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賢
(山西省新絳縣青少年活動中心)
新絳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基地體驗教育”活動的實踐和探索
◆王玉賢
(山西省新絳縣青少年活動中心)
開展“基地體驗教育”活動是時代的需求。要行政支持,有序啟動;宣傳引導,贏得認同;科學安排,分層推進;強化考核,推動活動?;顒訋Ыo我們一些體會和啟示。
校內 校外 銜接 活動
為了給廣大中小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領域和多樣的學習方式,豐富校外教育的活動形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根據2006中辦4號文件,“要把校外活動列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和2006晉教8號文件“積極促進校外活動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的通知,從2009年起,新絳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的活動方式,利用中心校外教育資源,開展了“基地體驗教育”活動。
什么是“基地體驗教育”?“基地體驗”活動是“體驗教育”的一種呈現形式,是基于學習者自身活動,逐步獲得感性認識的教育過程和學習過程。它是在學習者自主參加、體驗、感知、互動中,使科學態度、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得以培養的過程。
1.行政支持,宣傳引導
在活動起步之初,為了解決廣大師生家長的思想認識問題,保障活動按照我們預設的目標進行,縣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組織校長、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到活動中心參觀,了解活動的設備設施、活動場地、活動計劃、活動內容。
二是建立健全機制??h教育局下發了《關于在全縣中小學開展基地體驗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活動中心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項目內容、課時安排、評價方式、成績考核及效用,要求各校將此項活動納入學校教學計劃之中。
三是考核督導。把各校參加此項活動的情況,作為中小學校量化評估的一項指標,每年進行專項的督導評估。明確規定:參加活動的課時達不到80%,學生參與量達不到90%的學校,該項考核成績為零。
四是中心建章立制?;顒又行臑榱吮U匣顒拥捻樌_展,建立健全一系列“基地體驗活動”的規章制度,使活動能夠有序有效的開展。
2.科學安排,分層推進
(1)精心設計活動項目。一是學科學習項目。我們設計了與學校教學密切相關的活動項目。如針對初中生的弱科,我們與縣教研室的老師合作,請他們到圖書室里預先篩選出有關化學、物理、數學等方面的圖書,由我們推薦給學生。二是啟智益思項目。如素質拓展訓練項目——7人跳繩、不倒森林、呼啦圈連環套、平臂下蹲起、接力運球、高空彈球等。三是前沿科技項目。有數控小機床操作、智能機器人組裝、天文觀測、航模、海模、駕模等。四是課外閱讀項目。15000余冊圖書,按類分裝上架,向學生全方位開放。為使孩子們在很短的時間里讀的更多,中心創新讀書模式,制定出了:“讀、悟、說”三步讀書法?!白x”就是在圖書管理員的指導下,讀自己喜歡的書,在閱讀過程中記筆記?!拔颉奔锤形?,讀完一本書后,感受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道理,以后應該怎么去行動。“說”即交流,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悟、體會、不像以往那樣寫出來,而是用口語直接表達出來。通過閱讀拓寬了學生們課堂學習領域,開闊了視野,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了寫作水平。五是地方文化特色項目。如面(泥)塑、花饃、剪紙、木板年畫等。我們聘請縣上的民間藝人,作為中心的特聘教師,定期到中心為學生輔導,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優秀的地方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學習掌握一項技能技藝。
(2)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每周二、三、四下午,我們安排接納一所學校,以年級為單位,每次150~200人,分為6組,每次兩個課時(90分鐘)。
(3)靈活分組,針對性強。由于“基地體驗教育”活動的項目多,學生不可能項項參與,必須根據不同情況合理分組,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我們的嘗試是:①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分組。每次活動開始之初,我們先把所有活動項目介紹給學生,包括項目內容,活動目的,所用器材等。然后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②根據學生的特長分組,即引導學生不單憑愛好來選擇活動項目,而是由他們的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特長,選擇適合他們的項目;③根據學生校內學習情況分組,主要目的是通過參加某項活動來為他們的某一弱科的學習提供幫助。如空間感差的學生,我們讓其參與機器人拼裝等項目;動手能力差的學生,我們讓他們參與手工制作、數控小機床操作等項目。這三種分組方法不是呆板教條的,而是靈活多變的,使之既能強化學生特長,又能挖掘學生潛能,既能彌補學生性格中的弱點,又能張揚學生固有的個性。
(4)認真備課,細心輔導。為提高活動效益,我們規定每周一為集體備課時間,由教育活動部組織實施。
(5)選配教師,專兼結合。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我們每個班除了配備專業技能教師外,還為每班配備了一名班主任老師,負責本班的管理工作,作為活動課的輔導教師。
(6)動手動腦,注重實踐。“基地體驗教育”活動所有的教學內容均以實際操作,參與探索為主。注重體驗、互動、參與、感悟。
3.強化考核,推動活動
(1)建立活動反饋卡、心得留言卡、學生活動記錄卡等。每次上完課后,由班主任老師和輔導教師負責讓學生在卡上及時留下自己的感受,交由教育活動部統一保存,對心得體會,班主任老師在下課時及時予以表揚,對在教學中有改進建議的反饋卡,中心會及時采納,改進方法。
(2)對每個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激勵。評價是教育活動的重要一環。評價的過程與結果,對少年兒童的后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每節課結束后,我們都留出時間,讓老師對學生、學生對自己、學生對老師作出評價。
基地體驗的開展,實現了學生、學校、中心的“三贏”。
1.就學生成長而言,“基地體驗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培養了技能;愉悅了身心、增強了責任心、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提升了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健全了人格,得到了全面發展。讓他們感受到了學校教育以外的另一種教育的魅力。
2.就學校教育教學的促進而言,“基地體驗教育”活動的開展,彌補了學校教育資源的不足,解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開設的困難,減緩了某些學科的教學難度,提高了教學質量,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完成。
3.就活動中心本身而言,“基地體驗教育”活動的開展,提升了活動中心的地位,改變了人們認為“活動中心只是特長興趣的培訓中心”的傳統意識,使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操作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審美情趣得到培養,從而發揮中心自身指導、引領、輻射的作用,為今后的活動開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當前,我國教育正處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實施的起步之際,在《教育規劃綱要》所給予的際遇與挑戰面前,我們應把準時代脈搏,站在更高的社會視角上來謀劃校外教育發展的思路,探索校外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結合新課程改革,精心設計開發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的活動項目,發展校外教育內涵,整合校外教育資源,努力構建各方參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充滿生機的校外教育服務體系,樹立優秀的校外教育形象,促進校外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