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宜賓644000)
在護理工作中,因為責任心不強、工作粗疏、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或違反技術操作規程等原因,給患者造成精神及肉體的痛苦,或影響醫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但未造成嚴重后果或構成事故稱為護理差錯[1]。臨床實習過程中,因種種原因,護理實習生很可能發生護理差錯?,F就2010年中醫科護生發生護理差錯進行統計分析,查找原因,提出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以減少和杜絕護生發生護理差錯,保障患者的安全?,F報道如下。
2010年筆者所在科室接受臨床護理實習生共計300名,專科60名,中專240名。100%經過護理部崗前培訓。全年護生發生護理差錯案例統計如下:醫囑執行錯誤2例(灌腸部位錯誤1例,加錯液體1例);生命體征監測方法錯誤5例。
2.1.1 帶教老師帶教意識不強 帶教老師對帶教工作認識不到位、不重視,對護生監督不得力。
2.1.2 帶教精力不夠 帶教老師一邊忙于日常的臨床護理工作,一邊帶教,無疑增加了許多工作量。帶教老師精力不足,讓護生獨自進行護理操作。
(1)“無知則無畏”,護生對醫院規章制度,特別是核心制度,意識不強。以上案例暴露出護生未嚴格執行各項護理制度(尤其是三查七對制度)。(2)理論知識不扎實,護理操作技術不過硬。理論指導實踐,護生對護理操作理論知識不足,直接導致護理操作錯誤。
任何護理差錯都會影響治療工作的進行或給患者帶來不應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因此積極防止護理差錯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內容。如何減少或控制護理差錯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目標,也是護理管理者和研究者應該積極探討和解決的問題。護理工作是整個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工作范圍廣,工作環節多,操作具體,可能發生差錯的機會較多,尤其是在臨床護理帶教過程中。抓緊臨床護理帶教中護生發生差錯的預防工作,可以防微杜漸,對預防護理差錯的發生有著重要作用。
增強帶教老師的法律意識是防范護生發生護理差錯的關鍵。作為臨床帶教老師首先要明白臨床帶教的責任和意義。護生是今后護理工作的接班人,做好護生的帶教工作是護理帶教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臨床護理實習是護生從單純的學生向專業護士轉變的過渡階段,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性環節,是培養一個合格護士必須的手段,將學校的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是學校教育的深化與延續。
護理實習生只是學生,不具備獨立執業資格,作為其帶教老師,護生所發生的差錯全由帶教老師負責。帶教老師應特別重視:不能讓實習生在無老師在旁的情況下獨自進行護理操作。帶教老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護生的質量,帶教老師操作規范,可使護生終生受益[2]。
因此,選定職稱層次、學歷較高的護理人員作為臨床帶教老師[3],強化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其臨床實踐能力與臨床教學能力,培養優秀的臨床帶教老師是減少或杜絕護生發生護理差錯的關鍵。
加強護生的崗前培訓,提高護生的法律意識。護生到了科室應先集中學習,明確實習目標及任務,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對實習的認識,在進行各項操作前,必須確保此項工作的理論知識過關,操作程序熟練。
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如何加強臨床帶教工作,杜絕護理實習生發生護理差錯,培養優秀護理人員,是醫院管理的重要任務與職責。臨床帶教過程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可有效減少護生護理差錯的發生。護理部、科室護理管理人員必須加強監管,質量考核,定期和不定期進行調查,提高相關人員的帶教意識,也是減少或杜絕護生發生護理差錯的關鍵。
在臨床帶教過程中,各部門必須層層把關,護理部、護士長應科學管理臨床帶教工作,制定科學的臨床帶教制度、帶教流程、質控標準,帶教老師以身作則,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師生必須嚴格按照護理教學計劃步步落實,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為護生從事護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理論和技能基礎的同時,帶教老師的專業知識、綜合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使護理工作上個新臺階。只有科學的臨床帶教,才能有效減少護生護理差錯的發生,保障患者的安全,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護理人員。
[1]李曉松.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0.
[2]劉義蘭,胡德英,王桂蘭,等.臨床護理教學中的倫理問題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59-360.
[3]韋素瓊,周元林.影響護理臨床帶教老師教學能力因素的調查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