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在深入調查研究、分析論證、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組織起草了《關于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在做進一步修改后,將很快下發。
近年來的中央紀委全會,都對加強廉政風險防控、規范權力運行作出了部署。
在排查廉政風險“全面防控”的同時,中央要求加強“重點防控”。其一,要突出重點對象,把領導干部特別是掌握人事權、執法權、司法權、審批權、監督權等權力的領導干部作為重點對象,同時要加強對人、財、物管理等關鍵崗位的防控,切實規范領導干部的用權行為。
其二,要突出重點領域,抓好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等腐敗現象易發多發領域以及征地拆遷、教育醫療、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涉及民生領域的廉政風險防控工作,以預防腐敗工作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其三,要突出重點環節,按照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要求,探索科學分解和配置權力的有效方法,加強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比如,政府投資項目要實行投資、建設、監管、使用分離等,有效化解權力行使中的風險。
其四,要突出重點任務。權力行使前著重查找廉政風險點,制定和落實風險防控措施;權力行使中著重進行實時動態監控,及時發現各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權力行使后著重通過警示提醒、誡勉糾錯和責令整改等手段,及時糾正偏差和失誤,避免廉政風險演化為腐敗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