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山東淄博市圖書館 山東 淄博 255025)
Web2.0是新一代的互聯網應用的統稱,它的出現對互聯網來說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革命,它使得互聯網更加成熟,具有更強的用戶參與性、開放性等鮮明的個性。Web2.0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它注重用戶的交互作用,用戶既是瀏覽者,也是制造者,網絡用戶在網絡信息的生成、共享和傳播方面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在Web2.0的影響下,2005年10月,圖書館學界也提出了“Library2.0”的概念,通俗地講,Library2.0是將Web2.0中的技術和服務恰當地運用于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中[1],使圖書館的服務也具有互動性、社會性、開放性和個性化特征,從而擴大圖書館用戶群體,提高用戶滿意度。
2004 年,Tim O’Reilly和 Media Live國際公司之間的頭腦風暴產生了Web2.0的初步概念,即以網絡作為平臺、采集集體智慧、內在數據驅動、軟件發布周期的終結、輕量級規劃模型、超越了單一設備水平的軟件。是以blog、RSS、Tag等為核心,以XML和接口協議為底層,依據六度分隔理論,Ajax技術等理論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2]。互聯網協會曾將Web2.0定義為“互聯網的一次理念和思想體系的升級換代,由原來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數資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導的互聯網體系轉變為自下而上的由廣大用戶集體智慧和力量主導的互聯網體系”。
1.2.1 blog
中文稱為博客,是以日記的形式發布文章的個人網頁,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可不斷更新。Blog已經將互聯網從信息共享提高到資源共享、思想共享等,它是Web2.0最主要的功用。Blog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它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簡單易用的網上交流工具,同時又是極具開拓性的知識管理工具。
1.2.2 wiki
中文稱維基,它是基于一種共同創作思想的超文本系統。它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是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這種超文本系統屬于一種互動的人類知識集成網絡系統。在維基頁面上,每個人都可以在wiki網站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擴展與探討。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領域的知識。
1.2.3 RSS
RSS是站點用來和其他站點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方式,也叫聚合內容,通常被用于新聞和其他按順序排列的網站。用戶通過RSS閱讀器,將大量具有RSS Feeds的信息聚合在一起。用戶可以在RSS閱讀器里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分類管理與更新設置。用戶只要打開RSS閱讀器就可隨時瀏覽自己訂制的最新信息,提高了獲取信息的時效性。
1.2.4 Tag
Tag是對信息資源添加“標簽”,它是配合Blog的一種更為靈活的日志分類方式。網絡用戶不僅可以隨時將瀏覽的網頁保存在自己的個人空間中,還可以通過添加一個或多個Tag,瀏覽網頁時在Tag收集網站點擊某個Tag時,只要是和這個主題相關的博客就都可以瀏覽,以此和同行共同分享。因此,用戶之間還可以共享彼此收藏的網絡信息。
1.2.5 Ajax
Ajax結合了Java技術、XML以及JavaScrip等編程技術,使用客戶端腳本與Web服務器交換數據的Web應用開發方法,打破了頁面重載慣例,能夠很好地優化用戶體驗并實現功能豐富的GUI。
在數字化、網絡化信息環境下,Web2.0的發展與應用給圖書館服務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Web2.0環境下,人們的信息交流和知識創造的方式和環境正在不斷變化,網絡的發展帶動了ICP(內容提供商)的發展,他們在因特網上建立網站并向網絡的用戶提供各種資訊、信息和服務,例如Google和圖書館OPAC之爭,除了搜索引擎的強力競爭之外,網上書店、專業數據庫服務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特色服務,圖書館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同時,Web2.0的核心技術也在網絡環境下拓展了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延伸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是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出路。
圖書館一直實行的是由圖書館到讀者的單向信息流動模式,在傳統的讀者服務模式中,強調的是圖書館對讀者的影響,讀者的主動性差。開放互動的環境使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不再是圖書館單方面能完成的。Web2.0提倡所有人參與,不僅是圖書館員,還有用戶,用戶貢獻自己的知識,并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運用blog、wiki或Tag技術,可以實現用戶參與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建設。
圖書館的信息發布和用戶的信息反饋基本上是單向的,用戶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融合blog、RSS等技術后。用戶參與了信息內容的創造,成為了互聯網的主角,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圖書館員可以建立一些咨詢、工作或遠程教育blog來及時發布圖書館的信息,進行與讀者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同時,用戶建立自己的blog,發布自己的學習心得,利用Tag技術對各類資源進行標注,興趣相同的用戶通過相似的Tag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群體。例如,Ann Arbor District Library(AADL)將圖書館網站改造成一個blog[3],提供了構建在線社區以及快速反饋的條件,館員和讀者之間的互動有效迅速;廈門大學圖書館圖林網志聚合[4],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充分體現了Web2.0的開源和互動精神。
