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奎 王春云 王鵠鵬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遼寧大連 116001)
軍校在職研究生學習動力培養探析
陳中奎 王春云 王鵠鵬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遼寧大連 116001)
胡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軍校研究生作為未來我軍現代化建設征途中一支重要力量,理應以此為動力,增強學習責任感、危機感和緊迫感,百倍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確實將自身培養鍛造成為名符其實的學習型高素質人才。然而現實生活中,部分研究生在校期間,由于受學習動機、環境氛圍、管理模式以及分配機制等主客觀因素影響,出現學習動力不足,學業質量不高的現象。為此,我們應認真分析原因,部隊、學校、研究生三管齊下,采取措施,增強學習動力,提高培養質量。
在職研究生;學習動力
軍校研究生作為未來我軍現代化建設征途中一支重要力量,學習動力的強弱直接關乎培養質量高低,關乎我軍學習型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多年來,在相關政策措施的激勵和使命任務的感召下,軍校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不斷得到提高。但從畢業后使用來看,仍有少部分在職研究生能力素質不盡如人意,作用發揮不明顯。究其原因,在校期間學習動力不足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進行了抽樣調查,概括了目前學習動力不足的現狀,分析了主客觀原因,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對策。
一是入學動機各不相同。筆者通過調研分析,認為在職研究生讀研的目的有三個層次。1.帶著提升專業素質的期望讀研。調查中,35%的在職研究生表示希望通過讀研提高學歷和能力素質,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2.帶著調整崗位的目的讀研。部分干部因部隊駐地偏遠、條件艱苦,單位編制小等原因選擇讀研,希望以研究生學歷為平臺謀求崗位調整,這種情況約占45%。3.帶著休假放松的心態讀研。部分來自基層一線的營連級干部,因工作繁重,讀研期間不影響調職調銜,且日子輕松,與其在單位辛苦工作,不如出來上學,這一類別約占20%。
二是學習動力有強有弱。1.部分干部希望能在讀研期間更好地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學習中加班加點,時不我待。2.一些視學歷證書為調整崗位、延長服役年限或者轉業后資本的在職研究生,只求順利畢業,得過且過混文憑,專業學習應付了事。3.有的把撰寫畢業論文的壓力轉移給導師,坐享其成,對待學業,壓力小、動力弱,整日看電影、打游戲,無所事事。
三是學業成果參差不齊。1.抱著提升能力素質的目的,把主要精力用在閱讀書籍、求學問道、撰寫文章方面的部分干部學業成果豐碩,體現為畢業論文層次高,發表文章數量多、質量高,對專業理論有了系統性的掌握,對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有思路有方法。2.把精力用在調整崗位、培養業余愛好等方面的部分干部,學業質量一般,規定的畢業考核標準外難有拿得出手的成果。3.只求過關拿到學歷證書的個別干部,沒有足夠的投入,自然沒有好收獲。發表文章多為增刊,或者是在別人的文章上掛名,無論在理論思維、還是專業功底,或者是研究能力方面都顯得少有成效。
造成部分在職研究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研究生自身有關,與院校的培養模式有關,也與研究生現行的二次分配機制有關。
一是多樣的入學動機使在校研究生學業重心偏移。在校期間,增強專業理論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應為研究生的學業重心。然而,入學動機的多樣化導致了在校研究生在學業和其他入學目的權衡中,動搖了學業的中心位置。專心科研、提高素質等真正能夠激發學習動力的內在因素本應占據入學動機的主導地位,但調整崗位、獲取學歷等動機使得在校期間精力分散,導致學業重心偏移。就學習的動因而言,這些動機多為外在驅動力,對于激勵在校研究生專心于學業缺少持久推動力。二是寬松的校園氛圍使在校研究生放松自我要求。院校與部隊所擔負的使命任務不同,管理模式、環境氛圍也不一樣。從基層部隊,尤其是從作戰部隊的艦(艇)連高強度、快節奏、嚴要求的工作狀態中轉到以自覺主動從事教學科研為主的院校里,易出現自我放松。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習慣,體現在個別人身上即所謂的“混日子”。調查中,有8%的在校研究生表示院校管理較之部隊相對寬松,沒有壓力,難有動力。究其原因,在于環境的變化帶來了思想的松懈,以至個別人把來院校學習看作是休假。殊不知崗位環境的變化對人才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期的合格軍人,要承擔起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重任,必須積極適應不同環境對個人素質的不同要求。三是現有的培養模式使在校所學與部隊需求脫節。