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聶新華 張仁
淺談水電工程高邊坡穩定問題的解決方法
黑龍江 聶新華 張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水利水電工程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中國大量高壩建設的進行,有很多高邊坡穩定問題就出現在了設計者的面前。本文就水利水電工程巖質高邊坡的加固治理措施做了簡要介紹。
邊坡穩定;加固;錨固;抗滑樁;沉井
我國曾有幾十個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中發生過邊坡失穩問題,如天生橋二級水電站廠區高邊坡、漫灣水電站左岸壩肩高邊坡等等。為治理這些邊坡不但耗去了大量的資金,還拖延了工期,成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一個嚴峻的問題,有的邊坡工程甚至已經成為制約工程進度和成敗的關鍵。因此,加快水利水電邊坡工程的科研步伐,開發出一套現代化的邊坡工程勘測、設計、施工、監測技術,已經成為水利水電科研攻關的重大課題。筆者認為,解決高邊坡的穩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方法:
抗滑樁由于能有效而經濟地治理滑坡,尤其是滑動面傾角較緩時,其效果更好。因此在邊坡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廣泛采用。抗滑樁是穿過滑坡體深入穩定土層或巖層的柱形構件,用以支擋滑體的滑動力,一般設置于滑坡的前緣附近,起穩定邊坡的作用,用于正在活動的淺層和中層滑坡效果較好。為了能使抗滑樁更有效的防止滑坡,在設置時應將樁身全長的1/3~1/4埋置于滑坡面以下的完整基巖或穩定土層中,并灌漿使樁和周圍巖土體構成整體,設置于滑體前緣部分,使其能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安康水電站壩址區兩岸邊坡屬于穩定性極差的易滑地層,由于對兩岸進行了大規模的開挖施工,所形成的開挖邊坡最大高度達200多米,單坡段一般高度在30~40米。大量的開挖造成邊坡巖體的應力釋放,斷面暴露,再加上雨水的侵入,破壞了邊坡的穩定,致使邊坡開挖過程中發生十幾處大小不等的工程滑坡,嚴重影響了工程的施工,成為電站建設中的重大技術難題。采用抗滑樁是穩定安康溢洪道邊坡的主要手段,在263米高程平臺上共設置了9根直徑1米的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每根樁都貫穿幾個棱體,最深的達35米,樁頂嵌入溢洪道渠底板內。為了不干擾平臺外側基坑的施工,樁身用大孔徑鉆機鉆成,孔壁完整,進度較快,兩個月就全部完成。這9根抗滑樁按兩種工作狀態考慮:在溢洪道未形成時,抗滑樁按彈性基礎上的懸臂梁考慮,不考慮樁外側滑面上部巖體的抗力;在溢洪道建成后,抗滑樁樁頂嵌入溢洪道底板,此時按滑坡的下滑力考慮,抗滑樁混凝土標號為R28250號,鋼筋為φ40Ⅱ級鋼??够瑯队?982年1月施工,3月完成后,基坑繼續下挖,邊坡上各棱體的基腳相繼暴露。同年11月,在Fb75與F22斷層構成的棱體下面坡根爆破開挖后,發現在263米高程平臺上沿Fb75、F22斷層及7號抗滑樁外側近南北向出現小裂縫,且裂縫不斷擴大,21天后7號抗滑樁外側的Fb75~F22棱體下滑,依靠7號抗滑樁的支擋,樁內側山體得以保存。抗滑樁的應用使很多的水利水電工程的高坡得以穩定。
沉井是一種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中一般可分成數節進行,其結構設計是根據沉井的場地布置、受力狀態及基坑的施工條件等因素決定。在高邊坡工程中,沉井具有抗滑樁的作用和擋土墻的作用。
