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節?改資本節得了
昨天是美國勞工節,面對逼近雙位數的高失業率,氣氛可想而知,民眾更關注總統奧巴馬周四有關勞工就業問題的演說。華盛頓郵報周一刊文“助興”,建議該將每年九月第一個星期一的“勞工節”改為“資本節”。
還記得一個美國共和黨人說過的,“勞工優先于并獨立于資本。資本僅是勞動的果實,在勞工存在之前不會有果實。勞工是優于資本的,因而應受到更高的關注。”
想不到吧,上述那番話出自林肯總統,是他1861年向國會發表年度演說時提出的論點。
林肯所言與當今我們的現實大相徑庭,這說明一個巨大的文化轉變。現在,人們用各種方式將投資人描繪成英雄,而勞工僅居次要地位。我們向勞工階層所收的稅款遠遠大于來自資本收益課稅,無視工薪階層的減稅要求,卻無微不至地關心資本運營者。
想想看,現在的傳媒已經將經濟報道改稱財經金融報導。曾幾何時,精力充沛的勞工記者們紛紛報道勞工與工會階層。若你認為工會的衰落令有關勞工報道不再引人入勝,但數以千萬的工人天天還在苦干。當勞工界相關報道逐漸消失,工人也不見了。
媒體報道充斥著各類資本新聞,我們為市場歡呼雀躍,還得學習那些晦澀難懂的基金經理語言。工人被視為生產因素之一:說得好聽點兒,他們是消費者;難聽點兒,就是用以減少利潤和股價的“勞工成本”。
工人也從文化中消逝,不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很難見到無過分粉飾而以勞工階層生活為主的藝術創作。
隨著工人從我們的媒體和觀念中消逝,取消“勞工節”或許只是時間問題。在此之前,它將會令漠視勞工的人蒙羞。
【岑嵐編譯《華盛頓郵報》20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