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耀富
國資委前不久對近6年來央企發生的135起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進行了歸類分析,發現22%的事故有承包商、分包商管理問題的因素。承包商事故已成為各類企業安全管理上的突出問題。在石油石化企業生產裝置檢修和改造中,多工種同時作業甚至交叉作業,承包商安全管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企業安全生產出了問題,包括承包商安全管理上的問題,人們可能習慣由企業內部處理,一般不作法律處理。有了法律就不一樣了,凡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就要按法律法規的相關條款來處理。《安全生產法》中就規定:生產經營單位違法發包項目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在承包商安全管理乃至整個安全工作中,我們都要認真學法用法,用法律來管理安全生產,用法律來規范企業、規范領導者、規范包括承包商在內的所有人員的安全生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