天生橋二級水電站首部樞紐左壩肩下游邊坡,在二期工程壩基開挖澆筑過程中,曾于1986年6月和1988年2月兩次出現沿覆蓋層和部分巖基的順層滑動?;麦w長80米,寬45米,高差35米,最大深度9米,方量約2萬立方米。為了避免1988年汛后左導墻和護坦基礎開挖過程中滑體再度復活,確?;拥陌踩┕?,對左岸邊坡的整體進行穩定分析后,決定在坡腳實施沉井抗滑為主和坡面保護、排水為輔的綜合治理措施。沉井結構設計根據沉井的受力狀態、基坑的施工條件和沉井的場地布置等因素決定,沉井結構平面呈“田”字形,井壁和橫隔墻的厚度主要由滿足下沉重量而定。井壁上部厚80厘米,下部厚90厘米;橫隔墻厚度為50厘米,隔墻底高于刃腳踏面1.5米,便于操作人員在井底自由通行。沉井深11米,分成4米、3米、4米高的3節。下沉采用人工開挖方式,由人力除渣,簡易設備運輸,下沉過程中需控制防偏問題,做到及時糾正。合理的開挖順序是:先開挖中間,后開挖四邊;先開挖短邊,后開挖長邊。沉井就位后清洗基面,設置φ25錨桿(錨桿間距為2米,深3.5米),再澆筑150號混凝土封底,最后用100號毛石混凝土填心。沉井施工包括平整場地、沉井制作、沉井下沉及封底,且其中的沉井下沉和封底是沉井的施工難點。沉井下沉,是沉井的關鍵工序,其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在下沉時,應盡量減少土體作用在沉井外壁的摩阻力;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時方可開始挖土下沉;下沉過程中需控制防偏問題,并做好及時糾偏措施等。而封底如不成功,將會導致沉井內部出現滲漏。嚴重影響沉井壽命。因此,在封底前,應清洗基面;在混凝土強度達到70%時,應澆筑混凝土封底。
1.錨索(桿)制作。錨索材料選用高強度、低松弛預應力鋼鉸線;錨筋下料時應整齊準確。誤差不大于+50毫米,預留張拉段鋼絞線為1.5米,并注意各單元體長度的不同值;錨索在制作時,應將無粘結鋼絞線繞繞承載體彎曲成u型,并用鋼帶與承載體綁扎牢固;注漿管與隔離架應按設計要求安設,注漿管底端距孔底20厘米;各單元錨桿的外露端應做好永久性標記;制作好的錨索體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不能出現死彎折,不得損壞隔離架、注漿管及鋼絞線外包的涂塑層。
2.錨孔注漿。錨桿注漿的注漿材料應嚴格按照經試驗合格的配比備料,并應嚴格按照配合比攪拌均勻;應采用水灰比0.4:0.5的純水泥漿。錨孔采用孔底返漿法進行注漿,并且注漿要一次完成,中間不得間斷,待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錨索張拉。注漿過程應認真做好現場注漿記錄,每批次注漿都應進行漿體強度試驗,試驗不得小于兩組。當錨索張拉鎖定后,應向錨頭與自由段間的空隙實施充填灌漿。
減載反壓在邊坡加固治理中應用廣泛。減載的目的在于降低坡體的下滑力,其主要方法是將滑坡體后緣的巖土削去一部分,但單單減載有時并不能起到阻滑的作用。最好是與反壓措施結合起來,即將減載削下的土石堆置于邊坡或滑坡前緣阻滑部位,使之既能起到降低下滑力,又增加抗滑力的良好效果。此措施應用于上陡下緩的滑坡效果更好。
表里排水包括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
排除地表水,是要攔截流入邊坡變形破壞區的地表水流,包括泉和雨水。如,可在滑坡體外修建攔水溝、排水溝的方法排水;在滑坡體內的地表水,可利用地形和自然溝谷,布置樹枝狀排水系統。排除了地表水,可減小滑動力,降低了附近巖土體的含水量或孔隙水壓力,達到了增強抗滑力和提高邊坡穩定性的作用。
排除地下水的方法,可根據地下水的埋深分為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排水工程兩種。淺層地下水排水工程可采用截水溝、盲溝和水平鉆孔等方法;深層地下水排水工程可采用截水盲溝、集水井、平孔排水和排水廊道等方法。排除了地下水,將盡可能降低邊坡巖體地下水位,減小滲水壓力,改善邊坡穩定條件,提高邊坡穩定性。
【1】張智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12.
【2】張力霆.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學校)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