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田淑波
適應高職教育提高教學水平
——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有感
黑龍江 田淑波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闡述了對教育的重視,同時對高職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所有的高職教師都需要轉變教育思想,深入了解職業教育的內涵及作用,適應高職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本文從適應市場需求,加強專業建設;深化教學改革,調整課程結構;分析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方法;提高實踐水平,增強專業能力;及時更新知識,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等方面介紹了筆者的一些看法。
高等職業教育;教師;教學水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我深刻地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強國必先強教。尤其是我們高職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這對我們高職教師也就有了新的要求。所有的高職教師都需要深入了解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及作用,適應高職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發揮職業教育的作用,才能提高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水平,并增強學校的競爭能力,在未來的教育競爭中保持一席之地。
隨著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我們高職教育的教師必須清醒認識到,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高職學生目前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因此我們必須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我們高職教師自身要適應高職教育,提高教學水平。
所有的高職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廣大教師都應從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出發,重點研究如何改革現行的專業、課程、教材及教學方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教育體系。高職的教學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參照基準,經過不斷調整學校的專業設置以及專業的培養目標,使人才培養方向與社會需求相一致。
當前,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出現了職業技術教育拓寬專業寬度的趨勢。新的職業不斷出現,舊的職業不斷消失,職業崗位的內涵也在不斷變化,在較為狹窄的職業領域中進行熟練訓練的職業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更限制了學生選擇職業的要求。所以各專業教師應請教企業內專業人員,合理開發和設置專業,緩解學校辦學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
加強專業建設的重點在于課程建設。隨著社會生存與發展競爭的加劇,高等職業教育在對學生培養過程中,要求學生既必須具有廣博豐厚的基礎,又應是某門學科的“專才”,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社會需求調整課程結構,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強調學科間的相互交叉與滲透,同時在專業能力基礎上復合各種知識。比如要強化信息時代需要的基礎學科——外語和計算機;強調普通文化基礎課的地位;重視專業需要的專業基礎課教學。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必須突出技能和技術,突出職業教育的“實用”、“實訓”、“應用”等特點。這就決定了高職教育所開設的課程尤其是專業課程要對學生上崗具有實用性,因此,必須針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具體崗位需求狀況,加強實踐教學,培養急需的應用性人才。教師應該深入相關企業進行調研,在課程改革中以有用、夠用、必需為度,嘗試建立新的課程標準,實現企業對人才的不同需求。
由于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參差不齊,他們喜愛應用性的課程、對理論課程的學習比較被動。為此高職教育要降低理論要求,學生應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教師要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調動自己知識的積累,結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要加大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比例,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改變傳統教學的局限與不足。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了解學生,端正學生的心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必需”、“夠用”為原則,有重點地選擇內容,并注重了教法的改進,采取了理論聯系實際案例的方法,并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從具體的例子出發,將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概念溶于接近生活實際中,啟發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讓學生收集一些與專業息息相關、學生又感興趣的企業信息,在課堂上有選擇地講述,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又可以額外學習到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
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要求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應該了解和掌握學生將來所從事職業和所在崗位的專門知識和專門技能、技巧,并懂得職業崗位要求的專門技能、技巧和其他實踐活動。使自己既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因此“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實踐的學習探討,積極到企業鍛煉并與企業合作開發科研項目,注重自身實踐能力的訓練。我院教師多次在企業進行實踐鍛煉,以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提高自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更好地適應高等職業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對職業教育教師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為職業教育的實施要通過各學科來實現,大量新課程的出現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巨大挑戰,所教學科的知識結構也要及時更新。教師不僅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對于與教育、教學相關的社會科學知識也要有所涉獵。因此,要注意多閱讀教育書刊、報紙,收集有關教學改革信息,吸收他人的教學研究成果,開闊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設想,進行高職教育的教學改革。相當一部分教師只是應付過于繁重的教學任務,無力承擔教師知識更新的任務,缺乏對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法的研究,這就要求教師平時就要注意通過互聯網、進修和培訓、參加研討會等各種渠道不斷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教師更新知識最好的辦法是到高等院校脫產學習。我校為了提高本校教師的知識層次和業務水平,積極創造條件送教師到國外或各類大學進行脫產教育,提高了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總之,高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無論是對社會需求的分析、課程的設計、教學的實施,還是教學方法的改革等,都離不開教師。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職教育的需要,轉變思想理念、確立高等職業教育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使自己成為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以適應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對高職教師的要求。
【1】石偉平.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