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燁靜 王 穎
(北京吉利大學)
在情感激勵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能力本位、項目化教學改革
——北京吉利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初探
◆胡燁靜 王 穎
(北京吉利大學)
目前,北京吉利大學同眾多的高職院校一樣,正在進行一場顛覆性的教學改革。根據吉利大學的教學方針“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就業上崗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老師在課程體系、教學目標、教學大綱、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也在全面貫徹執行這一教學方針。公外英語課程項目化、任務化的教學設計、能力本位為導向是本文作者教學改革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上的一種探索和嘗試,旨在構建情感激勵下的“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目標,以任務為載體”的教學課堂。
情感激勵 能力本位 項目化 任務
第一,教師要在學期伊始直至結課,全過程塑造情感激勵環境。從學生的特點來看,吉利大學的學生雖然高考中未發揮好,但是他們待人熱情,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面執著,更樂于與教師溝通,有著很好的主動性。因此,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吉利大學的老師要求在課堂第一節把自己的教學合同詳細講解給學生聽,讓學生知曉的不僅是考核方式,課堂活動,更為重要的是了解老師的一些基本情況。在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活動中,于無形中塑造情感激勵的環境。
第二,布置課堂任務時要“發問激勵”。公外英語課堂往往是比較大的班級,而且經常不是單純的一個專業,常常是兩三個專業混雜。在吉利大學公外英語實施分層教學以來,這種情況更成為了常態。這對教師在課堂的掌控能力上是個嚴峻的挑戰。課堂任務布置、提問,涉及到提問的頻率、人員覆蓋范圍、難易程度。在我們教學改革項目組的課堂上,教師的“發問激勵”是這樣來進行的:全班分組。組員以同專業、易聯系、優差生結合為基本原則。在提問過程中,不同組布置不同任務,不同組員為不同分工。
第三,大型任務時要“授權激勵”。每個班級每個組均設有英語學習委員(英語班班長或組長),實行競聘制;組員通過組長的分工完成自己特定的任務,教師實行監督與指導。表現良好的班長或組長,表現突出的團體和個體均由有獎勵加分。
第四,決策過程的“參與激勵”。這一點在口語測試考試里體現的尤為突出。每個學生在學期末都要有口語測試。一位同學在講臺上測試,其它同學在課堂下并不是無所事事,單純的聽,或者忙碌的準備自己的測試,而是積極參與。其中包括,對測試同學提問,回答教師對口語內容的提問,對測試同學的打分等等。這樣,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大大提高。
第五,發生矛盾時的“寬容激勵”。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所發生的矛盾有其特殊性。例如,當學生對教師所講內容有意見時,很少會正面沖突,直接指出錯誤。為了得到學生的反饋情況,教師除了日常與學生溝通外,我們還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學生的言辭有的過于偏激,但是同時也反映了我們教師的問題。比如,在個別問卷里就出現“差得要命”“太爛”字樣,這說明教師在自身素質上還有待提高;在授課過程中,沒有使得個別一兩名同學滿意,應積極進行溝通。
能力本位、項目化、任務,這三個詞雖然用語不同,側重點也有所差異,但是在實際公外英語的課堂上只終于一個操作,就是完成課堂任務的能力、效果。
項目,是指由若干交際任務或學習任務構成的一組旨在解決某一問題的運用語言的活動。小組成員之間通過分工協作,最終展示作品。做“項目化作業”密切的貼合了吉利大學的教學方針,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自主決策,收集信息,解決問題,在就業之后可以應對各種團隊任務、實際動手解決問題。我們的公外英語調查文卷反映,教師授課里沒有充分的拓展延伸。所以在實際授課中應當適當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并給予學生有效“支撐”,化繁、雜項目成多個子項目。其目的重在培養學生積極情感,同時提出評估。能力本位的實行,確切到吉利大學就是我們的分層教學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培養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側重的教學目標。能力,在我們傳統的課堂上就是回答講解問題的能力。目前,則是解決實際的問題的能力。以我們目前講解的大學實用英語課本為例,教師的課上課下任務包括:制作日程表,去機場接待客人,指路(從吉利大學到機場、木樨園汽車站、北京西站),等等。如果學生可以順利完成這些任務,我們就是成功的培養了他們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項目化教學在不同的班級仍然是不同的效果,學校的管理對此也有影響。在我們分層的班級里,目前的一級A班可以完成的大項目,在初級班則只能進行其中的一小部分子項目。教師針對不同學生有不同的策略和任務。各個學院對英語學習的完成目標不一,學生所學學時不同,導致很多教師對學生的發展規劃常常是半途而廢。比如,授課教師在講解“我們的校園”一課,如果實際帶學生出課堂,便會面臨學校督導處聽課,教務處查課的諸多解釋。吉利大學提出的教學方針非常全面且實用。但真正說到“校企合作辦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困難重重。把學生帶出課堂尚且不易,更別說帶出學校了。
任務則分為課堂任務和課下任務。在教學改革里,重點不是任務,而是聽說任務。第一,我們重塑教材,注重聽說練習。為此,以外國語學院熊偉院長為首的教材編寫組,特意針對吉利大學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特點編寫了外研社出版的《大學實用英語》。即便如此,在使用該套課本時,教師們仍然強調活用教材,不刻意強調語法練習,以聽說任務為主。第二,任務形式多樣化,聽說讀寫誦唱演,讓學生興趣更濃厚。外國語學院為此特意設置了仿照商務會議室的課堂(教學樓A204),借助現代化教學媒體,讓學生可以實時、回看上課過程,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得到提高。第三,用任務型聽說簡化、易化詞匯練習。以本文第一作者在萬科物業和房地產學院授課為例,在臨下課前10分鐘,以組為單元,進行分組回答、快速搶答,背誦課本和鞏固初高中單詞詞匯,塑造學生的自信心。
在我們這次情感激勵、能力本位、項目化教學改革中,取得的一些可喜的成果,獲得了大部分學生的廣泛贊譽。但是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教師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觀念;班級人數設置;分層班級的課堂管理;公外英語與專業英語的銜接等。但是,我們深深的知道,北京吉利大學的英語教學改革是從根本上的改革,不是細枝末節的修補,這個過程注定是痛苦而漫長的。我們教授公共外語的教師將一如既往,探索更適合更科學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英語課,在未來能自如使用英語。
[1]北京吉利大學教學促進中心.北京吉利大學教學法改革大討論參考資料[M].2010.
[2]北京吉利大學教學促進中心.北京吉利大學課程設計培訓資料[M].2011.
[3]陳乃芳,熊偉.大學實用英語1[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4]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5]戴士弘,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