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歡 董文菊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南充 637000)
護生臨床實習被拒絕心理狀態分析
何 歡 董文菊▲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分析護生臨床實習被拒絕的心理狀態及對策。方法以問卷形式對在筆者所在醫院神經內科實習期內護理操作被拒的護生進行心理狀態分析,對負向心理狀態進行分析。結果護生在臨床實習被拒絕時存在正面和負面的心理狀態情況。結論對護生在臨床實習時被拒絕負面心理狀態進行干預,能有效提高護生成長速度。
護生;臨床實習;心理狀態
臨床實習是培養護理人員良好職業素質和規范專業行為的關鍵時期,是護生理論運用于實踐,由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過程,是學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續[1]。筆者所在醫院神經內科承擔了部分臨床帶教任務,現將神經內科護生臨床實習被拒絕的心理狀態總結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0年7月~11月在筆者所在醫院神經內科實習期間實施靜脈穿刺被患者拒絕過的護生。
1.2 方法
在每輪實習結束時以抽樣問卷形式調查,得出結論為六個具體的心理反應狀態:(1)誠懇地向患者解釋自己已經過多次練習,會認真操作;(2)對自己有信心,以自身形象感化患者;(3)感到別人不認可自己,非常傷心,對自己無信心;(4)感到害怕,請求帶習教師幫助,不敢單獨操作;(5)強迫別人接受自己操作,速戰速決;(6)不勉強患者,讓帶習教師去做,自己做不做無所謂。同時讓護生具體說明如何應對。由研究者親自抽問30人,配合回答30人。
護生臨床實習時被拒絕的心理反應有:誠懇地向患者解釋自己已經過多次練習,會認真操作的8人,占26.6%;對自己有信心,以自身形象感化患者的15人,占50%;感到別人不認可自己,非常傷心,對自己無信心的1人,占3.3%;感到害怕,請求帶習教師幫助,不敢單獨操作的2人,占6.6%;強迫別人接受自己操作,速戰速決的2人,占6.6%;不勉強患者,讓帶習教師去做,自己做不做無所謂的2人,占6.6%。
2.1 在患者拒絕時持積極態度的護生
此類護生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在操作前會做好充足的解釋工作,甚至有可能爭取到再次動手操作的機會,她們往往是那些平時操作較好的護生,有過硬的技術且心理素質好。
2.2 在患者拒絕時持消極態度的護生
這類護生有些是因為被患者拒絕而感到不被認可,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有些是因為操作不熟練,操作失敗受到批評后感到恐懼,在下次操作時內心抗拒單獨操作;有些護生一時心切,會強迫患者接受,往往會引發護患糾紛,應引起重視;有些是因為不愿意多操作,認為做不做無所謂。
3.1 培養護生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
新到科室的護生在學校中注重醫學理論而忽略了人際溝通,護生口頭表達的機會少,不熟悉科室的情況與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應在操作前與患者建立良好信任的護患關系,同時予護生做好心理和技術的指導,讓雙方處于輕松和諧的環境[2]。
3.2 培養護生的自信心
每一位護生都要面對她操作的第一位患者,如果能夠順利得到這位患者的同意,甚至鼓勵,必將會給護生極大的鼓舞和信心。因此,帶教教師要會“挑選患者”,也就是說帶教教師應該找一位修養好、理解工作、條件佳的患者作為護生第一次操作的對象,以增強護生自信心,成功的完成操作[3]。
3.3 注重對護生操作能力的培養
首先在護生操作前幫助制定實施計劃,在獨立操作前,必須反復多次的跟隨帶教老師熟悉了解操作過程的每個步驟,增加見習機會,在操作前有必要熟練的在模型上進行操作。選擇相對容易的患者,盡量多給單獨操作的機會,以提高護生對自己操作成功的信心。再次,帶習教師還可以讓操作好的護生幫助操作相對薄弱的護生練習,讓她們共同進步[4]。
3.4 教育護生學會換位思考和分析問題
帶教教師應告訴護生在受到拒絕時要鎮靜,要站在患者的立場上去分析思考問題,向患者耐心解釋,以誠懇的態度去贏得患者的認同,決不可因被拒絕后出現不自信、自暴自棄。應當及時向患者道歉,積極與患者溝通,爭取患者的配合,帶教老師應在護生獨立操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增加護生和患者的安全感,預防差錯發生。
3.5 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
實習之初,帶教老師應當盡快幫助她們熟悉新的工作環境,帶教中注意方法,努力創造出良好的教育環境。糾正護生認為做不做操作無所謂的思想,提高積極性,充分發揮護生的主觀能動性,以身作則,將職業道德教育貫穿于整個實習過程中,讓她們提高思想品德素質,做患者的知心朋友。
3.6 加強操作過程中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
在熟悉、熟練的標準操作下與患者進行適當交流,增進護患關系,減輕雙方壓力和恐懼感,帶習教師在操作的時候應主動關心和詢問患者的情況,讓患者感受到護士不只是打針輸液的,讓護生學習到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同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
綜上所述,在臨床實習之初,應該幫助護生樹立好信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在臨床帶教中要時刻注意對護生操作能力的培養;要教育護生站在患者的立場上去分析和思考問題;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在操作過程中,舉手投足間都能留給患者不同的印象,需要擁有端莊的儀表,文明的語言,舉止文雅,留給患者良好的印象,使他們相信并樂意接受對他們的護理,最終達到讓她們快速成為一名合格護理人員的目的,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5-6]。
[1]何劍. 建立臨床教學新模式的必要性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2008,3(34):253-254.
[2]葉串連,李鳳. 臨床實習中培養護生的人際溝通能力[J]. 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7(3):90-91.
[3]張洪鑫,朱玉霞,楊僧娥,等. 淺談在校護生第一次真人靜脈穿刺前的心理影響因素[J].中國中醫藥咨詢,2010,8(16):249.
[4]李真真,劉玲玲. 影響在校護生真人靜脈穿刺成功的因素及對策[J].亞太傳統醫藥,2008,4(1):95-96.
[5]何劍. 新形勢下醫學院校實施素質教育探析[J]. 醫藥衛生,2007,45(1):120-122.
[6]李隆珍,何劍,李德芳,等. 基于社會需求“0距離”的護理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7):24-26.
R47
B
2095-0616(2011)11-137-01
▲通訊作者
201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