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孫萍
借力醫(yī)學遺傳學教學優(yōu)勢增強女生的性保護意識
黑龍江 孫萍
處于青春期的女生個性鮮明,重感情、易沖動,自我保護意識欠缺。學校要重視對其進行性教育,在教學中適時切入性教育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教師要有陽光心態(tài),只要適度得體,就能讓性教育正大光明地走進課堂。把性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去,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性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以后建立幸福的家庭做好準備。
醫(yī)學遺傳學;性教育;性保護
環(huán)視學生成長的校園,從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性教育一直處于缺位與邊緣化的狀態(tài)。雖然從低年級起很多學校就開設了生理衛(wèi)生課程,但一直被認為是“副科”,性教育一直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學生回憶當年的課堂,生理衛(wèi)生課講到兩性知識的章節(jié),老師竟然自動跳過,躲躲閃閃地說“這一節(jié)就不在課堂上講,你們自己看一下就可以了”。如此有名無實的性教育,使性知識在傳統(tǒng)語境下,處在了學生難以啟齒,家長避而不談,教師不愿提及,學校放之任之的狀態(tài)。中國性學會秘書長胡佩誠一語概括了校園性教育現(xiàn)狀:“從國情出發(fā),很多人接受性教育的方式往往是課外渠道(小說、碟片以及網(wǎng)絡傳播),因此,我國的課堂性教育是失敗的”。從正規(guī)途徑獲得的性知識相對較少,引發(fā)了一些學生的性困惑,甚至是婚前性行為等社會問題,對學生的身心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
近年來,媒體也多次報道由于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一些女生受侵害的事件。有的事件性質相當惡劣、令人觸目驚心。然而,在這個不容回避的事實面前,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女生毫無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處于被動受害的境地。因此,加強對女生的自我保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在呼吁學校、家庭重視性教育的同時,在教學中適時切入性教育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性,對性知識就不能忸怩和回避。教師要有陽光心態(tài),只要適度得體,就能讓性教育正大光明地走進課堂。把性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去,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性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以后建立幸福的家庭做好準備。
醫(yī)學遺傳學是醫(yī)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教學內容有一些能與性教育銜接的知識。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本學科的基礎知識,還要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優(yōu)勢,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在醫(yī)學遺傳學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設疑,適時切入性教育。如在講授正常人的染色體核型時,我會提出“男人與女人有何區(qū)別?”的問題,學生立即會說:這還不容易,對成年人說,看他的外形,不同性別的人外形以及舉止神態(tài)、服裝打扮都不一樣,男的有胡須,女的胸部隆起;至于剛出生嬰兒,只要看看他的外生殖器,就可以在出生證上填上是男是女了。其實,事情遠不是這么簡單。一個人是男是女,可以從生物學方面看,還應該從心理學、社會學方面來看,而這三方面有時是不完全一致的。
從生物學方面看,染色體核型是體現(xiàn)人類男女兩性區(qū)別的根本依據(jù)。人類體細胞各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常染色體,男女相同;一對是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組合是XY,而女性的性染色體組合是XX。目前,世界上所有重大國際比賽的女運動員都需要接受染色體檢查,通過染色體核型分析以判明性別。學生會提出男性或者女性是否就是由生物學的因素先天決定的呢?我會順勢根據(jù)社會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進行引導。有些同性戀者,表現(xiàn)出與自己的生物學性別相反的特征,大都和他們小時候的家庭、社會環(huán)境有關。人的性別有生物屬性,但也可能在不良的心理和社會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性別混亂,因此,建議學生多看健康的書籍,多瀏覽健康的信息,養(yǎng)成正常的性取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在講授配子的發(fā)生時,對比點撥精子和卵子發(fā)生的區(qū)別,并組織學生探究討論以下問題:生男生女由誰決定?非法鑒定胎兒性別的后果是什么?性別比例失調將會引發(fā)怎樣的社會問題?卵子所攜帶的性染色體都是X,而精子分為兩種,一種含Y染色體,與卵子結合就生男孩;另一種含X染色體,與卵子結合則生女孩,從生物學角度,人類性別的主宰者是男性。順應自然,男女比例應該是平衡的(標準范圍是每出生100名女嬰,約出生103名男嬰)。之所以在有些地區(qū)男女性別比失衡(2000年升至100∶116,2005年升至100∶118)。問題就出在違背自然規(guī)律,出在人的急功近利,出在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思想和人為的錯誤認識與行為。非法鑒定胎兒性別不僅是道德層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權威人士認為,這種糟糕的社會狀況再繼續(xù)下去,迎接我們的只會是性別比的差距拉得更大,婚姻適齡配偶問題的日益突出,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
處于青春期的女生個性鮮明,重感情、易沖動,一些女生在認識上很欠缺自我保護意識。從自身的生理結構而言,女生在體力上處于弱勢地位,社會上時有發(fā)生的女生受傷害事件就印證了這一事實。學校務必要加強女生“自尊、自強、自愛教育”,營造女生健康成長的氛圍,使女生能切實從自身出發(fā)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塑造她們良好的人格,實現(xiàn)她們的自身價值。如何引導女生保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利益不受到侵害?教師更要提升親和力,與學生建立起既像是朋友關系,又似親人關系的依賴和信任,把我們對女生的關愛滲入到教學中。
引導學生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最大程度上減少人身傷害,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引導:一是正確對待異性交往。異性交往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方面,也是反映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高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逐漸成熟,異性交往有利于學生的情感穩(wěn)定和心理補償,有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fā)和人格完善,要正確處理異性交往中友誼與愛情的關系。人的精神生活越豐富,異性交往就越廣泛。封閉的異性交往,最易成為邪惡滋生的土壤。因此,符合人性的異性交往要求學生打破“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舊觀念,建立正常純潔的男女友誼。二是鼓勵學生多參與思想積極健康的活動,放松自己的心情。三是提高女生的警惕性,以及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如:打車時注意其他座位,以防止他人不軌;盡量不走夜路,如果晚歸時,應走路燈明亮的街道,以便觀察周邊環(huán)境;不單獨到陌生的環(huán)境去;不輕易相信陌生人;不在外面過夜;不要穿著過于暴露等。四是要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認識,在“醫(yī)學遺傳學”課程中告知女生月經(jīng)初潮象征著女孩從兒童成長為大人,卵子趨于成熟,具有懷孕、生育的能力,告誡女生一定要保護自己的身體,避免意外懷孕。讓學生時刻提醒自己要自尊、自愛,把不健康的思想意識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性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醫(yī)學遺傳學所涉及的性知識也很有限。筆者呼吁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借力各自學科的教學優(yōu)勢,配合學校、家長共同承擔性教育的責任。用我們的合力向社會輸送知識結構健全,道德情操高尚,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作者單位: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