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執行案例說執行"/>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北京市首信律師事務所 徐虎
“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
——透過執行案例說執行
北京市首信律師事務所 徐虎
編者按:“執行難”歷來是法院執行部門和律師工作中頭疼的問題。面對千方百計規避執行的被執行人,申請執行人手持的生效勝訴判決很有可能變成空頭支票。作者以“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這句雜糅了朱元璋和毛澤東的戰略思想為題,有些許戲謔成分,但也確實是作者是從實踐中得出的體會。本文通過現實的執行案例剖解執行難及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拋磚引玉。
(一)被執行人的刻意規避
被執行人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資信實力較高,比如有實力的國企、上市公司等,一般不存在執行難,因為該類型當事人通常在審判階段調解結案或判決生效后履行生效判決;第二類是被執行人已經山窮水盡,無財產可供執行,在其身上無論如何動腦筋,費氣力,也無濟于事;第三類是有一定的履行能力,但故意逃避執行,轉移財產或借助外力阻礙執行進展,千方百計增加申請人和法院執行難度,達到不履行生效判決的目的。這類被執行人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俗稱的“老賴”。
因為筆者在實務中對自然人案件接觸較少,所以,本文提及的被執行人,只局限于有一定可供執行的財產,但刻意規避執行的法人。正是由于這部分法人誠信的缺失,刻意的躲避,造成了執行困難。
(二)法院執行措施有限
法院在實踐中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主要集中在比較容易查詢到的公示信息,比如房屋、土地、車輛、股權、銀行賬戶等。法院掌握這些信息后,采取查封、凍結等強制措施鎖定財產,再進行變現。但問題在于:上述財產很容易轉移至其他人名下,很多情況下,法院和申請執行人明知有財產,只要被執行人在合理的時間轉移,法院無計可施。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措施,案件只能不了了之。
有人認為法院執行部門有國家的強制力,在執行時應該像公安部門一樣追回被轉移的財產。但這只能是假想,民事案件不同于刑事案件,法院也不同于公安部門。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法院在查找被執行人銀行賬戶時,通過調取銀行對賬單,發現該賬戶已經將資金轉移,一般不會再去深究資金轉移到何處、該資金轉移行為是真實的資金往來還是刻意躲避執行;但刑事案件中,公安部門會一層層深究資金轉移走向,讓非法手段難以有藏身之所,而法院很難做到這一點。
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一直在聯合其他如公安、銀行、國土、房屋、工商、民航、證監會等部門,試圖解決執行難問題,相關規定也出了很多,但由于相關規定需要出具細則,各地法院在實際操作中尺度不好把握,實際落實起來有難處。要想真正的實現各部門聯動、加大執行力度,讓被執行人躲避執行的行為得到有效的責任追究還尚需時日。
(三)申請執行人或是代理人的工作不到位
申請執行人或是代理人的工作對實現執行目的至關重要。在此,先討論一個問題:執行案件中申請執行人和法院的關系定位如何呢?是以法院為主,還是以申請執行人為主?筆者認為雖然法院是代表國家,有強制執行力,但執行的很多程序和工作是需要當事人來啟動和完成的,當事人需要支持法院的工作。在主次上,應該以當事人為主,以法院為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權益。理由如下:第一,民訴法明確規定:當事人提供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這句話很關鍵,定位了法院和申請執行人的關系:申請執行人提供財產線索,法院落實線索,并對有用的財產線索采取強制執行措施。