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繆金萍
護理技能大賽對衛生職業教育的啟示
江蘇 繆金萍
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目的是引導職業院校加強校企合怍,深化工學結合、強化技能訓練,創新培養模式,給職業教育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對衛生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衛生職業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職業的素質的全面提高。
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衛生職業教育;啟示
教育部周濟部長在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講話中指出,要定期舉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局面。這是對我國職業教育的一次重大設計和創新,也是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推進器。為此,江蘇省衛生廳于2009年開始在衛生職業學校中舉辦了第一屆護理技能大賽,至今已舉辦了三屆。在護理技能大賽中提高了老師和學生的專業技能,錘煉了心理素質。筆者通過親身參加大賽以及帶教參賽學生的經歷,領悟在以往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尚有許多值得注意和改進的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加以完善。
大賽在理論考核時不劃定范圍,只是提示與大賽項目相關的知識。這就要求參賽選手除了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外還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在比賽之前,選手需要復習大量的理論知識,并能將所學內容融會貫通。大賽理論考核之后,參賽選手普遍認為考核內容雖容易,但答不好,答不全,考核結果心里沒底。如大賽中有一道題,是一個外科疾病案例,生化報告提示有低鉀血癥,醫生開醫囑補鉀,問在補液過程中需注意哪些問題。題目實質是要求掌握“補鉀的注意事項”,但許多參賽選手認為是外科護理學內容,導致答題不全甚至答不出。表明護生在學習時不能將所學的各科知識聯系,而是孤立地學習,沒有注意到各課程之間知識的相關性。如考核靜脈輸液的注意事項,屬護理學基礎內容,但實際工作中靜脈輸液不僅是輸生理鹽水與葡萄糖水,在靜脈輸液時還要加入一些其他藥物,如升壓藥、強心藥、氯化鉀等,這就涉及到內科護理、外科護理等其他課程內容,考前孤立的復習,不能將知識點融會貫通,難以取得好成績。
護生在大賽之前都已經歷過多次預考,對大賽考核項目的每個步驟都已經爛熟于心,但在進入大賽區域后,許多參賽選手面對現場氣氛,常常表現為不知所措,操作時手忙腳亂,影響了比賽結果。
雖然平常經常說“細節決定成敗”,但是在大賽中如果不能縱貫全局,不注意輕重緩急,而一味注重細節,如在操作時拘泥于膠布怎樣貼,問題怎樣答,常會分散注意力,削弱大賽中最重要的操作過程。
大賽過程不僅要考察選手的操作能力,還要檢驗選手的整體素質。面對一個有情感的病人,醫護人員要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給他們以關懷,理解他們的感受,給予適當的照護和相應的健康教育。大賽中,許多選手為了人文關懷而人文關懷,面對不同的病人說的話語千篇一律,似乎人文關懷內容適用于每個病人,沒有真正理解人文關懷對病人所發揮的作用。
參賽選手在長時間的練習中逐漸形成了定向思維,如在練習過程中使用的床號、姓名,輸液時使用的液體、練習時操作的方向等形成了習慣。一旦比賽場景與練習時有所不同就不能很快適應,易出差錯。如有一選手在靜脈輸液時犯了個低級錯誤,大賽用的是0.9%氯化鈉,標簽正過來和倒過去都有濃度和名稱的顯示,與平時練習用的標簽不相同,該選手在核對時出現了6.0%的氯化鈉250ML的結果。
這些問題的存在與學校課堂教學拘泥于傳統、人文關懷意識培育缺乏、應變和創新能力培養薄弱有關,據此,對衛生職業教育有著重要的啟示。
職業院校舉辦技能大賽,就是引導學校要加強校企合怍,深化工學結合、強化技能訓練,創新培養模式,技能大賽清晰地傳達出這一改革理念。因此,職業學校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目標,要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把教育由培養“知識人”變為培養“職業人”的職業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即在教學中要突出職業特點,除培養學生必須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更應重視職業索質的培養。
教師應該通過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中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指導學生學會探究,幫助學生正確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和探究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終生不斷追求學習的意識;在教學中積極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應用討論法、實踐鍛煉法、案例教學法等方法促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技能大賽給予職業學校學生展示知識與技能的舞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技能大賽也促使職業學校的教師要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對技能大賽題目的解析,不難發現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次教學和每一次訓練。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內容,應用不同的方法去吸引、調動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努力達到“新、引、精”三者的統一?!靶隆笔侵附虒W設計要有新意,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氣氛活潑生動、有吸引力:“引”是指在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問題,讓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將各課程之間的知識點有機聯系、融會貫通,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精”是教學內容要精煉,授學生以漁,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改革傳統的技能考核形式,在考核中加入模擬病例,即在確定考核項目后,由學生抽病例簽,確定為某一個具體病人進行輸液、注射、導尿等操作。如導尿術,可以是為尿失禁、尿潴留、術前留置導尿管病人的導尿;鋪床可以是為帶有胸腔引流管、帶有留置導尿管、骨牽引病人的鋪床;病人的身份有干部、工人、農民、學生等;年齡大小不一;針對不同“病人”,稱呼、解釋、囑咐甚至操作手法都不盡相同,由于每個學生遇到的“病人”附帶條件不同,這種迥然各異的情境促使護生在面對具體病人時要進行思考,如何為病人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總之,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已成為我國新時期的一項教育制度,給職業教育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大賽促進了職業院校對職業教育的研究,激勵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職業的素質的全面提高,成為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
[1]劉增輝.技能大賽的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綜合版),2008,(7):12.
(作者單位: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