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鴻澤
(浙江省寧海縣躍龍中學)
淺談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引導點的方法
◆鮑鴻澤
(浙江省寧海縣躍龍中學)
當前,信息技術為核心內容的現代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各國均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為此,國家教育部門已經將信息技術課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這是我國面向21世紀國際競爭、提高全民素質、培養具有信息素質和創新素質的新型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
新課標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倡導教給學生“取水”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要處處以學生為本,適時適度地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的教學環節。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其目的也決不應該只是單純地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能力。因此,如何適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以適當的方式獲取信息、以正確的方式加工信息、以合理的方式應用信息的能力成為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首要問題。
1.引導點的解釋以及分類
所謂引導點,也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設置的有助于學生自已發現并掌握某知識點的提示性信息。這些提示性信息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甚至可以是一個引起學生思考的動作。引導點的分類按其在教學設計中的用途不同可以分為普通引導點;誤導引導點、可變引導點和無效引導點。其中,普通引導點是必需的,誤導引導點是要有控制的,可變引導點是靈活機動的,無效引導點是要避免的。
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恰當設置引導點,不但可以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更重要的是,使得學生學會思考,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2.引導點的使用
(1)不明從無原則
使用引導點,首先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學生之后,才能夠在教學設計中設置適當的引導點。充分發揮可變引導點對于掌握知識的難度的控制作用。
(2)簡潔明析原則
在對該引導點的表述上一定要做到簡潔明析無歧義,亦可附之以必要的解釋。好的引導點應當做到“用字少,語意清”六個字。引導點一出示,教師不用多解釋,學生就知道所出示引導點的意思。
在使用語言表述引導點時,如果教師應變能力不強,極易出現無效引導點,而一定量的無效引導點將直接對教學效果產生嚴重的負作用。因此如果你是一名課堂應變能力較強、反應敏捷同時表達能力也較好的老師你可以利用與此模式所對應的教學手段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否則,應盡量避免使用語言來表述引導點。
(3)眾所周知原則
對于引導點的呈現位置,必須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清楚看到或聽到的。對于引導點呈現的時機也應該加以控制,在引導點呈現前,必須保證學生的注意力都已集中到引導點即將呈現的位置。
(4)能力均衡原則
對于學習速度快(學有余力)的同學的處理方式也是很重要的,這部分同學往往只需要極少數引導點就可以掌握該知識點。對于這部分同學可以讓他們當“小老師”,也可以在充分肯定后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小老師”們,應該盡可能使他們明白自己的職責是“指導”而不是“代勞”。
3.引導點用法舉例
以上是對信息技術課上引導點的用法建議,下面就《小學信息技術(修訂版)》第三冊《調整表格》這一課中的“修改某一特定單元格大小”知識點這一相同內容,給出引導點在不同課型中的實際運用示例。
(1)在講授型課中使用引導點
(轉播)動物王國的一群動物高高興興地住進了新房子里,你們認為這樣對新房內房間的大小進行劃分是否適當?(生:小豬101和大象202的房間太小了)
(2)示范操作
那么老師就來為大象來調整房間的大小,我看小鳥所在的201房間太大了,可以將202房間向201房間方向作一下調整。
選中202房間所在單元格;將鼠標移動至單元格左側邊線上(引導點設置:將鼠標停放于單元格邊線上,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鼠標的外觀變化,此時教師不作任何語言說明);按下鼠標左鍵不放,向201房間所在單元格移動;當虛線處于合適位置時釋放鼠標。

(3)學生跟隨練習
要求: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任意更改房間的大小。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問做好的同學,也可以看書上第17頁的介紹;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記錄下完成的又對又快的同學。
(4)反饋
發給動作快,操作正確的同學以獎勵卡(10張左右,卡上印有相應動物在微笑的圖案)。師:這些同學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了動物們的住房問題,還有的能夠給予其它同學以幫助,因此老師發給他們獎勵卡,沒有得到卡的同學要繼續努力喲。
4.在探索型課中使用引導點
師:現在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更改整行整列大小的方法,現在我們要自己探索將表格中的某一單元格改變大小。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的提示(大屏幕出示)。
(普通引導點):口決:面向對象操作!(出示)
(可變引導點):選中要調整大小的單元格,然后……(暫不出示)
(誤導引導點):打開“表格和邊框”工具條,看看對你有什么幫助。(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出示)
師:做完的同學可以當“小老師”幫助附近不會做的同學,幫助的時候方老師對小老師提一個小小要求——不能碰你的學生的鼠標,否則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小老師。
學生操作,教師巡回,觀察引導點的設置是否過難,如果是,則出示可變引導點。
在談話型課中使用引導點:
(引導語)師:現在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更改整行整列大小的方法,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更改某一特定單元格的大小呢?
(普通引導點):現在方老師估計你們中的大多數同學,都還不會操作,那么怎么辦呢?你們遇到不會或不懂的問題時怎么做?(問會做的同學,問老師,看書)
(要求大家看書第四課,等大多數同學都看完,3分鐘左右)師:誰來回答如何操作?
師:你們同意嗎?那么趕緊讓我們來試一試吧。(要求學生進行練習,將字母b所在單元格向c所在單元格調整大小,尺寸任意)
由于目前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幾乎每種教學方法中都可以加入引導點。無論是在哪一種教學方法中加入引導點,對于教學者在素質上都有較高的要求,尤其是相應的課堂應變能力。新課標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學者無論在何種教學方法中加入引導點,都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
[1]何克抗.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中小學電教,2001.
[2]劉向永.解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2,(3).
[3]李克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方法.
[4]劉儒德.信息技術與教育相整合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