在此情況下,申請執行人如何去尋找財產線索,掌握被執行人的財產,對實現權益是至關重要;第二,法院執行案件眾多,任何一個法官不可能只為一個申請執行人服務,這是要必須理解的。法院受理執行申請后,會按照工作程序向被執行人下發執行通知和執行裁定,并有計劃的查詢上面所述被執行人的財產。如果被執行人不配合,且經查詢的公示信息中沒有發現有價值的財產,怎么辦?所以,只有在申請執行人積極尋找財產線索,并與執行法院做到完善配合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更好的實現權益。
申請執行人不能在提起強制執行后就坐等執行款從天而降,這是不現實的。
任何一個執行案件能夠有比較好的結果,申請執行人或代理人和執行法院的密切配合是分不開的。
下面以實際案例說明。
(一)案情簡介:
1.糾紛起因
B公司原是筆者顧問單位A公司(央企)的子公司,注冊地和經營地在湖南省,鼎盛時期有員工一萬多人,在湖南省尤其是長沙市地位舉足輕重。后根據國資委、財政部相關文件,B下放至湖南省政府,股東變更為湖南省國資委,B變成了直屬湖南省國資委的國企。近年來雖然業績下滑,但還是有相當的實力。
A公司與B公司之間的糾紛起于B準備上市期間,A給B借款3000萬用于技術改造,后B上市未果,B還給A了一部分款項,但仍有近2000萬本金未還。A屢次催促未果后,決定起訴B。當時A希望筆者代理,筆者考慮到系地方審理的案件,建議A聘請湖南律師。該案勝訴后,A于2006年提起執行,原代理人雖然進行了大量工作,因有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兩年多的時間未執行回一分錢,案件處于執行中止狀態。 A公司在此情況下,委托筆者直接參與該案的執行工作。
2.原執行情況
筆者接手后,與執行法院進行了接觸,調取了全部案卷材料,經分析案件后發現:原被代理人業已盡全力,法院也依據申請查封凍結了被執行人名下已有的部分財產:(1)B名下的一塊政府劃撥工業用地及廠房;(2)持有的知名中外合資企業C公司的股權;(3)持有的某上市公司當時價值大約500萬元股票;(4)在湖南范圍內B投資的幾個公司的股權;(5)深圳D公司95%股權(該公司有價值不菲的房產,但未查封房產);(6)幾個銀行賬戶。
經過梳理發現:原代理查封的財產中(1)、(3)均為輪候查封(輪候查封是指對其他人民法院已經查封的財產,執行法院依次按時間先后在登記機關進行登記,或者在該其他人民法院進行記載,排隊等候,查封依法解除后,在先的輪候查封自動轉化為正式查封的制度。),且價值最大的是土地及房屋,但該土地及房屋前面有抵押權、第一輪查封,A公司是第二輪查封,如果變現很有可能分配不到財產;(2)是優良的資產,但因為地方政府干預,股權期間查封期間未予以處置股權和扣劃股東應分得的紅利,凍結到期后,B將股權變更為其他人;(4)并無實際價值;(5)本應是優良資產,但股權查封未及時通過評估、拍賣程序鎖定D公司名下的財產,B已將D名下房產轉移。
該案件還有一個大的攔路虎是行政干預。被執行人狂妄到兩年多不理睬法院,不讓執行法官進其大門,原代理人在執行過程中每次申請法院實施比較有力度的執行措施時,該地方某位主管政法的領導批示不請自來,B公司隨便派個工作人員把領導批示向執行法官桌上一扔,一句話不說就走。該領導前后批示三次,給法院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筆者接手案件期間,B公司又成立了E公司,將生產線等逾億元的經營設備全部轉移至E公司名下,以E的名義經營,這就更增加了執行難度。
3.根據現況,制訂策略
經過調查B公司詳細背景,發現該公司在法院有大量執行案件,因其有價值的財產均已轉移,查封凍結的有價值財產因行政干預法院遲遲未動,存續案件均未能得到有效執行,但該企業運轉正常。經筆者推斷,B公司為逃避執行已設置好層層障礙,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筆者接手后存在的困難是:
(1)案件處于執行中止狀態,因為有政府的干預因素,法院未必恢復執行。即使恢復執行,進展是否順利難以預測。
(2)曾經采取強制措施,有價值的可以直接變現或獲得權益的財產已轉移。
(3)現階段權利輪候的財產無法變現,且已查封凍結的財產已經到期需要續封,是否被他人又查封未為可知。
