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馬正祥
開展校本培訓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河北 馬正祥
以“雙師型”教師培訓為重點,以學校為基地,以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為平臺,以全體教師為學員,自主制定培訓內容,培訓計劃,立足于學校發展、教師能力提升。加強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
校本培訓;能力提升;結構合理;隊伍建設
職業技術教育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以服務企業(行業)、社會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這就要求學校在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課時安排貼近產業(行業)生產(工作)崗位實際。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三段式”教學模式和我校設想的“1—3—2”教學模式的提出,對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較強的生產實踐經驗。
學校是從普通中學改為職業中學,由于客觀原因,學校從1999年至今沒有調入一名專業課教師,現有的教師隊伍結構很難適應學校開設專業的的教育教學工作,當時文化課與專業課教師的比例為7.5:1,專業課教師嚴重不足,文化課教師大量過剩,專業課教師超負荷工作,文化課教師工作量不足。在造成利益分配差距拉大的同時,由于專業課教師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必然影響其身心健康,也會造成課時少的人惰性增長,而且學校每年用于外聘專業課教師的支出也在增大,一些外聘教師在我校工作多年,積累了經驗,增長了能力,由于解決不了編制,離開學校,給學校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為克服這些困難,學校于2000年探索校本培訓工作,即以學校為基地,以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為平臺,以全體教師為學員,自主制定培訓內容、培訓計劃,立足于學校發展、專業課設置、教師能力提升,開展專業課教師和文化課教師培訓工作。
內容包括:⑴專業課教師培訓。做到即能進行專業理論知識教學,又能進行專業實習(實訓)指導。⑵文化課教師培訓。掌握一門專業課知識。能做到即能上文化課,又能從事簡單的專業課教學和實習(實訓)指導。
校本培訓分為四個環節:
根據學?,F有教師的專業、學歷層次、年齡結構、業務水平、興趣愛好制定各專業課教師比例。實行學校推薦和個人報名相結合。在計劃中明確參訓教師的科目、指導教師、階段目標。做到分層遞進、定期研討、適時微調。
根據現有專業課、文化課教師人數,設定培訓課題,制定培訓內容、進度,安排輔導教師。在培訓中補充反映產業(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提高培訓的針對性。為增強培訓效果,做到產、學、研有機結合,學校先后承接了原化工部工業爐電控柜、邯鄲電器總廠防爆電機產品設計和開發,直接參與生產實踐,協助企業解決一些生產問題,使教師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實踐中豐富知識,增長才干。既提升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又能擔當輔導其他教師的任務。
實施5項措施。進行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師培訓。
1.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聘請企業廠長、經理為學校名義校長,2003年初,學校成立了由企業、行業等社會有關人士參加的咨詢委員會。聘請省內外專家、總工、高級技師到校輔導,參與教師培訓工作。
2.實行工學結合。擴大教師的實踐范圍,組織教師到原北京旅行車總廠、邢臺鋼鐵公司、石家莊石墨電極廠、中煤一公司等單位參與設備的安裝調試。選派教師到邯鄲紡織機械廠、邯鄲電器總廠、邯鄲大正包裝機械廠、邯鄲碧海舟石油化工機械廠等國內企業和天津佑振機電有限公司、天津京盛機電有限公司、天津韓杞機電有限公司等韓資企業,直接參與生產過程和社會實踐。
3.組織教師參加實訓車間、實訓室的設計建設,參與設備的選型和購置。負責實訓車間、實訓室管理工作。
4.為稅務局舉辦稅務軟件培訓班,為炮兵旅舉辦軍地兩用人才培訓班。
5.組織教師參加參加CAD/CAM、CAXA、數控加工仿真與遠程教學系統vnuc培訓、參加國家、省、市各類技能比賽。
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強化了教師自身的理論知識,積累了豐富的實際經驗,增強了專業技能。使教師的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
為保證保證培訓質量。學校一直堅持寧缺毋濫、嚴格考核、精益求精。(1)每年派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2)派教師到高校、科研單位、先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參加省、國家級師資培訓,出國進修;(3)從社會上招聘具有生產、管理經驗,動手操作能力強的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參與到學生的實習、實訓課程當中:(4)每年組織教師開展技能比賽,全部專業課教師參加國家技能等級鑒定考試;(5)組織教師參加全國新技術、新產品展銷會及時了解產業(行業)動態,掌握新信息、新技術、新工藝。(6)要求全體文化課教師掌握一門以上專業課,采取師父帶徒弟的形式為教師提供發展平臺,并制定每月、每學期、每學年的轉崗學習進度和學習質量考核獎勵制度。
截止目前,學校專業課教師“雙師型”達100%,70%以上文化課教師能擔任一門以上專業課教學和實習(實訓)指導工作,70%以上專業課教師獲技師資格證書。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提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能有好的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加大職業院校教師培訓力度,依托相關高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級技能人才但任專兼職教師。”
目前,國家實施的職類學校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的培訓工程,為學校開展教師培訓、進修創建了條件。學校要抓住機遇,適時調整,合理安排,完善培訓計劃,提升培訓層次。校本培訓是把培訓、教育教學和科研活動有機結合的有效形式,在培訓過程中應加強分析、評價、反思交流等教研活動,及時總結,扎實推進。
(編輯 呂智飛)
(作者單位:河北省邯鄲市第六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