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強
(石家莊市橋東區人民檢察院 河北石家莊 050000)
新農村建設中貪污賄賂犯罪的特點、原因及預防
付 強
(石家莊市橋東區人民檢察院 河北石家莊 050000)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協調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作出的戰略部署,是一項惠及億萬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直接關系到最廣大農民的民生和利益。近年來,隨著國家“三農”投入的大幅增加,涉農貪污賄賂犯罪呈增多之勢,影響了中央政策部署的落實和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
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進行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建設工作,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特點是其他各類案件所沒有的。要想從根本上預防打擊此類案件的發生,掌握其基本特點是非常重要的。
犯罪主體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多,“—把手”多。調研表明,鄉鎮站所和村基層組織中的“一把手”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相當突出,是一個顯著的特點。在吉林省某地的新農村建設貪污賄賂的調研中,一把手”犯罪達到了立案總數的80%以上。原因就是作為“一把手”,他們有很大的決策權、經濟管理權以及財經審批權。
在犯罪形式上,涉農案件由單一型向合伙型發展,共同犯罪現象嚴重,辦一案帶一串挖一窩的群體腐敗現象屢見不鮮。一些農村基層干部為了謀取個人利益,利用手中職權,相互勾結,結伙作案,如某市退耕還林貪污、受賄系列案,涉及該市林業局和五個縣區林業部門工作人員21人。
新農村建設中發生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直接侵害的是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容易誘發農村群眾上訪,嚴重影響農村社會穩定。行使國家職能的公務人員利用職權為自己及親人謀取非法利益,嚴重的損害了政府在農民群眾中的形象,增加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容易造成農民的邊緣心理,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
首先,文化素質偏低。目前的村干部很多是農民出身,大多數只有中小學文化水平。其次,法律意識淡薄。相當一部分人員的法律意識較差,對罪與非罪的界限認識不清,錯誤地認為自己不是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吃點、占點、撈點”都是正常的,構不成犯罪。
本來好多為民惠民的政策可以給農民帶來很大的實惠,結果政策從中央走到地方,到農民身上,政策的優勢好處已經打了不知道多少個折扣,真正應該惠及農村發展的資金項目在中間環節被分流了,只剩下幾塊雞肋留給農民啃。
第一,村務公開制度流于形式。第二,村級財務制度不健全。從查處案件涉及的村級組織看,大多數都建立了村務公開制度,但認真落實的并不多,有的村級財務不是按規定時間做帳,而是一個季度做一次帳,或一年做一次帳,有的甚至不做帳,導致村級財務管理混亂,還有的違反財經制度,由一人同時任會計和出納。
農村基層干部工作量大,工作條件艱苦,尤其是農村征地出讓工作情況復雜,而其收入、待遇又相對較低。因此,一部分村級干部心理失衡,想方設法地利用征地出讓中管理和監督漏洞進行貪污、挪用等犯罪。
第一.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出臺政策的同時首先考慮到實施的可行性,怎樣把最大的實惠給農民,防止政策在實施的中間環節打折扣。其次,加大惠農政策宣傳的力度。例如農業保險試點工作是一項處于試點階段全新的惠農政策,因宣傳不力,農民對參加農業保險的益處理解得不夠深入透徹,農民的參保積極性普遍不高,參保率低。大量剩余的參保指標給“冒保”、“替保”、“虛保”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第二,完善制度,加強監督。一是完善村務公開制度,堅持村委會集體討論研究決定的原則,并納入村務公開制度內容,防止搞暗箱操作。二是完善督促檢查制度,對村務公開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切實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確保村務活動在“陽光”下規范有序地開展。三是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
第三,加大法制宣傳力度,警示警醒村級干部。建立村級干部法律、法規、政策宣傳教育培訓制度,采取以會代訓、短期專門培訓或輪訓的方法,認真抓好村級干部的法律、政策宣傳和培訓工作的落實。結合一些村級干部發生職務犯罪的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鐘長鳴,增強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使其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村。
第四,建立統一的職務津貼機制,適當提高村級干部待遇。建議制定標準適當地提高村級干部待遇,解決村級干部生活上的困難,減少部分干部因生活困難造成心理失衡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