鑒于此,筆者定下的執行策略是先解決程序問題,首先的工作是恢復執行,其次才能通過自身的工作進行財產的摸底,配合法院執行。恢復執行需要有新的財產線索,通過調查,筆者取得了幾項當時原代理人未曾查詢到的財產線索,為恢復執行做好準備。
4.初戰順利
因為A是央企,加之代理人變更為北京律師,執行法院還是比較重視,筆者在恢復執行時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提交了材料,經過一周的時間,法院下發恢復執行裁定。
根據筆者的經驗,像B公司這類執行人,只有掃清其設置的障礙,打到其七寸之處,在其認識到不得不履行生效判決時,才可能使其有所屈服,雙方商量解決辦法。
(二)艱苦、堅韌的執行工作
筆者通過了解案件詳情和恢復執行工作,進行到案件角色之中,按設計步驟開始執行工作。
1.執行第一階段:“深挖洞”: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調查其有價值財產線索。
“深挖洞”的“深”字是指執行中不能囿于被執行人的顯而易見的公示財產信息,更重要的要查詢到其隱藏較深的有價值的財產線索,并一一核實。
當然每個代理人的辦案風格有所區別,但歸結到一點:像該類被執行人,你付出很多都不一定有回報的情況下,只能更多的是盡人事,爭取天道酬勤。
筆者先通過幾組數據來解釋一下是如何“深挖洞”的。
(1)出差90多天。筆者從接手該案到執行終結是一年的時間,前六個月基本是在查詢B公司財產,其間出差期間90多天。湖南作為被執行人所在地和主要財產所在地,在湖南省待的時間有80天左右,其中僅為調查財產線索的時間大約在60天。這意味著,辦理該案件的前半年時間,每五個工作日有三個工作日是在出差,也算得上辛苦。
(2)查詢到40多個銀行賬戶。原案卷中有四個銀行賬戶,筆者經過對可能存在的有其存款的銀行進行撒網式篩查,實際查詢到40多個銀行賬戶,并掌握了其資金流向和賬戶的大致使用規律。
(3)核實到其名下五處房屋。原先查封的房屋只有一處,而且是廠房,后經過在房屋登記部門調取之前的所有原始檔案,查詢到其名下房屋多達十幾處,但因為登記時間較早,且由于近年城市規劃變更較多,房屋權屬和坐落需要重新核實。經過向主管部門問詢、查規劃圖、實地核實、拍照等方式,確定了其名下的五處房屋。這些房屋中,有一處被執行人出租給一個大型超市經營,年租金不菲。雖然查詢的到房產變現比較困難,但有變現的可能性。
(4)法院前后出具裁定、協助執行通知書各十幾份。
在財產查詢方面要“深挖洞”,執行思路上也要“深挖洞”。
(1)通過查詢財產,掌握B公司規避執行的方式,可以隨時調整執行對策。
B公司逃避執行的主要方式是:①成立新公司,轉移財產;②在實際經營中,不通過B公司賬戶而是利用干凈的殼公司實現資金流轉,致使難以執行其經營收入;③對于必須經過B公司收取款項情況,往往是在某銀行提前幾天開戶,確認未被凍結后,收取資金后立即轉移;④利用政府資源,使執行處于停滯狀態,有價值的財產無法變現。
通過上述情況分析:執行重點只能在其已經查封的不動產方面下足功夫。
(2)隨時掌握B公司作為被執行人的其他法院執行動態。
本案執行過程中,筆者曾到土地房屋的第一順序查封凍結法院詳細了解他方案件的情況,并對他方案件做出預估。其間曾提出讓承辦我方法院處置土地,拍賣款優先分配給他方,但承辦他方法院以他們是第一順序為由拒絕。在此情況下,只有A公司作為第一順序查封人才能占據主動。因為B公司土地房屋查封時間比我方僅提前幾天,所以筆者牢記我方的到期時間和其他法院的查封凍結時間。在他方查封到期之日,筆者力主勸法官到房屋和國土局去核實一下他方的續封情況。當時我們先到房屋主管部門,顯示他方已經續封;后筆者要求法官到土地主管部門,法官認為無此必要,說必定已經續封,在筆者強烈要求下,我們到國土部門核查,他方法院竟然沒有續封,我方遂立即續封。自此在土地查封變為第一順序查封人,在啟動土地拍賣程序上掌握了主動。
(3)力排行政干預。行政干預法院審理或執行中的案件是頑疾,有關部門三令五申不得行政干預案件,似乎是無法避免。土地查封變為第一順序后,法院啟動評估搖號程序時,被執行人接到通知置之不理,又拿來某更高領導的批示來向法院施加壓力。如果筆者按原代理人的做法,只能無限期擱置,又將不了了之。但通過A公司和筆者的努力,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這一行政干預情況,有關部門下發督辦函,有力的支持了執行法院的工作。
