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永強
巴西經濟的『綠色轉身』
文/顧永強
在全球各經濟體努力尋求“綠色復蘇”之際,巴西,這個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譽為“綠色經濟領跑者”的“金磚”之國,處處散發著綠色經濟的魅力。
巴西利亞是個擁有200多萬人口的城市。即便是在車水馬龍的繁華大街上,人們也聞不到濃重的汽油味,這是因為巴西政府將乙醇升級為戰略能源,2011年—2012年度乙醇產量將達255億升,2020年能夠為其他國家提供132億升乙醇。
目前,巴西是世界上唯一在全國范圍內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2010年1月19日,巴西建成全球首座乙醇發電站并投入使用。在巴西,對乙醇的需求一直在增加,90%的新車輛使用彈性燃料,在使用任何石油基汽油混合乙醇情況下都能運行。乙醇已超過汽油成為最常用的乘用車燃料。
生物燃料不僅節能減排,也為生產甘蔗等生物燃料原料的百姓帶來了好處。巴西農業部的研究顯示,每百萬噸用于生產乙醇燃料的甘蔗可帶動相關產業創造1.73億美元的產值和提供5681個就業崗位,遠遠高于石油、水電和煤炭行業的平均水平。生物燃料這個龐大的產業鏈已成為拉動巴西就業和增長的強大引擎。
首都巴西利亞城區的綠化率高達60%,這座城市還以立法形式確保這一比例不隨城市的發展而降低。與此同時,巴西利亞不斷推出的節能環保的生態住宅區已成為人們生活品質的標志……綠色在改變著這個城市的現在和未來。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巴西歷屆政府均十分重視綠色能源的研發。最新研究表明,由于應用各種綠色能源并實施大力保護熱帶雨林的措施,近4年來,巴西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0億噸。雖然巴西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在拉美僅次于委內瑞拉,但巴西依托農業優勢和先進的生物技術,率先從甘蔗、大豆、油棕櫚等作物中提煉燃料,目前已成為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典范。
為了擴大生物燃料的覆蓋率,巴西能源部門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約60億美元建設新甘蔗種植園和乙醇工廠,巴西石油公司也計劃斥巨資建設世界上第一條生物燃料管道。此外,巴西科技部門還投入了數億美元用于生物燃料技術研發,加快第二代生物燃料技術研究步伐,將生物燃料的原材料拓展到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積極探索使用納米技術突破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生產瓶頸。與此同時,巴西政府推行的生物柴油計劃還起到了幫助農業生產家庭脫貧的效果。根據政府制定的一項計劃,巴西生物柴油公司與小農業生產者簽訂合同,保證購買這些家庭所有的油料作物產品,同時向他們提供如種子、生產工具等必要的生產和技術支持。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是世界最大的120座級以下商用噴氣飛機制造商,公司以“碳平衡增長”為理念,出產了全球第一款生物燃料飛機。
巴西的生物塑料生產也取得突破。巴西化工巨頭巴西化學集團公司首次使用甘蔗原料生產出綠色聚乙烯,還獲得世界首項可再生環保聚丙烯塑料綠色認證。據估算,2012年巴西將有10%的塑料由甘蔗制成,并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塑料生產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近年來亞馬孫州毀林速度得到遏制,亞馬孫州生態保護區的面積也由2003年的740萬公頃擴展到2009年的1740萬公頃。
目前,巴西已是全球最大的乙醇出口國,每年的出口總額大約為50億升。巴西總統羅塞芙已批準一項臨時措施,將乙醇由一般農產品的衍生品轉化為戰略能源。該措施同時規定,將在汽油里添加乙醇的比重由25%減少為18%。巴西政府認為,在未來10年里,每年需要投資150億雷亞爾,以滿足國內外市場對甘蔗乙醇的需求。
(據《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