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靜
(青島市湖南路幼兒園)
淺談如何將合作能力的培養滲透于幼兒的生活中
◆紀靜
(青島市湖南路幼兒園)
同伴交往、合作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據研究表明:3歲的幼兒已經產生了與同伴交往的心理需要,但往往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在交往實踐中屢遭失敗。起因于: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愛護下成長,集長輩的痛愛于一身。家長們把所有的希望、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將所有美好的東西都給孩子。這就導致了幼兒以自我為中心情況較為嚴重,目無旁人。例如:戶外游戲時,幼兒將喜歡的玩具搶來獨自玩,毫無顧忌別人的感受;繪畫時,將別人的水彩筆盒推到一邊,把自己的擺到正中間。幼兒缺乏合作的意識,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會協商。很多事情常常因為幼兒的獨占主義而產生矛盾,嚴重影響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當今的社會是科技和人才競爭的社會,如何能適應社會、立足社會,不僅要看個人的專業技術及能力,更重要的是會同伴間的合作。這也正是更好的體現個人素質的時候。所以,合作能力理應從小培養,這應是在素質教育這個大環境中必須要重視及研究的問題。
大多數的幼兒是在核心家庭中成長,加之現代化住宅的日趨單元化,縮小了幼兒活動的范圍,各種信息傳播工具的普及,將更多的幼兒孤立在“幾十平方米”的小圈子中,成人教育方式上的過度包辦,是幼兒被成人世界密密的包圍著。當幼兒接觸到了更多的孩子,他只會以自我的方式與人相處,談不上與人交往,更何況是合作。所以,萌發幼兒的合作意識,促進幼兒間更好的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可先運用談話的方法請幼兒之間相互討論:“運用什么樣的方法做事情又快又好”、“怎樣讓大家了解并參與你的活動”、“怎樣與別人分享你的快樂”等。使幼兒明白并了解合作的益處。
其次,教師可在比賽活動中,有意識的指導個別幼兒運用合作的方法,并對他們的行為繼承給予贊揚。另其余幼兒明白合作的力量。萌發合作的意識。
1.游戲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用游戲的手段對幼兒進行教育既是最自然的,也是最受幼兒歡迎的。教師在針對性的開展一些有關分享、協商、合作等方面的游戲,并在游戲過程中具體指導幼兒合作的方法。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初步合作的技能。例如游戲:接力跑,規則是前面跑的幼兒回來后必須拍后面小朋友的手,要求隊伍整齊,大家還要一起為本組成員加油等。游戲過程中既鍛煉了幼兒的規則意識,又培養了幼兒合作能力及團隊精神。
2.教育活動
教育活動是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師可為幼兒創設合作的機會,促使幼兒通過相互合作完成任務。以便切身感受合作的力量。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的幼兒能力強,好表現自己;有的幼兒內向,在集體面前怯懦、退縮。教師可有意識的將他們分為一組,鼓勵他們相互協商,利用自己的長處,合理分工、友好合作、共同發展。例如美術活動、制作風箏,在制作過程中,要有繪畫、涂色、綁骨架、粘貼等內容。對于大多數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可要求幼兒合作完成,并指導幼兒合理分工,是幼兒既展示了自己的長處,促進了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有更好的完成了作品。
3.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是幼兒自主選擇游戲的環節,教師應為幼兒創設有利于合作的區角環境,添置相關的區角玩具。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作。例如:擴大結構區的區域,提供多種拼插材料,引導幼兒拼插大主題的內容,如“兒童公園”、“立交橋”、“繁華的中山路”等。引導幼兒積極的參與拼插。在這過程中,幼兒必須學會相互協商、合理分配、分工合作,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布局上、層次上,達到協調一致。共同完成大型的“建筑”。又如在益智區,為幼兒提供一些電線、燈泡、開關、電閘、線路圖等開發智力的材料,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這需要幾個幼兒相互討論、協商、合作完成。當復雜的線路連接起來,燈泡亮了,幼兒即可會感受到合作帶來的喜悅。
4.生活活動
生活活動經常是幼兒一日活動中被忽略的環節,但它區最能體現幼兒與幼兒之間的相處、交往的情況,也是較容易滲透合作的環節。如值日生為小朋友服務、搬桌椅、排隊上下樓等。教師要仔細觀察幼兒生活中的各個細小的環節,把握時機為幼兒科學的滲透合作教育。也能達到提高幼兒合作能力的目的。
觀察和模仿成人的行為是幼兒的一個特點。教師、父母是幼兒模仿的直接對象,他們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尤其是父母、家長在待人接物、與人交往、各項活動中的合作與配合。更容易成為幼兒模仿的榜樣。教師應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在與人合作方面做到一致,充分體現榜樣的作用。因為成人正確的合作精神會給幼兒以積極的影響。例如:父母在家遇事可商量決定、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共同作家務,共同擔負照顧子女的責任。有時間可同幼兒合作完成有難度的任務。如拼拼圖,使幼兒切身感受合作的氛圍。在幼兒園里,教師之間也應密切合作。如:晨間共同接待幼兒,一起帶幼兒作早操;一位教師帶孩子活動時,另一位教師要起到配合、輔助的作用,并且在言行上表現出合作的快樂。這在無形中都為幼兒提供了積極的行為榜樣。
任何一種能力都不是在短時間里就能培養出來的,只有在實際情景中失敗、成功,切身體驗合作益處的情況下,幼兒通過合作能力的訓練,才能真正積累合作的經驗。為此,教師要善于在一日活動中強化幼兒的合作能力,當幼兒運用已掌握的合作技能在與同伴合作的實踐中取得成功后,教師要及時給與肯定,并幫助幼兒分析成功的原因,強化幼兒的良好行為。
本文2003年獲山東省教育科研論文評選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