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吳 清
價格倒掛,煉廠開工積極性受挫,中間商囤貨情緒大增,雖然目前供應總體還算穩定,但緊張情緒蔓延,油荒未至心已慌。
加油站門口開始排起長龍,各地批零倒掛之聲此起彼伏、石油巨頭斷供民營加油站的報道不斷見諸報端……去年底熟悉的一幕幕正在上演,難道油荒又要重現,坊間各種油荒的傳言又起。
受近期國際油價震蕩走高影響,距最近一次國家發改委調整油價過去沒多久,批零倒掛已經不期而至。
息旺能源監測的數據顯示,5月4日,以9 3號汽油為例,國內批發均價為9 6 0 0元/噸,但零售價為9 3 0 0元/噸,出現3 0 0元/噸的“批零倒掛”,而價差4月中旬起就開始擴大。
去年底的柴油荒至今讓人印象深刻,而近期緊張的局面讓人不自覺聯想到去年底的油荒前兆。近期油市的緊張首先可以追溯到國際近期撒開了漲的油價。
在大宗商品服務機構易貿集團副總裁鐘健看來,2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令國內煉廠和經銷商看多未來國內油價的預期強烈。目前國內成品油市場看漲氛圍濃厚,部分地區惜售控銷,出現“批零倒掛”現象。“在價格上漲預期嚴重時,經營者囤油待漲意愿就會很強,市場供應難免會出現緊張局面。”鐘健說。
按照《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2 2個工作日內國際油價波動4%,國內原油價格即進行調整。但目前國際油價還在連創新高,而大打折扣的國內調價顯然讓經銷商們不滿意。他們大都認為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仍沒到位,不愿意大規模拋售成品油。
鑒于國際油價不斷上漲和國內油價上調的預期,中間商囤貨發財的情緒大增,能囤就囤,能多囤就多囤。據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釗介紹,已經不少貿易商囤了上萬噸的油。“按上次調價每噸漲4 0 0~5 0 0元的幅度,囤上萬噸的油,一倒手獲利就在4 0 0萬元以上”。
不僅中間商紛紛緊張備貨忙,就連作為油品供應主力的三大石油公司也在提前應對。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煉廠為應對潛在“油荒”,特別加大了柴油出油率,各銷售公司外采也得到總部的油品外采獎勵。
“今年1月油價開始上漲,我們就開始有所準備了。現在上級公司的意見是我們銷售公司要想辦法降低自己的費用支出,并開始控制銷售,以備不時之需。”中石油一地方銷售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據大宗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介紹,兩大集團此前已根據各地不同情況,調整銷售策略,如華北、華南、西南、華中均有停批現象,主保自營加油站及重點客戶。柴油情況則更為緊張,各地價格一直處于“批零同價”的狀態,山西、河南、湖北等地更出現批零倒掛,且全國各地均限量銷售,華北、華東地區已對分銷商及社會加油站停批。
據國內機構綜合測算,4月原油成本比2月初上漲了8 0 0元/噸,經過4月初的調價后,煉廠消化了3 5 0元/噸成本,但還有5 0 0元/噸左右的原料上漲壓力需要消化。調價后,煉廠在扣除經營成本后,還是無利可圖,現在頂著虧損加大煉力的兩大石油集團顯然是進入了保供狀態。但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煉廠對成品油的生產積極性肯定會有所回落,兩大公司煉廠或因此繼續控銷,市場可能會一直沉浸在資源偏緊的氣氛中。
對油價成本反應更加敏銳的地煉開工率已經是屢創新低,部分山東地方民營煉油廠早早自行減產或停產。山東海化、神馳煉廠、富海石化、石大科技、長城煉廠、中海石油東營石化等都處于全廠檢修狀態,部分檢修結束的企業開工負荷也處在較低水平上運行。
據息旺能源監測,4月1 4日,山東地煉最新開工率大幅下滑至3 8.2%,比上期大幅下滑5.9%。一些地煉面臨虧損風險被迫關停裝置,如果油價繼續上漲,開工率或將持續下降。
針對目前煉廠開工率兩極分化的現象,復旦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力波表示,目前國家對成品油銷售價格控制力度加大,國內煉廠可能難以向下轉移原油上漲的成本。對于產業鏈條完善的中石油、中石化而言,可以通過調節上中下游的利潤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煉油廠的經營壓力。但是對于缺乏上游原油資源的民營煉廠而言,則只能單邊承受原料價格上漲帶來的陣痛。在“批零倒掛”未得到緩解的情況下,地方煉廠只能選擇“檢修”的方式減產。
2 0 1 1年“油荒”概念似乎比2 0 1 0年來的還更早些。作為傳統淡季的第一季度末,各種供應緊張的傳聞開始風起,油荒真得又要重演嗎?
在煉廠開工積極性大挫、囤油惜售的大背景下,不少民營加油站已告“斷炊”,高油價下民營加油站生存艱難,民營加油站不僅慌而且實際上有些“荒”了。
而現在汽柴油批發價不斷上漲,不少已經接近甚至超過最高零售限價,湖北、河南等市場已經出現“批零倒掛”,分別高出1 0 0~2 0 0元/噸不等,所以分析人士認為即使不斷炊,民營加油站也不會拿貨了。“以山東為例,最高零售限價是8 4 9 5元,而現在煉廠批發價已經達到8 6 0 0多元。也就意味著加油站賣油是虧錢的,所以民營加油站更多選擇停止供貨。”王釗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中石化、中石油已開始加大開工率、放量保市,各地整體供應仍然穩定。但民營加油站占據全國半壁江山,一有風吹草動,媒體競相報道,更是加重緊張情緒的蔓延,油荒似乎就在眼前。
“目前市場還尚未達到‘荒’的地步,‘慌’的心態卻已顯現。”金銀島分析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