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運炳 彭 勃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采礦工程專業設置專業導論課程的思考
◆侯運炳 彭 勃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實施行業精英教育,培養能源工業精英人才,努力打造中國能源工業的精英教育教學體系,是百年礦大在新歷史時期的辦學定位。作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和國家級特色專業,如何把握研究型本科教育的特色,推進本科教育教學研究性內涵建設,培養國家能源工業領軍人才,是新形勢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采礦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建設面臨的新挑戰。
為了適應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培養國家能源工業精英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根據新版采礦工程專業培養大綱與培養方案的要求,我校將在采礦工程專業本科新生中開設《采礦專業導論》課程。筆者結合該課程的特點和多年的教學管理實踐,分析了開設《采礦專業導論》課程的必要性,并對課程設置提出了初步方案與建設思路。
2010年,中國礦業大學 (北京)共招收本科新生 1350人,其中采礦工程專業招收 90人,占全校新生總人數的 6.7%;全校共有 43名學生獲得 2010級優秀新生獎,其中采礦專業有 15人,占新生總人數的 34.9%。這表明,我校2010級采礦專業新生的生源質量、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顯著提高。然而,經過大一上半學年的學習,有多人多門次出現不及格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與新生生源廣泛,來自西藏、新疆、青海等邊遠偏僻地區的人數增多,學習基礎相對薄弱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我們對新生的早期“入學教育”不完善有關。
對于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新生,多數抱著好奇之心和憧憬之情。然而,在度過幾個星期的興奮期后,普遍出現對大學學習生活的“不適應”癥狀。這種疑惑和迷茫既有來自于高中學習生活與大學學習生活的巨大差異,亦源于對所學專業的一知半解,找不到學習目標和方向。在進入大學之前,絕大部分新生只是憑借專業名稱或簡單的專業介紹,對所學專業僅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而多數高校專業教學計劃通常沿用“先基礎課、后專業基礎課、再專業課”的“三步驟”,導致不少學生在大一、大二期間學習方向茫然,直到大三才逐漸接觸到一些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致使多數學生剛入校后即感到茫然,對自己所學專業以及今后的從業方向不明確,不能做到有目的、主動地學習。此外,目前許多高校的專業教育仍然只是新生入學教育的一小部分,僅僅安排一兩次院系負責人簡單介紹一下專業概況、師資情況、學籍制度等,很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更不要說將新生的好奇心轉化為對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學習的熱情。
調查表明,70%左右的學生不滿意自己在大學的學習成果,認為這與入學時的期望有差距。究其原因在于,在大學學習期間,學生沒有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做出合理規劃,放任自己,導致學習效果不盡人意。事實上,這部分學生并非不想學好本專業知識,而是他們在感到疑惑和迷茫時缺乏如何學好專業知識的引導。從某種角度上講,教師的正確引導將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如何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盡快適應大學學習與生活,無疑是高等學校必須擔負的重要職責。
分析表明,專業認識不足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在入學初期就加強對新生的專業教育。針對我校采礦工程專業大一新生的思想特點和個性需求,適時開設采礦專業導論課,對幫助新生盡早了解所學專業性質、培養專業興趣、掌握專業學習方法、規劃自身發展等均具有重要的導航作用。
在本科新生中開設采礦專業導論課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利于學生了解所學專業
在大一新生中開設專業導論課程,使學生入學伊始就能較全面地認知采礦工程專業的學科特點、研究領域和發展方向,了解采礦工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構建專業基礎、樹立專業思想以及解決工程問題的方法,建立和培養熱愛采礦專業的感情和獻身采礦事業的責任。當學生對所學專業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后,學習目標就會更加明確,學習動力也將更加充足。
2.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的興趣
大學教學具有探究性的特征,把科學研究引入教學過程使教學活動有具有科研性,這是大學教育的突出特征。學生由于對專業方向不了解,也就談不上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在采礦專業新生中開設專業導論課,從采礦學科特點和學科發展出發,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和了解采礦工業與采礦專業,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研究探索未知的興趣,有效地引導學生學好各門基礎課程和專業課,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加強。
3.有利于學生科學規劃未來
大學是決定人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時期,高校教育有責任和義務幫助每一位學生了解自己的專業選擇,促進每一位學生做好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發展規劃,為走向未來職業奠定堅實基礎。教師通過專業導論課的講授,還可對學生的學習和擇業進行指導,使學生不再僅僅滿足于每次考試合格與否,而是瞄準自己的未來發展目標腳踏實地去實現。
作為我校采礦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而新增的一門課程,我們對采礦專業導論課程必然存在一個認識逐步深化的過程。為更好地發揮采礦專業導論課的潛在價值和意義,應當適時加強該課程建設與研究。
1.教學目的
開設采礦專業課導論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了解采礦專業的培養目標,采礦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礦專業研究的范圍、涉及的領域和發展的方向,以及采礦專業所需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進一步堅定專業思想,激發學習采礦專業的深厚興趣,掌握適宜的學習方法,減少學習盲目性。
2.基本思路
專業導論課程教學的基本思路可概括為:“是什么,學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怎樣學,干什么”。“是什么”是回答采礦專業的本質與內涵;“學什么”是回答采礦專業需要掌握哪些知識;“為什么”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闡述為什么要學,為什么要開設這一專業;“怎么樣”是回答采礦工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使學生認識到采礦并非“夕陽產業”,樹立奉獻采礦事業的信心;“怎么辦”是告訴學生要從基礎理論開始,由淺入深地學好專業知識;“干什么”是回答就業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3.課程內容