圖書館應以高品質的服務滿足讀者和用戶的需求,提供的信息是經過高度提煉的有效信息。在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的過程中,館員的專業知識有限,進行信息資源的收藏、整理和加工,很難滿足專業學科的要求,如果有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專家參與,信息質量將得到保證。利用wiki,可以使該專業的研究人員參與到知識庫的建設中來,使他們在分享他人知識的基礎上,添加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更加完善知識庫的建設。借助RSS和Tag為圖書館的信息咨詢提供大量的文獻信息,把相關主題的信息聚合在一起,從而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在傳統的“以圖書館為中心”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里,信息服務總是以被動服務為主,主動服務輔之。圖書館單一的服務方式已很難適應用戶的要求。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必須以方便用戶、滿足用戶需求為前提,尊重用戶的意愿,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Web2.0利用Ajax技術來實現用戶定制自己的圖書館主頁。如上海大學利用“讀島”[5]來實現個性化主頁,用戶可以建立自己的個人門戶,方便地定制RSS和聚合Web2.0內容,并通過Cookie保存用戶的自定義設置,用戶下一次訪問頁面顯示的依然是個人風格。
Wiki是一種用戶共同編輯、不斷豐富與改進內容的系統,它的應用很好地運用了眾人的智慧,既能促進已有資源的使用,又能為圖書館增加新的資源,wiki的應用為圖書館業務活動與信息服務方式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
3.2.1 wiki服務于參考咨詢
圖書館的核心服務之一就是參考咨詢服務。圖書館利用wiki構建館員和用戶交流的平臺,增進館員與用戶的互動,真正實踐“用戶參與”的理念。用戶可以對其使用過的資源和服務評論,反饋服務效果,館員通過它了解服務中存在的問題,改進工作。館員可以匯編常見問題的解答,鼓勵用戶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2005年,巴特勒大學圖書館設立了參考wiki(Butler WikiRef)[6],鼓勵館員與教師、職員和學生對該館各類參考資源進行評論以及提供應用說明。
wiki模式的咨詢服務鼓勵用戶之間的互相幫助。在咨詢服務過程中,圖書館員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組織引導其他的用戶參與討論。在這個過程中,讀者如果對館員的回答不太滿意,可以增加回答內容,具有相同興趣的用戶可以開辟多個討論空間,形成“同行咨詢”的模式。在大家協作的過程中,針對同一主題做外延式和內涵式的擴展,達到咨詢結果的完整性和充分性。圖書館選擇一些有專業領域背景的咨詢員把關,提高圖書館的咨詢水平。
3.2.2 wiki服務于學科導航
圖書館員可以利用wiki建立專業的學科導航庫,征詢相關專業學者、專家的意見,讓他們自愿地把最新的觀點、方法和學術成果等輸送到wiki導航庫,保障學科信息資源的廣度和深度。用戶在學科導航庫可以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核心問題、最新趨勢和成果、權威的問題解答,學科導航庫的構建者可以及時分享到其他同伴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可以與同行專家進行交流,可分享的學術研究交流氛圍,將促進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
3.2.3 wiki服務于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
wiki可以作為圖書館內部交流的平臺,進行信息通知、新聞發布等,圖書館也可以把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各項工作安排進行發布,接受館員的意見和建議。利用這一平臺,圖書館員可以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或思考發表在wiki上,其他館員可以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明尼蘇達州大學圖書館職工內部網[7]就是很好的應用實例,它鼓勵職工通過協作、信息資源和經驗知識共享以促進學習和知識發現。
wiki可以用于開展館際的合作咨詢和資源共享,利用wiki可以更好地實現和提高館際間的合作參考咨詢服務的效率、速度和質量。另外,wiki為館際之間的資源共享和知識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他圖書館通過wiki了解和利用該館的資源,充分發揮館藏資源的利用價值。
在Web2.0時代,面對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信息資源的海量增長、外界的競爭以及讀者需求的變化,圖書館信息服務勢必要進行創新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Web2.0技術雖然是開放的,克服了傳統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的一些弊端,但不是很成熟,應該根據圖書館自身建設的需要來運用Web2.0的技術,如何做到功能和技術的“無縫契合”是圖書館應用Web2.0技術的首要問題。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技術只是輔助手段,更重要的是Web2.0的理念。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Web2.0對圖書館向“以用戶為中心”的信息服務模式的轉變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對于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創新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1]劉煒.從Web 2.0到圖書館2.0服務因用戶而變[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6,(9).
[2]范并思.Lib 2.0:構建新的圖書館服務[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1).
[3][2009-4-09]http://wiki.xm ulib.org/rss/.
[4]白玉.Web 2.0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2008.
[5]莊秀麗.wiki呼喚網絡時代的共創分享.中國研究生.2004,(1).
[6]Butler Wiki Ref[EB/OL][2009-4-09]http://www.seed Wiki.com/Wiki/butler-Wi kiref.
[7]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ibraries Staff Web site[E B/OL].[2009-4-10].http://Wiki.lib.umn.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