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國順
離開學生時代已整二十年了,每當回憶起那段美好的時光,對黑板的記憶是最為深刻的。
對我沖擊力最強烈的字出現在小學二年級。一天下午,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在黑板上寫出:“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澤東主席不幸病逝。”頓時我們都傻了眼,面面相覷,不知所措。誰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怎么可能,我們剛學習的課文還是“毛主席萬壽無疆”,老師也剛給我們講過,毛主席活一萬歲都不會死的,現在怎么講主席死了呢?在狂熱氛圍之中小的孩子,心靈受到的震顫是刻骨銘心的。
小學階段,我最欣賞班主任老師的字,我們都以模仿他的字為能事,如果誰能模仿得像,就受到大家的追捧。不知是巧合,還是老師有意安排,老師選的班長的字就特別像老師的字。因此,班長一項最為繁忙也可能是他最為得意的事,就是模仿老師在同學的本子上寫各人名字了。班長的字越練越像班主任的字,最后,連班主任也分辨不清哪是他寫的,哪些是班長寫的了。
初中時遇到的物理老師,他的字就像是物質的形態一樣,變化多端,字母行云流水,漢字棱角分明。我不知道他是故意練成的,還是他就喜歡那樣寫字。他寫的字線條特陽剛,架構特堅硬,就像是擺放在黑板上的鋼錠和磚塊一樣,來不得一點遷就和妥協。他的性格也頗似他的字,一次,他和校長吵架,不知是他聲音高,還是確實有道理,竟拗過了非常強勢的校長,一時令全校師生對他刮目相看。
最不可思議的是大學時的政治老師,人長得很漂亮,字寫得更叫絕。我們一直不明白,她這樣好的條件,為什么嫁給了那位樣子不咋樣,字更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地質老師,聽說生活至今仍很美滿。她寫字隨意性很大,想到哪寫到哪,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更為特色的是一節課下來,重復出現的字很少有重復的字體和樣子。因此,她在課堂上寫字時,我們多在下邊模仿,據說一位同學經常把手放在口袋里偷著練習,竟連褲袋的襯布都磨爛了,一時,成為同學們的笑談。說實話,正因為有她的出現,我們班的書法風氣濃起來,那個暑假班里有很多人都沒有回家,鉆到圖書館練習書法。在學校舉辦的書法比賽中一直表現平平的我們,竟然在那一年的比賽中名列全校總分第一。
現在進入了數字時代,出現了“提筆忘字”的困惑。從幼兒園開始就采用了多媒體和電腦教學,孩子接觸最多的是屏幕和電視,見到老師親手寫的字機會大大減少了,即使我去參加家長會,也少有老師在黑板上面板書了,盡管黑板仍在教室占據著重要位置,碰巧有老師掀開投影幕布,在黑板上寫幾個字,倒覺得更親切和自然。
我知道,黑板會越來越寂寞,很害怕在不久的將來,她會進入歷史,成為文物,少有人去記起。但我更希望不要發生這樣的事,讓黑板繼續著她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