院校教育培養的理論思維、研究能力對于從事部隊具體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就軍隊政治工作學專業來講,強化理論武裝、掌握思想武器是一項使命,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但是,院校在教學科研與部隊實踐結合的深度和廣度上存在不足,在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的創新方面有待突破。調查中,46%的在職研究生認為院校教育與部隊需求脫節,“學非所用”甚至“學而不用”。有些學員入學時抱著增強本領,提升素質的想法而來,可到畢業時常感嘆收獲并不豐碩,除發表了幾篇文章,完成畢業論文之外,好似沒有其他成績。回到部隊后,由于離開崗位幾年時間,崗位所需的能力素質反而生疏了不少。可見,院校教學“知”與“行”的脫節,也是在校研究生對于學業不夠重視的原因之一。四是固定的分配機制使在校學習缺少現實推動力。需求決定動機。反之,動力不足,也可說明需求尚未得到滿足。有不少在校研究生希望學成之后,能夠獲取發揮長處的崗位。但目前的分配機制遵循的原則是“哪來哪回”,一些出于婚戀家庭或者個人發展等因素考慮想調整崗位的研究生難以滿足要求。需求有個人和組織之分,我們不排除其中一些個人需求和組織需要沖突,但我們也應看到對于一些能力素質強,工作表現突出的學員,分配時在遵循集體需要為先的前提下,應考慮其個人意向,盡可能達到個人愿望與集體需要的一致。前些年,研究生數量還比較少,畢業臨近,常有單位光臨招納人才。近來,這種現象已不多見,挫傷了部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
部分在職研究生專心學業不夠,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既有主觀上的,也有客觀上的,但無論哪一類原因都不利于部隊人才隊伍建設。我們應高度重視、多法并舉,從管理、政策等層面下功夫激發在職研究生學習動力,促進學業質量提升。
一是嚴把入學考核關口。1.要把關報考“門檻”。按照干部成長規律,要滿足在基層部隊工作最低年限,且有一年以上連隊主官或機關工作經歷后再可報考。保證干部在了解部隊、熟悉基層的基礎上,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入學深造,為高學歷與高素質的對接打下基礎。2.要把關從事專業時間。在職干部所報考的研究生專業,須在部隊實際從事該專業兩年或兩年以上,增加實際專業技能考試,提高專業淘汰率。3.要把關報考程序。按照個人申請、支部推薦、旅團政治機關審查、軍師政治機關審批的程序,堅持把政治思想、工作實績、專業水平、安心本職等作為選拔條件,真正把素質全面、有發展潛力的干部送到院校培養。二是調整畢業合格標準。加強軍校研究生的管理,調整畢業考核的標準,促使軍校研究生將更多的精力用于專業學習。為此,一方面,建議取消部分院校英語6級同學位掛鉤的做法。不少研究生表示:“在校大半時間都用來考級了,專業學習倒忽視了。”對此,學校可嘗試自行擬定畢業英語合格標準,調整英語學習在整個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比重。另一方面,可對碩士研究生增設中期考核。沒有壓力難有動力。在內在動力不足時,外在激勵就顯得十分必要。可參照博士中期考核事項,嘗試制定碩士中期考核標準,從嚴要求,做到研究生培養“嚴進嚴出”。三是注重開展聯合教學。盡量縮小崗位所需與學校所教的距離。以應用型和學術型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進一步探索“聯教聯訓聯考”的教學方法。學術型專業主要為各科研院所培養人才,要突出培養學術研究能力;應用型專業主要為部隊培養各類指揮人才,要突出對其指揮、管理等方面應用能力的培養。建立院校培訓主陣地、部隊實踐主課堂的培養模式,進一步走開聯合培養路子。把能力訓練貫穿于教學內容、研究方向、教學方式等各個環節,形成以提高能力為主的培養模式,增強對發展變化中的部隊實際情況的掌握,在此基礎上提高研究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四是完善畢業分配機制。1。要科學合理調配。對表現優秀,符合院校和科研單位需要的,優先選拔到院校和科研單位;對基層工作經歷不足的,不符合上級機關使用條件,不安心本職工作的干部,堅決不予調動。2.要堅持以用為本。要制定根據其所學專業和特長調整崗位的實施辦法,可根據其所學專業對其進行重新定崗定位,避免出現讀完研之后在原有崗位上長時間不能發揮作用的現象出現。近兩年,總部在探索高學歷人才資源利用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海軍舉辦的博士研究生雙向交流會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3.要樹立“開放式”人才觀。碩士研究生試行在其所在的軍級單位結合本人意愿,重新調配;博士研究生試行在全軍范圍內優化配置。打通研究生干部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通道,讓具備條件的人就任合適的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陳中奎:男,(1983-) :江蘇鹽城人 ,漢族,正連職上尉軍銜,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王春云:男,(1984-),河北滄州人,漢族,正連職中尉軍銜,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軍事心理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