綜上,所謂“深挖洞”,不只是體力上要有艱辛的工作;在思路上也要清晰,隨機而變,更重要的一點是盡最大可能,不要留有遺憾。只能有一絲機會和希望,就要嘗試和把握?!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非虛言。
2.執行第二階段:“廣積糧”,根據“深挖洞”所有素材,進行有效的組織、核實、甄別后,轉化為有理有據的法律文書、執行行為和執行策略,變成向被執行人射出的強有力的利箭或是掌握主動的籌碼,從而實現執行權益。
“廣積糧”與“深挖洞”相比,雖然互為交差,但筆者認為,“廣積糧”更深一個層次。從邏輯講,“深挖洞”在前,“廣積糧”在后,“廣積糧”是對“深挖洞”的有策略、有實際指向的歸納,“深挖洞”好比是你做好的弓箭,而“廣積糧”是箭在弦上,你可以掌握主動,度勢做到“君子引而不發”或“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筆者從辦理A公司案件中的以下幾個方面說明“廣積糧”。
(1)將所查詢落實的有價值財產通過法院強制措施鎖定。大家都很清楚,查詢到的財產如果不通過法院查封凍結,必定無法變現,但法院不可能做無謂的工作,所以將查詢到的有價值的財產進行甄別,做到有取有舍,變成有理有節有據的執行申請文書,說服法院采取強制措施。筆者通過近半年多時間,已經掌握主動權的財產是被執行人的土地、房屋、股票、商標,對其他價值不大財產予以舍棄。
(2)根據所掌握的財產,變更執行請求。因為該案件在執行期間已歷時三年多,前后超過六年,當時的欠款本金加上利息已逾4000多萬元,而原執行申請仍然是2000多萬元,“取法其上,得乎其中”,4000多萬元和2000多萬元的“中”明顯不同。
(3)給予法院壓力,要求變現已經查封財產。雖然行政干預已經解除,但法院仍有顧忌,未主動處置土地和股票,在此情況下,筆者向法院遞交了處置土地和股票申請,執行已經到了箭在弦上的階段。
利用“深挖洞”所得,“廣積糧”,增加執行籌碼,掌握主動權。
3.執行第三階段:“緩稱王”,綜合各方情況,全盤考慮,不要試圖一棍子把對方打死,要給法院和對方足夠的余地,爭取順利結案。
筆者在進行了上述工作后,B公司執行中三年未曾理睬法院,卻主動找到法院,要求暫緩執行,雙方和解,兩次主動到北京與A公司和筆者協商。
按照當時的情況,土地和股權似乎沒有不被處置的道理,可以不考慮執行和解,直接處置財產,但筆者考慮到如下因素:
(1)A公司和B公司畢竟曾經是母子公司,雙方的領導層之前有比較密切的關系,雖然B公司在該案件中的態度讓A公司失望,但需要考慮國企的特殊情況。
(2)維護國家的穩定大局。法院如果強行拍賣土地和股權,B公司派一幫員工到政府或是法院門前靜坐,必定會將事情惡化,在社會穩定這一因素面前,我方必須讓路,否則會影響到已經形成的有利局面。
(3)地方法院的工作繞不開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多次干預的情況下,法院已經在權限內做了最大限度的配合,法院有法院的難處,需要理解法院,既然法院力主雙方執行和解,筆者同意和解。
最終雙方在法院主持下通過幾輪談判,執行和解,B公司一次性支付本金和部分利息,該案終結。
(三)筆者在執行實務方面的幾點體會和建議
第一,辦理執行案件確實難,確實要下苦功夫,戰略戰術運用得當才能有所收獲,要有迎難而上的精神和充足的韌勁,才能有所收獲。第二,在財產線索的調查方面,一是依靠法院;二是依靠自身的資源;三是充分借助外力,如調查公司等。第三,在與法院配合方面,一定要以自己的敬業、專業贏得法院的尊重,而且一定要能設身處地的考慮到法院的難處。第四,一個執行案件很有可能一年兩年都無法結案,所以,辦理案件的節奏要把握好,做到有張有弛。
筆者目前辦理的一起執行案是針對中國某知名建筑公司,該建筑公司分支機構和在建工程遍布全國各地,因案件眾多,多年來形成了一套建筑企業特有的規避執行體系,加之沒有不動產,執行難度更大。該案件執行過程中除了采用慣常的強制執行措施,還涉及財產報告制度、限制高消費令、限制出境令、未到期債權執行等強制執行措施。這些強制措施雖然有法可依,但程序、步驟無具體實施細則,實務中卻要摸索著前進,是否能起到預想的效果現在還未知。筆者等案件終結后,有機會寫出來和大家交流、探討。
欄目主持:耿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