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忠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廣東廣州510500)
2011年3月美國陸軍宣布,將對軍人體能訓練內容與測試標準進行大規模修訂,以更好滿足實戰需要。這是自1980年以來,美陸軍30年來首次對官兵體能測試方法進行大的改革。
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后,美軍總結了作戰中軍人體能存在的問題,試圖改革體能訓練及測試方法,以適應實際戰爭的需要。2010年3月,美國陸軍為適應伊、阿戰爭而更新體能基礎訓練內容,放棄五英里跑和刺殺項目,取而代之的是變向跑步和核心力量訓練。負責此次改革的是美國陸軍體能學校校長波柯斯卡Palkoska,他帶領一個16人的研究團隊對這項改革作了多年的研究。他認為,在戰斗中士兵不會跑5英里,但士兵每天都需要在街巷中奔跑穿越。體能訓練不需要培訓長跑運動員,但軍隊必須訓練戰斗員能夠在狹窄街巷中穿梭自如。為此強調:必須強化核心肌肉力量以滿足穿著厚重軍服及沉重的背包、攜帶武器實施步行巡邏的需要,以及把受傷戰友從燃燒的車輛中拖出來的力量。戰爭實踐要求士兵掌握格斗術,除了自己的武器,還要會用手上能夠得著如木棍、小刀等任何可能的器械作為武器。
現代生活方式造成新兵素質在體能素質上比以往的新兵弱。一是許多新兵沒有接受基本的體育教育,中學或大學生活使得學生的骨骼和肌肉力量不足;二是飲食營養上,過多的蘇打水和快餐食品損害了新兵的健康,影響了身體訓練。三是新一代的官兵文化知識更豐富,體育習慣更疏懶。對于電腦、網游、臉譜等的熟悉程度遠高于棒球、啞鈴、跑步等體育訓練。寧愿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不愿抽時間到訓練場。因此采用一種新的更嚴格更易于被新兵接受的體能訓練與測試顯得非常迫切。
美軍認為,現有的體能測試不能充分地評估軍人的力量、耐力或靈活性,造成指揮員無法了解士兵在戰場上的應變能力。測試項目與作戰績效和戰斗訓練相關程度低,無法預測戰場上或作戰全時空的軍人體能表現。
新標準分為兩部分。陸軍身體準備測試 (the Army Physical Readiness Test,or APRT)和陸軍戰斗準備測試 (the Army Combat Readiness Test,known as the ACRT),訓練內容以2010年8月出版的陸軍身體準備訓練手冊為藍本。
改革的目標就是使體能訓練和測試與戰場上的作戰任務結合更緊密,以便指揮官對部隊體能準備有更好的檢測工具,同時更易于指導部隊訓練。
陸軍身體準備測試內容從原有的三項擴展到五項,增加了俯臥撐的頻率,但取消了仰臥起坐,以短跑代替長距離跑。五項內容分別為:60碼折返跑,1 min伸展仰臥收腿坐起,立定跳遠,1 min俯臥撐,1.5英里跑。
以前的測試只提供了測量士兵上體和腰腹部肌肉耐力,無法確定無氧能力。而這些項目將更精確測量士兵無氧和有氧耐力的同時減少損傷風險。
新標準同時要求士兵進行ACRT測試,這項測試融入了作戰任務并提供了對身體準備訓練計劃以及單兵能力的精確評估。測試時須著陸軍作戰服,佩戴作戰頭盔,攜帶武器,內容包括400 m跑,跨越障礙,高姿匍匐,拖拉傷亡者 (沙袋代替),短距離沖刺,和一些移動中射擊等操練。ACRT強調模擬戰場環境、氛圍,直接提高戰士作戰能力。按照新標準要求,美軍士兵必須能在手持兩個約15 kg彈匣的情況下在平衡木上奔跑;拖著80 kg的沙袋移動,持槍跨越障礙。此外,美軍體能測試項目將增加持槍400 m跑,全副武裝跨越障礙、以及在匍匐前進中瞄準射擊等新內容。
在新版的陸軍體能訓練手冊中,傳統的體能訓練項目被明顯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跳躍,蹲伏和攀爬訓練。還采用柔軟體操訓練來加強核心肌肉的爆發力、耐力及靈敏性。
訓練計劃更嚴密。訓練計劃細化到每天,以確保肌肉訓練得到休息、恢復,然后鞏固加強。新的考核內容看似更簡單,實際是測試時間更短,難度更大,標準也將會更嚴格。
更注重為受訓士兵營造實戰氛圍,如借助旋轉讓官兵體驗遇襲翻車情景,從而掌握實戰技能,尤其是 “利用找到的任何武器進行搏斗”的能力。對新兵采取減輕體重、強化肌力和增強骨密度等措施。改造培訓基地食堂。鼓勵士兵們食用低脂的綠色主菜和牛奶,減少對油炸食品和蘇打水的食用。
美軍認為肥胖問題將會導致戰斗力下降,因此在招募新兵時規定應征者體重必須正常。然而美國處于征募年齡段的公民中,20%的男性與40%的女性體重超標。美軍通過組織 “瘦身訓練營”以及晨間訓練科目增加了伸展、轉體和屈膝抬腿等肌肉訓練項目,這些 “健身活動”使部分新兵成功減肥,而且有助于培養士兵的體能和靈活性。即便如此,美國現役軍人的平均體重比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軍人的平均體重超出16.8 kg。
新的體能測試標準適用于美陸軍現役官兵、預備役成員、國民警衛隊人員甚至是年逾60的老兵。根據官兵性別與年齡的不同,合格標準也不會 “一刀切”。標準對全軍有指導作用,但不具有強制性,其他軍兵種可自由選擇是否遵從該指導。
軍隊中習慣于舊訓練模式而不愿改革更新的官兵大有人在。而且新標準對場地設施要求較高,不易于組織,這些都是制約新標準改革的因素。
[1]http://www.military.com/news/article/army-drops-bayonets-in-training-revamp.html
[2]http://www.ncosupport.com/military-news/new-army-APFT-pt-test.html
[3]http://www.ftleavenworthlamp.com/news/around-the-force/x1174966221/Army-to-pilot-two-new-physical-fitnesstests
[4]高軼軍.美陸軍官兵體能測試標準進行30年來首次大變革[EB/OL],2011年 03月 03日人民網 http://world.people.com.cn/GB/1405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