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利霞 宋海霞
風勁揚帆正當時
——晉城市城區反腐倡廉建設側記
■ 王利霞 宋海霞
今年以來,晉城市城區紀委監察局緊緊圍繞省委的重大部署,準確定位,創新形式,加強協調,注重統籌,在全區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全區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反腐倡廉,筑牢思想道德防線,要不斷加強廉政教育建設。一年來,城區紀委監察局緊緊依托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堅持用先進典型激勵人、反面案例警示人、廉潔文化陶冶人。政府大樓門前設置了大幅廉政公益廣告,六塊廉政文化櫥窗展示廉政文化;機關每間辦公室都配備了廉政警示牌、黨員示范崗牌,每位黨員掛牌上崗;堅持每十天向全區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發送一條廉政短信,每季度編發一期《清風》雜志,每年制作一本《廉政臺歷》;積極開展勤廉標兵評選、舉辦廉政書畫展、組織廉政論壇、出臺廉政制度、參觀廉政教育基地、舉辦廉政歌詠比賽等,深入推進廉政文化“六進”活動。
在加大教育的同時,城區紀委監察局認真履職,加強監督,通過黨內監督、輿論監督等多種途徑,使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化,確保“人民之權”為人民服務。換屆選舉期間,加大換屆紀律的宣傳力度、暢通信訪渠道,促使黨員干部正確對待進退留轉,進一步匡正換屆風氣。加強對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僅4月份就召開了7次會議進行專題研究部署,針對立項審批、土地征用、招標投標、開工建設、質量監理、資金使用、竣工驗收、投產達效等關鍵環節,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采取會議督辦、現場督辦、發函督辦、約談督辦等形式,會同財政、發改、國土、建設、交通等部門進行了5次以上大規模專項督查,立查4案處分7人,清繳各類資金945萬元。
2011年是全區制度建設推進年,區紀委先后召開5次推進會,按照《關于加快推進制度建設的總體規劃暨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細化了各階段的主要任務,通過培樹典型、督查指導、信息通報等形式強勢推進制度建設。梳理各種制度1202項、各種權力1394項,查找廉政風險點1281個,創新監督防范措施98條,率先在全市實行了網上“曬”權,將全區各單位的防控措施和辦事流程公之于網,接受群眾監督,基本上形成了風險教育全員化、查險定級規范化、防范措施具體化、制度建設科學化,預警處置常態化的構建格局。同時投資110萬元建起了覆蓋全區8個鎮(辦)、136個農村(社區)及17個涉農單位的農廉網,設立了視頻窗口和QQ聯系平臺,144名農廉網專職人員同時在線,使農民群眾足不出戶就可通過網絡視頻向相關領導“面對面”反映問題、咨詢政策、辦理各種手續,農(居)民群眾辦事搭上了快車。
打鐵還需自身硬。城區紀委監察局以創建“五型”機關為目標,出臺了《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制定了包括“政治紀律”、“工作紀律”、“辦案紀律”、“保密紀律”的24項制度。對全區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實行了統一管理。將8個鎮(辦)紀委整合成2個紀檢監察工作組,同時在各鎮(辦)設立了3至7人組成的監察室;將區直單位按“職能相近”的原則,設置為6個紀檢監察工作組,定期對管轄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對舉報案件進行集中查處,6個紀檢監察工作組組長均由區紀委常委擔任,在全區136個行政村(社區)全部成立了紀檢監督小組,組成了一支508人的基層紀檢監督隊伍,聘請了56名廉政文化義務宣傳員,為制度落實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
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關鍵所在。區紀委監察局在加強教育和監督,落實體制機制的基礎上,重拳出擊,加大懲治力度,劃定反腐倡廉“高壓線”,使黨員領導干部在黨紀國法面前心生敬畏,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和水平。
對案件查處工作實行領導、人員、裝備、經費優先,堅持高質量辦案,實行限期辦結、跟蹤督查、超期提醒、全程監督,切實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集中力量抓突破。今年共接待群眾信訪130余人次,受理群眾舉報66件次。立查案件15件,23名黨員干部受到了黨紀政紀處分,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期間開展了紀委書記大接訪和涉紀信訪“百日會戰”活動,紀委書記親自接訪12件45人次,查結省、市督辦件7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案件的治本功能,通過剖析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及時建制堵漏,取得了查處一案、治理一線、教育一片、穩定一方、發展一方的良好效果。
與此同時,把惠農資金是否到位、醫藥購銷有無違紀現象、學校教育收費是否合理等作為糾風治亂的重點,著力加大對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查糾力度。嚴格監督“兩免一補”政策的落實,查處教育亂收費案件4起,查處并清退違規金額5100元,處分相關責任人1人;繼續推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采購金額901萬元,占醫院購藥總金額的96.6%;嚴格規范涉路執法行為。通過明察暗訪,查處行政不作為案件1起,給予1人黨政紀處分。查處涉農亂收費、亂罰款和集資亂攤派金額57萬元,減輕了農民負擔,真正把維護群眾利益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