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世強
學會享受零碎的幸福
●欒世強
幸福究竟是個什么概念?無論你是去物化它還是神話它,對于絕大多數過著尋常日子的蕓蕓眾生來講,它其實就是一些細節和瞬間,散見于我們日常生活中。遺憾的是我們看見有太多的人將目光聚焦在遙遠的憧憬里,而恰恰忽略了自己的身邊;有太多的人眼睛只盯著大的幸福,而忽視平時零碎的幸福。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沒有把一些零碎小的幸福看在眼里,一味追求享受大的幸福。殊不知所謂大的幸福實在是少得可憐,過去人們將“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稱之為人生的四大喜。如果以這個為標準來衡量幸福的話,這的確是大幸福,但又有多少人能享有呢?一生當中又有幾次這樣的幸福呢?人的一生算來算去也就是那么幾十年,更多的是在平凡中度過。如果我們一味追求享受大的幸福,恐怕這一生可能更多地陷入到苦惱郁悶之中。有的人就是這樣,一旦追求不到大的幸福,就開始抱怨,認為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最不幸福的人。到頭來,只能與苦惱為伍、與郁悶做伴。人生是一條永不回頭的河流。多少良辰美景、平凡瞬間,若不用心體味,便會無聲地從指間滑過。
學會享受零碎的幸福,就要注意去發現,去細細地品味。其實,人生的幸福是由一個個零碎的幸福組合而成,一點點零碎的小幸福積攢起來,就是大幸福。幸福無處不在,它就潛伏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瞬間。只要你用心去發現、用心去體味,就能感受到。因此,幸福就在于把握現在,珍惜所有。要時時感悟幸福,及時抓住幸福,稍有不慎,幸福便與我們擦肩而過。那樣,你只能在回憶中去品味了。西方經濟界有個理論叫“幸福遞減律”,說的就是人們對同一事物幸福的感覺,會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降低。譬如在沙漠中行走,口渴難耐時,有一杯水就會使你激動萬分;而當你步入綠洲時,對一杯水的幸福感就會幾近于零。朱元璋當放牛娃時,餓得昏迷不醒,一碗白菜豆腐湯令他如飲甘霖;當皇帝后,他嘗遍天下廚師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卻總覺得不是當年那種美妙的滋味。很多人很多時候都生活在幸福中,只是沒有意識到,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人認為有權有錢是幸福的,有人認為成名成家是幸福的。但生活中還是普普通通的人多,普普通通的人也享受著平凡的零碎幸福。
學會享受零碎的幸福,就要盡量減少苦惱,放大幸福。既然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那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放大一二,盡量縮小八九。其實,人生明明充滿幸福快樂,因為不斷地與人比較,反而產生不悅。比來比去,自尊心受損,仿佛一生都在辛苦艱難地拼搏,攤開雙手一看,掌中寫滿的字是——輸!輸!輸!人的一生,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相互比較,而且大多時候是在不自覺的潛意識中進行著。幸福在于比較,但比較的方法很重要。人性的一個普遍弱點是習慣于往上比,而不愿意往下比,總覺得那樣比沒出息,其結果是越比越焦慮,越比越泄氣,越比越覺得沒了幸福感。經常向上比是需要的,它能給人以激勵,給人以力量,但如此一門心思比下去,就是跟自己過不去,就是在自尋煩惱。如果你比較清貧,就不要和大富翁比富有;如果長相有些“對不起觀眾”,也就不要和偶像明星比帥氣了……也許您的孩子比億萬富翁的孩子更有才氣,也許您遠沒有偶像明星緋聞纏身的煩惱,這不就是幸福?比較既然如此的重要,我們就要找準自己的參照系,否則就很難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因為過多記住了別人的不好,就失去了自己快樂的心情;過多在乎昨天的失意,就失去了今天的幸福與樂趣;過多關注社會的不公,也就失去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冀……
人生的幸福和煩惱可以說差不多少,就看你如何感受。就像在沙漠里發現的半瓶水,如果你說“太好了,還有半瓶水”,你感受到的肯定是幸福;如果你說“真糟糕,只剩下半瓶了”,你感受到的就是煩惱。上帝給予每個人同樣多的幸福,就看你能感受到多少。如果你看不到或者看不上,那你收獲的就只能是煩惱。如果你悟性很好,善于發現和細細品味周圍零碎的小幸福,那么你就會被幸福所包圍。所以,你要想享受人生的幸福,就學會從享受零碎的幸福開始吧。
濟南軍區聯勤部)
責任編輯: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