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于淼
淺談高校游泳課程整體構架
黑龍江 于淼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歷史證明: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要依靠教育全面提高民族素質,依靠教育為國家民族振興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高校游泳課程是新世紀、新時期高校體育教育課程中影響學生的發展較為直接的基礎課程。在歐美發達國家因為地域和硬件場館條件的優越性,高校游泳課程設置已經進入全面、穩定發展的時期。高校游泳課程的設置不僅對于培養綜合性人才具有科學的理論性,同時也使我國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完成高等教育后,更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性。正如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實施意見中所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要優化課程結構,改革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加強教材建設,注重素質和能力培養,增強學生對社會需要的適應性。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不僅是新世紀我國教育思想的深刻變革,同時也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題。本文對高校游泳課程的整體構架進行了探析,旨在為高校游泳課程建設提供可借鑒的新的游泳課程體系框架模式,試圖為新世紀高校游泳教學新局面提供參考依據。
高校游泳課程開設的目標是對在校學生進行預期游泳課的系統講授,是通過游泳教學及組織,有計劃地教授游泳基本技能,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具有游泳自救并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教育部頒布的《全國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曾明確指出:“體育課程設置的目標,是通過合理的體育教學過程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使學生增強體育意識,提高體育能力,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成為體魄強健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21世紀是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知識密集的知識經濟時代。教育將從過去單純培養“知識型”人才變為培養“創造型”、“綜合型”的人才,著眼于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以適應未來社會人才培養的需求。為此,現代高校游泳課程目標可分為宏觀目標、中觀目標與微觀目標。從游泳課程設置及游泳課教學系統論角度看,游泳課程是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系統學習過程,其主要內容包括游泳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模式。
高校學生不但要在高等教育學習期間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也要通過部分體育課程的實踐及思維活動來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游泳課程是通過反復的身體練習使學生掌握游泳技術技能,通過整個教學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課程。高校游泳課程在內容上以游泳運動技術為教學目標,在游泳課的教學形式上以講解、示范、模仿及水上反復實踐練習為主,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模式靈活多樣。在高校游泳課的教學中,學生智力與體力緊密結合,學生既要通過大腦思維活動來分析理解游泳技術的動作概念、要領,掌握游泳技能的科學理論知識,還要通過在游泳場館內反復的水上課程的練習,掌握游泳的基本實踐技能。
現代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已經走過初級階段,正在向多元化、多樣化、專業性高、學生綜合能力強的方向轉變。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游泳項目都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課程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都已經把游泳課程列入到體育必修課中,這不僅說明了新時期教育的發展,同時也說明了高校教育構架發生了變化。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高校學生必須具備和國際接軌的教育基本素質。高校游泳課程整體構架趨向教材化、簡單化、趣味化、專業化發展,現代高校游泳課程更貼近學生能力的提高,滿足了更多學生的多種需求,使學生能人人享受游泳課程的樂趣,提高學生未來的綜合競爭能力。在理論課教學上,課程教材已經融知識性、科學性、可讀性于一體,特別重視現代游泳文化、游泳保健、游泳生理衛生等知識的傳授。在教學手段上,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提高了游泳課的教學質量。
高校游泳課程構架必然要走向更廣泛化的發展方向,從個別院校的開展到普遍院校游泳課程的設置,高校游泳課程的教學始終保持著多形式、多課時、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并存的局面。無論采用哪種體育教學模式,都必須遵循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體育知識和技術的原則;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健康的原則;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興趣愛好,從事終身體育鍛煉能力的原則;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其具有競爭意識、創新精神及適應社會發展能力的原則。只有這樣,高校整體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目前,我國高校游泳課程的設置及教學已經積累了很多豐富的經驗,但在整體構架上還是發達省份、沿海省份、國家教育部直屬院校開展游泳課程普修課及選修課的時間較長,課程設置安排較合理,很多欠發達的地區還尚未把游泳課程列入到高校體育課程的必修課中。同時,根據筆者了解到的清華大學游泳課程的設置情況及在北京對多所院校游泳課程的教學觀摩后,筆者發現,現階段我國高校游泳課框架已經初步形成。游泳課已經有了專業的教材,專業的教師,在課程教授過程中也能做到分層次教學,游泳考核也有相應的分級評價、分級確定學分的各項標準。我國很多高等院校在游泳課程的設置上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原則。此外,根據我國高校游泳課教師調研發現,我國游泳課教師大多為專業運動員,并具有系統理論學習經歷,屬于高水平的游泳專業技能人才,這無疑對我國高校游泳課程的發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單位:哈爾濱體育學院體育系)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