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山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淺析培育校外教育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陳勇
(山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或組織自己獨有的,對手沒有的資源、能力、優勢。核心競爭力具有價值優越性、獨特性、整合性、延展性,動態性等特征。校外教育機構核心競爭力是校外教育機構基于自身條件和定位,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和少年兒童成長規律,有效獲取資源,優化內部運行,強化辦學特色,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核心競爭力是市場競爭的持續制勝之道,是校外教育機構發展的動力源泉和生命線。
合理的市場定位決定了校外教育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向,也是制定規劃、配置資源、發揮優勢的基礎,因此,這是校外教育機構培育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基本依據和重要前提。定位準確,才能構建特色,形成品牌優勢。校外教育的管理者要有戰略管理的思想,學會運用SWOT分析法,通過知己知彼的系統分析,面向市場,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集中有限資源和力量突出特色和重點,才能逐步積累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
市場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資源的競爭,而資源是任何市場主體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基礎,校外教育機構也不例外。由于資源的可選擇性和稀缺性特點,能否有效地獲取所需資源,就成為校外教育機構生存、發展和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約束和制約條件。一是場地、財力資源,目前各地的校外教育機構,幾乎都存在著場地設施服務功能不能滿足社會不斷發展需求的問題。中央8號文和兩辦4號文的貫徹執行,為校外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校外教育機構要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積極爭取政府支持,改善校外教育機構場地、設備狀況,擴大規模。二是人力資源,核心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沒有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核心競爭力就是空談。因此,如何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校外教育事業生存發展和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力量。三是信息資源,信息化是構建單位核心競爭力的加速器。以互聯網為主導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有效獲取和掌握信息資源無疑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重在整合。整合強調的是各要素之間的有機統一,不是簡單的要素相加,而是科學整合,并在整合后呈現功能的倍增和放大。這需要有效的組織管理和連結各要素充分發揮作用的運行機制,需要團隊的共同努力,需要改革創新精神。往往有這樣的現象,一個機構中各種基本要素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由于無法有效的整合,長期形不成核心競爭力,嚴重影響一個單位的發展,甚至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因此,領導層要適時改組優化組織機構,并把各個職能部門組合為協調一致的整體,實現集權與分權、激勵與約束、穩定和發展的統一。組織機構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以促進所需資源的有效流動和轉移,有效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發揮其創造力。
辦好校外教育,質量是關鍵。質量是校外教育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保障和提高校外教育活動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花大力氣提高校外教育工作者和教師隊伍的素質,把提高他們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作為培訓,培養的重點,特別要引導他們開闊眼界,確立現代教育觀念,積極探索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教育教學思想、方法和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科研活動提升校外教育發展的內涵和品質。著眼于管理的過程。做到開始有計劃,執行過程中有檢查,活動結束有總結和評比,在此基礎上才能保證校外教育活動的質量。
活動是校外教育的靈魂,校外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想方設法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除了要開展文化、藝術、舞蹈、科技、體育等培訓活動外,更重要的是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外實踐體驗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陶冶孩子們的情操、提高修養,培養社會活動能力。校外教育機構的美譽度和社會、政府認可是核心競爭力的價值體現。開展公益活動、體現政府職能是校外教育單位責無旁貸的責任,策劃、設計、實施高品質的公益活動有助于提升校外教育機構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通過公益活動,也可以讓政府和整個社會更加關注校外教育事業,樹立良好的公益形象,增強核心競爭能力。
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需要創新,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單位生存發展的不竭動力。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校外教育機構要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順應時代要求和校外教育的發展,持續創新是保持競爭優勢的唯一出路。只有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和市場變化趨勢,結合自身條件和特點,適時實現核心競爭力的升級轉換,打造持久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優勢,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特色問題在哲學層面其實是個性與共性、一元與多元的關系問題?!肮残园趥€性之中,沒個性就沒有共性”,現代教育界倡導個性教育,我們要在尊重素質教育共性基礎上充分體現個性。校外教育的特色教育活動項目要以少年兒童成長成才為導向,進行動態性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開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題的多元化構成了豐富的大舞臺。在激烈的競爭中“一招鮮,吃遍天”往往是制勝法寶。特色必須是一個校外教育單位明顯區別于同行的辦學風格或標志性特征。特色的形成是一個創新、實踐、積淀、提煉和發展的過程,校外教育活動、學科的特色在校外教育特色中起主導作用,在校外教育活動陣地中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征和長久的生命力。
校外教育的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并為全體校外員工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校外教育機構核心競爭力最終由“教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的建立而構成。只有在校外教育機構建立“教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定位校外教育的使命、堅持以人為本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明確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繼而推進制度文化、專業文化、行為文化建設,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最終才能形成校外教育機構核心競爭力。校外教育機構之間的競爭,是戰略的競爭,是品牌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更是文化的競爭,文化是終極競爭力。一年的發展靠運氣,十年發展靠管理,百年發展靠文化。用文化經營校外教育,用文化提升內涵,用文化提高軟實力,校外教育才具備高品位、高品質?!拔幕缢?,無往不克。文化軟實力是凝聚力、是影響力、是推動力和最終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