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瑩瑩
(遼寧省鞍山市藝術學校)
淺析中專政治教學工作創新的必要性及對策建議
◆董瑩瑩
(遼寧省鞍山市藝術學校)
中專是我國目前現有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跟大學等比起來,中專理論學習時間相對較短,專業性質的課程相對較多,并且更具有實用性。在中專生的日常教育中,由于其錄取分數相對較低,文化課基礎知識較弱,但是具有很好的實踐性和動手操作能力,這就造成了整體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成績高低有別。部分由于文化課較弱,導致其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辨別能力不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能力低,再加上處于中專教育層次的學生相對年紀較小,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容易受到別的事物的影響而導致不必要的事情的發生。因此,加強中專生政治教育,使其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僅對與其自身的發展作用重大,也對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本文就中專生政治教育創新的必要性以及方法進行詳細探討。
中專生的政治教育工作應該圍繞中專生自身知識以及其思想的塑造展開,可以開展的教育課程主要有:(1)中國近代現代革命史;(2)馬克思主義哲學;(3)社會主義經濟建設;(4)毛澤東概論;(5)鄧小平理論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設置,主要是得學生知道:(1)中國的近現代發展史,了解中國近代貧窮、軟弱和恥辱所發生的根源,激發其愛國熱情。縱觀整個中國改革開放這幾十年帶來的經濟方面以及社會方面的重大變革和成果,體會國家昌盛繁榮,經濟騰飛對國人和國家的重要性,塑造其愛國情操。(2)讓學生深刻細致的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基本目標和特征。了解中國國情具體指代,進而知道為何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帶來什么成果。了解“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并且知道為什么要堅持不動搖。(3)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榮辱觀。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榮辱觀對其自身發展意義十分重大。試想一個沒有正確觀念和道德操守的人,如何能夠發揮自身作用,在面對以后的生活和職場,怎么能夠從容。
所以,中專生的政治教育是必要的。并且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這種政治教育需要注入新的血液,需要有創新,做到與時俱進,是新時期中專生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1.宏觀環境的適應需要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經濟全球化,在今天已經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我國也更多的參與到了這種全球化中。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中專生如何既有國際意識又能保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學生和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問題,因此,經濟、社會環境變化的適應要求我們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創新。
2.政治理論的發展需要我們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政治理論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其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我們是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他們不僅是創新的發展也是一脈相承的。因此,我們的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緊扣時代的脈搏,以靈活的方式、生動的形式、創新的意識把這些指導思想體現在各項工作中。
3.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我們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近年來,隨著招生的擴大以及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學生的就業、教學、管理成為了廣泛關注的問題。就業已經從原來的公家包分配的計劃機制轉變為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市場機制,因此學生面臨就業難題。如何通過教育的創新,培養具備競爭力優勢的學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也提出了挑戰。
4.中專生思想發展需要我們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我國現階段處于一個重要的轉型期,學生也在這個轉型期內塑造著自己的思維、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和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多樣性,需要我們日常政治教育應該注重這一點,加強學生意識培養,增強其在思想發展方面良好需要,使得學生能夠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全面發展的意識。
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不僅是形式上的,也是內容上、手段上、機制上的,通過這些方面的共同努力,達到教育工作的創新。
1.注重觀念的創新。“思想是一切行為的先導”。當代中專生具有諸如競爭意識、平等意識等新觀念,但是由于長期傳統教育的影響,他們在這些方面存在著依賴等弱點,沒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獨立意識。因此,需要解放思想。在日常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學生為主題,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積極組織實施教育,發揮他們的主導作用,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平等的觀念,加強內容創新,使教育體系能及時有效地吸納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和理念,啟發、激勵受教育者主動接受教育和自覺進行自我教育,提高政治教育的整體效果。
2.注重內容的創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是新時期的一面重要思想旗幟,是一脈相承的。日常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依次為指導,以愛國教育為重點,以精神文明建設為載體,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豐富教育理論,在系統的理論教育、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教育的基礎上解決理想信念的問題。同時,要根據現代信息進程加快、知識更新和獲取增多,指導學生在獲得大量知識的同時能夠辨別真偽,增加知識的含金量,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求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內容上的創新,使得廣大的中專生在學會復雜的社會現實中更好的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3.注重方法和機制的創新。這里所指的方法創新主要是通過現代化的工具和其他靈活多樣的手段作為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任何新方式的運用都需要循序漸進、因勢利導、易于接受。在教育過程中,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起來,針對其在學習、就業、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采用有力、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同時,要增強教育方法的新穎性和多樣性,積極探索即符合學生特點又能適應教育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最后,要重視機制的創新。不僅要把政治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中,也要建設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教育組織整體系統,并進行教育質量的整體監控評比,把政治教育工作的責任明確到部門和個人,使規章制度和學校的育人要求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總之,中專政治教育的創新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它不僅是適應宏觀環境變化和政治理論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還是學生思想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與教育創新的研究和探討。政治教育創新不僅要從觀念上創新,也要注重內容和方法、機制的創新,只有將這些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教育創新的目標要求!
[1]朱綿慶.論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者政治工作的創新[J].教育探索,2007,(7).
[2]曾向前.對加強和改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