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靜 賈宇波 莊巧莉
(浙江理工大學信息電子學院)
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探討
◆孫 靜 賈宇波 莊巧莉
(浙江理工大學信息電子學院)
計算機專業英語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針對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現狀及專業英語的特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探索和思考。
計算機專業英語 教學內容 教學手段
在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新技術不斷涌現,高校學生必須具備通過查閱英文文獻,及時把握學科前沿,快速獲取專業信息的能力。目前,大部份高校都開設了專業英語課程,但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學生往往對專業英語的學習目的不明確,認為只要學好基礎英語,沒有必要再去學習專業英語課程,從而在學習階段缺乏主觀能動性,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造成學生感覺學完整門課程收獲不大的負面印象。
2.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大都采取教師在上面講解,學生被動聽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課堂學習氛圍沉悶,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缺乏復合型的專業英語教師隊伍,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往往由計算機專業的教師講授,盡管其有很強的專業素養,但在語言教學經驗方面不及英語專業教師,難將以專業課和語言課的教學方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學生對于語言知識的系統把握。
計算機專業英語的特點是專業詞匯多,內容涵蓋計算機技術各個領域,發展更新快,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十分重要。當前,相關的專業英語教材種類繁多,但是由于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有些教材往往內容陳舊,體裁單一。因此我們在教材的選擇上,既要注重將英語與專業融會貫通,又要選擇與計算機發展同步的新教材。為了兼顧計算機專業各個領域的相關內容,同時要求語言規范流暢,用語地道,可以使用國外原版的計算機類專業基礎教程作為教材,因為這類教材往往內容涵蓋基礎理論、學科應用等各個方面,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而在教材的使用上,要靈活地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于所有內容不必面面俱到,可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和教學現狀,有選擇地予以講授。此外,還應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相關領域、不同體裁的學科前沿專業文獻,以反映計算機學科各領域最新研究成果,來擴大學生視野和調動學習積極性。
樹立創新意識,拓寬教學思路,改變傳統教學手段中教師“教”為主,學生被動參與的教學模式,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和任務驅動相結合,營造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認真進行教學設計,不是單純的將課堂內容灌輸給學生,而是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手段,循序漸進,因勢利導,采用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學生的主動參與,培養學生獨立思維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講授常用英漢互譯技巧時,先讓學生思考英漢兩種語言有哪些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從而引出各種翻譯技巧,以加強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比如對于增譯法,漢語的特點是無主句較多,而英語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語,所以在翻譯漢語無主句的時候,學生就可以聯想到除了少數可用英語無主句、被動語態或“There be…”結構來翻譯以外,一般都要根據語境補出主語,使句子完整;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代詞、連詞、介詞和冠詞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別,英語中代詞使用頻率較高,凡說到人的器官和歸某人所有的或與某人有關的事物時,必須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詞,因此,在漢譯英時需要增補物主代詞,而在英譯漢時又需要根據情況適當地刪減;英語詞與詞、詞組與詞組以及句子與句子的邏輯關系一般用連詞來表示,而漢語則往往通過上下文和語序來表示這種關系,因此,在漢譯英時常常需要增補連詞。以上這些均可以先通過比較英漢語言的表達差異,然后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得出某些規律性的翻譯技巧。
其次,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理念。任務驅動是以具體任務為學習目標,強調通過完成任務來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定題材,要求學生以分組形式,課外去查找相關主題的專業文獻,加以總結,然后在課堂上組織學生用英語進行闡述,以此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達到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例如,在講到人工智能中機器人這部份內容時,讓學生去查找相關文獻,然后用英語進行表述,學生通過查閱各個領域機器人的成功應用案例、實現機理等,提升了對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熱情,同時,通過完成該項學習任務,對如何獲取學科前沿專業文獻進行了實踐,既培養了自主學習技能和嚴謹的科學作風,又提高了合作交流的能力。此外,通過課堂闡述這一語言實踐環節,還可幫助學生建立英語思維模式,提高用英語表達專業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
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的視聽效果,通過直觀的教學輔助課件,對課堂內容予以補充,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感性的認識空間。對科技英語中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又便于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充分重視學生的課外學習和實踐,通過教師創建的網絡教學平臺,提供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通過模塊化、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如網絡教學課件、網上答疑、展示相關領域的最新學科前沿英文文獻、補充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聽力材料等,學生可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方便靈活地獲取教學內容,以補充課堂教學,擴充學生視野。同時,還可以與教師進行課外的互動交流,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專業英語由于兼具了專業和語言兩方面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同時要不斷摸索和總結教學經驗,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和專業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將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合到各個教學環節去,以此為契機,才能培養出具有堅實專業基礎知識、良好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1]李瑩.《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中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實踐[J].高等教育,2011,(4):36-37.
[2]郭長友,鄭文艷,武兵,周智剛.關于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方法的討論[J].中國科技信息,2007,(10):208-209.
本文由特色專業建設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