服務性工作。這就要求從事檔案工作的人員,既要有扎扎實實的業務功底,又要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知識經濟的挑戰和網絡信息時代的沖擊,以及出現的許多新型載體的檔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給檔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檔案人員首先要適應新形勢,敢于向傳統觀念挑戰,善于提出新辦法、新思路,解決新問題,勇于打破傳統的條條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檔案業務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其次,檔案人員不僅要熟悉檔案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步驟,而且還應掌握各門類檔案、各種載體檔案的管理方法,在務實基礎上促進創新,努力使專職檔案人員成為一名掌握科學的、先進的工作方法,一專多能的檔案工作人才。
當今社會和經濟生活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知識更新呈“爆炸”式發展,新的行業和領域不斷形成,這些對檔案業務的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作為檔案工作主體的檔案人員,如果知識貧乏、老化、單一,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就很難提出解決的辦法,工作上更談不上有所改進和創新。因此,創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非常重要。檔案人員要把學習作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把終身教育作為一種必然選擇,努力學習,不斷“充電”,拓寬視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領域的現狀及發展動態,運用檔案學科新理論、新技術來指導和改進檔案工作,實現由單一專業型向多樣復合型轉變。同時可以制訂相應的制度,提出整體要求,以促進檔案人員在其位、謀其事,努力去多思考、多研究,營造一種銳意進取、積極向上的創新氛圍。
總之,檔案工作的行業特點,決定了檔案部門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可以有很多切入點,要從更好地服務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目的出發,從著眼于檔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檔案工作的優勢,探索符合本地區實際的檔案信息資源整合形式,發揮檔案資源的最大效用。
[1]黃文鋒.整合檔案信息資源強化信息集成服務[J].浙江檔案,2010,(01).
[2]白玉霞.淺談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趨勢[J].山東檔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