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吉林白城電視大學)
職業院校化學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劉 暢
(吉林白城電視大學)
當前,職業院校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在職業院校化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現狀出發,結合專業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對化學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要從注重緒論課的教學,充分運用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及各種輔助教學手段,聯系學生的認識和體驗,請畢業生“現身說法”,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等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化學的實用性、趣味性。
職業院校 化學教學 學習興趣 實驗
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帶動了普高熱的持續升溫,報考高職的學生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高職生源質量每況愈下。從近年來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中考分數較低的情況看,結合學生進校后的實際來考察,可以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理論學習的理解、接受能力有減弱。因此,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很有必要。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基礎,雖然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一些簡單的化學知識,對化學這門課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對于高職的化學課程內容仍有新鮮感和好奇心。因此,在緒論課上,我除了介紹學習化學的目的、要求、方法及重要性外,還準備一些興趣實驗來吸引學生。學生看到這些神奇有趣的實驗后興趣盎然,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對化學的濃厚興趣,為今后的教學打下了基礎。在緒論課上,我還介紹世界化學發展史及化學發展現狀,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化學曾有過的輝煌歷史以及今天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通過介紹古今中外化學家刻苦治學的故事,勉勵學生奮發向上,將來為投身國家建設奉獻自己的知識和才華。
化學教學要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細致觀察、準確表達、全面分析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如根據化學實驗試劑取用的規定,要求學生看清試劑瓶上的標簽是否與實驗所需的試劑名稱、規格相符,聯系生活中的生病吃藥、甚至買商品一定要看清標簽的習慣,撒、濺在桌凳或者衣物上的化學試劑,不能用手觸摸或者直接用鼻聞;聯系社會上有人用農藥殺滅頭上的虱子,甚至治牙蟲……這樣,生活中大量的化學事故可以避免,對個人、社會都有很大的好處。同時,指導學生完成一些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確定的選題,由學生運用有關化學知識和技能,確定恰當的實驗方案,學生根據方案成功解決化學實驗問題,從而得到成功后的喜悅感,尤其是設計一些聯系生活實際的應用性實驗,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化學實驗的使用價值。如許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氣,存在燃燒不充分的問題,既容易產生毒氣又容易熏黑灶具,并且浪費能源。因此在做石蠟的催化裂化的演示實驗時,讓學生設計將產生的氣體通入一個特制的燃氣灶的小裝置,通過調節空氣量,讓學生認識不正常燃燒產生的飄火、回火現象及排除措施,并調至最佳狀態。通過實驗,既教會了學生合理使用石油液化氣的方法,又激發了學生開發新型燃氣具的興趣。
有些專業如紡織、針織等與化學關系不太大,在教學中我們根據教學內容適當穿插介紹一些化學實用知識及做些趣味化學實驗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將平時從報紙上收集到的有關化學安全方面的報道介紹給學生。如南京一電焊工因切割柴油桶不當引發爆炸身受重傷;某廠工人做飯時食鹽沒有了,就用廠里的鹽(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結果造成2人死亡,4人中毒住院;武漢市武昌區的楊某在氧割廢舊汽油桶時,由于沒有按照規定清洗油桶和打開油桶蓋造成油桶爆炸;有人因為使用煤爐取暖不當而中毒身亡。這些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當事人沒有化學知識而造成的。由此,我引導學生,作為一個非化學專業工作者也必須掌握一些化學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并能解釋身邊的一些化學現象,能夠解決日常生活及工作上遇到的常見化學問題。特別是對爆炸、燃燒、中毒、腐蝕、氧化、老化、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等應有所了解。課堂演示“冰塊著火”“顯示指紋”“百變神壺”等趣味試驗,同時引導學生用已學的化學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在學習溶液知識時盡可能讓學生列舉溶液的實例,并比較誰列舉的實例多。學習結晶和晶體時聯系冬季的冰晶、雪花以及咸菜的“掛霜”現象。在學習化學反應速度概念時,讓學生列舉工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如火藥爆炸、石頭風化等化學反應快慢差別的實例;當講到氮氣的性質時,告訴學生可以用它來保存名貴書畫。在講過渡元素時,告訴學生油畫及顏料中有過渡元素金屬成分,要求學生用所學知識解釋為什么白色油畫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逐漸變黑,又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其恢復白色。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知識很有用。
[1]陳琴芳.職校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的實踐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
[2]盧家楣.對中學教學中運用情感因素現狀的學生調查[J].課程·教材·教法,2002,(10).
[3]王現麗.淺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5).
[4]齊美玲.分析化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
[5]韋美菊,李旭琴.物理化學教學內容淺談[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
[6]賀擁軍,李侃社,蔡會武.應用電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