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苗苗
安徽省宿州市立醫院重癥監護室,安徽宿州234000
2011年1月6日,某市一家藥廠發生光氣群體中毒[1]事件,筆者所在醫院收治45例患者,其中重度中毒13例,在全體醫務人員的積極搶救下,至2月13日,45例患者全部康復出院,跟蹤性電話回訪45例患者目前均能正常參與社會活動,這與住院期間及早的心理護理干預是密切相關的,現報道如下。
45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23~59歲,平均(41.0±2.0)歲。中重度中毒患者13例,最初表現為雙下肺中小水泡音,并迅速發展為全肺滿布中大水泡音,并有口唇發紺、面色蒼白、心率增快、呼吸困難;輕度中毒患者32例,最初表現為胸悶、輕微咳嗽、咯少量白色稀薄泡沫痰。中毒后7 h入院32例,24 h入院11例。
由于中毒患者多為青壯年,這些人是家庭中的中堅力量,突然中毒往往使他們不知所措,對自己的病情和預后有深深的顧慮故應采取多種心理護理方法減輕患者的顧慮[2]。①作為與患者打交道的日常護理人員,站在醫療糾紛的前沿,首先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優秀的護理行為和言談舉止可以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所以要充分和患者交流,使患者產生信任,每位入院患者有具體的責任護士,初次見面想辦法贏得患者好感,留給患者好的第一印象,主動和患者交往,從患者的角度看世界,給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對輕度中毒患者護理人員可直接與其進行交流使其增加信任感;中重度中毒患者由于進入特護病房,無家人陪護,應設法減輕患者的焦慮和失落感。②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由于中毒事發突然,患者往往產生恐懼的情緒反應,既然恐懼是客觀刺激的反應,就必須通過對客觀事件認識重新調整和訓練使它發生變化。具體措施即向患者講解光氣中毒臨床癥狀及其治療措施,學習有關光氣安全應用知識及預防中毒的方法,使患者以后能繼續放心的參與工作。③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認知能力,請家屬、親友給予患者精神和生活上的支持,將急性中毒知識編成小冊,讓患者和家屬閱讀,使其心態調整,主動配合治療護理,消除不利于健康的行為。④進行高壓氧治療時的心理護理。進艙前做好高壓氧知識宣教,進艙由醫護人員陪護以消除患者緊張心理,并經常詢問治療效果,加強治療信心,在加壓、穩壓、減壓階段隨時指導患者做好調節以防不適。⑤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時的心理護理。此次中毒患者7例給予經口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光氣中毒主要的毒性作用是對呼吸系統的損害,可引起遲發性肺水腫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3]。清醒的患者對呼吸機不適應以及不能發音感到極度痛苦與沮喪,甚至出現自行拔除氣管插管的企圖。應耐心觀察其心理與生理需要,采用肢體語言和紙上交流以及播放家屬鼓勵支持錄像的形式,解除其思想顧慮,消除其不良情緒。⑥進行血液凈化治療時的心理護理。此次中毒患者中1例給予血液凈化治療,采用血液凈化治療可以脫水減輕組織間質水腫[4],從而減輕肺水腫、腦水腫,另外還可清除毒素及炎癥介質、細胞因子和內毒素,并可控制體溫和代謝的平衡等,故在搶救重度光氣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的患者起到重要作用,降低了死亡率。患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因建立血管通路及凈化治療時的不適感。⑦知識宣教。由于此藥廠內員工多為招聘職員,醫藥學專業知識不強,而且工廠內防護措施亦不當,故筆者所在醫院組織專業人員對患者進行知識培訓。建議藥廠選用具有專業知識職員,進行崗前培訓,加強防護措施。當不適感消失后,患者及其家屬轉而擔憂透析治療需要持續多少時間。醫護人員親和力的強弱對患者情緒影響非同小可。提高醫護人員的親和力,護理人員要做到熱情,富有同情心,要經常和患者及家屬交談,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好心理護理。讓患者了解疾病,正確對待疾病,指導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精神愉快,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并積極配合各種治療和護理,從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和延緩疾病的發展。
光氣又稱碳酰氯,是一種無色高毒具有刺激性、窒息性的氣體,可廣泛用于農藥、染料、塑料、制藥等生產領域。有害氣體中毒是目前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5],本次搶救的成功提示對特殊職業員工專業知識培訓的重要性,搶救過程中全程心理護理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關鍵因素之一,治療護理時應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現進行不同的心理護理。希望企業、單位和醫療機構能多開展相關防護知識的培訓,企業單位加強安全防護設施監管工作和職業衛生防護、應急演練、員工心理素質的教育。
[1] 周雪峰,方建平,陳新中,等.職業衛生工作指南[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370-372.
[2] 于紅艷,周曉波,魏東敏,等.固體光氣群體中毒患者的救治體會[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0,22(1):53.
[3] 徐蘭萍.光氣中毒機制與治療進展[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05,23(12):183-185.
[4] 王春亭,王可福.現代重癥搶救技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5-49.
[5] Hampson NB,Weaver LK.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 dew incidence for an old disease[J].Undessea Hyperb Med,2007,34(3):16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