采礦專業導論作為一門課程,必須體現其專業特色,按規律實施教學,才能事半功倍,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不斷發展打下基礎。在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取舍上,應注重體現教育、教學的雙重目標。根據新生的實際情況,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有針對性和適用性,既要有專業知識介紹,更要注重專業培養目標、人才素質要求、教學內容安排以及學習方法引導。
(1)體現采礦專業特色。采礦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固體礦床開采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采礦工程師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礦領域等方面從事開發規劃、礦山設計、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設計、監察、生產技術管理科學研究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本科學生主要學習采礦工藝理論與方法、巖土工程力學基礎、礦山通風與安全、礦業信息及計算機應用等內容,專業核心課程包括采礦學、材料力學、巖土力學、礦山壓力及其控制、采礦系統工程、井巷工程、礦井通風與安全、采掘機械、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地質學、礦業信息及計算機應用、現代企業管理等。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礦山開采、巖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等領域的設計、生產、施工、安全監察、科研、管理、礦業信息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工作。
(2)緊跟現代科技發展趨勢。當今國際競爭主要靠科技,誰掌握了高科技,誰就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而科技的發展主要在人才。盡管技術進步的內容十分廣泛,但從采礦工程方面來看,技術進步主要分為采礦工藝進步和采礦技術設備進步。因此,在專業導論中,要緊跟現代采礦科技發展趨勢,闡述采礦行業的先進技術動態和發展方向。
(3)鼓勵實踐與創新。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是國家強大、民族興旺的動力源泉。專業導論要將鼓勵創新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注重在本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后續專業課與專業基礎課的開設提供支持,為學生大學四年不斷參與創新活動并出成果打下基礎。例如,激發和鼓勵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撰寫科技論文,達到培養和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4)教學時間與教師選擇
為使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進一步了解采礦專業特點、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以及礦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議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采礦專業導論》課。作為必修課程,采礦專業導論課的學時不宜多,可暫設為 16學時,每周 1次課,共計 0.5學分。
采礦專業導論課程的特殊性,對授課教師提出了很高的素質、能力要求。授課教師應具有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寬廣的專業知識、豐富的科研與工程實踐經驗,以及高水平的教學能力,最好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知名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擔任。
(5)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大學的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有機結合,專業導論課的教學重點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剛剛接觸采礦專業的新生,尚未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許多的專業術語聞所未聞,過多的專業術語會使授課內容枯燥乏味,無法接受教師在課堂所講述的內容。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教學方法和語言藝術,注意與學生的交流,將教師講授與課堂提問、小組討論、視頻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方法優化組合,注重對采礦學科專業思想的介紹,深入淺出地闡述一些基本概念和采礦工藝。
為提高教學質量,建議專業導論課的教學方式多樣化,形式不拘一格,充分發揮采礦專業不同研究方向教師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幫助學生從不角度來了解專業內容及發展方向。例如,華南理工大學在“食品導論課”的課堂教學中采用“名師系列講座”的教學法,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專業導論課是指導學生認識所學專業、規劃未來發展的向導,對大學新生具有教學、教育的雙重功能。采礦專業導論課在幫助學生了解采礦專業基本情況、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掌握大學學習方法和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開設采礦專業導論課,為學生提供了解本專業知識的平臺,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展學生視野有積極意義。
[1]王炳文.采礦專業巖土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廣西教育,2011,(4):45-46.
[2]楊景常.成功的《專業導論課》課將影響學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1):38.
[3]陳崢瀅,黃圣生.論大學教學的探究性與師生關系的定位[J].現代大學教育,2004,(3):105-107.
[4]姜松,崔恒林,朱幟,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的構建與實踐[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9,(8):84-87.
[5]劉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學低年級課程中開設專業導論課的探索[J].高教論壇,2007,(1):37-39.
[6]馮向陽,鄺兆明.高校食品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設置“專業導論課”意義和方法研究[J].現代食品科技,2008,24(12):119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