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月領
(上海金融學院公共經濟管理學院,上海 201209)
論黨內民主對保持黨的先進性的作用
羅月領
(上海金融學院公共經濟管理學院,上海 201209)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關系到黨的先進性。本文從民主的整合功能、自新功能、監督功能、優化功能和擴散功能出發,系統分析了黨內民主對保持黨的先進性的積極作用,認為黨內民主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了前提條件、力量之源、健康保障、具體路徑和戰略資源。
民主;黨內民主;先進性;合法性
在民主政治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來自于公眾的認同和支持,而公眾之所以擁護黨的領導和堅持黨的執政,就是因為黨具有先進性,黨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因此,能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保持黨的先進性也就成了黨鞏固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的前提與基礎。黨的建設直接關系到黨的先進性,其中包括黨內民主的建設,一個政黨內部的民主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黨的活力、創造力和生命力。從民主的功能來看,黨內民主對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就權力的運作方式而言,維護組織團結的基本手段有兩個,一個是集中,一個是民主,過度的集中容易造成個人集權,過度的民主則容易造成組織渙散。我們黨的組織原則就是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統一,這就從理論上避免了以上兩種極端情況的出現。實踐證明,一味地強調集中只能維護表面的團結,只有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才能維護真正的團結統一。這從民主的整合功能上可以得出結論。所謂整合功能,就是說民主具有整合不同利益要求和價值傾向的能力,能夠增強社會成員對共同體的認同感。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應回避的,黨內矛盾也是客觀存在的。黨的團結來自于黨內矛盾的及時化解,而要有效地化解黨內矛盾,就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固然,黨的綱領、制度、組織等對黨的整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在整合過程的每個環節中,黨內民主都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黨內民主不僅是一套完整的組織原則和政治安排,更是一種健康的政治生活狀態。黨內民主有利于黨內矛盾的解決,有利于黨的團結和統一;如果沒有黨內民主,就沒有黨的團結和統一。黨內民主之所以有利于黨內團結,其原因就在于黨內民主強調所有黨員地位平等的和平等參與,從而增強黨員個體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創造出和諧的政治局面。因此,十七大《黨章》明確提出:“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離開了這種政治局面,黨的團結和統一就不可能形成,即使形成了也只是表面上的,“只有建筑在民主基礎上的統一,才是真統一。”[1]一句話,我們要用民主的方法來解決黨內矛盾,通過黨內民主促進黨內矛盾的解決。
我們黨擔負著重大的現實責任和歷史使命,黨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實現黨的有效整合對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重大意義,而只有實現黨內民主,才能凝聚全黨的意志和力量,使黨始終保持先進性,永遠站在時代前列,真正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所以,“發展黨內民主,開發黨內民主的資源,促進黨的有機整合,應該是中國共產黨發展的基本戰略。”[2]我們黨80年的歷史反復證明:什么時候黨內民主運轉良好,黨就能團結統一,革命和建設事業就會不斷前進,黨的先進性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什么時候黨內民主遭到破壞,黨也就無團結統一可言,革命和建設事業就會遭受挫折,黨的先進性就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只有在黨內民主的基礎上才能形成黨的團結統一,也才能體現黨的先進性。
對黨的領導和執政而言,黨員的整體素質和黨的干部的質量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直接決定黨的領導水平和黨的執政能力。怎樣提高黨員和黨的干部的素質呢?黨內民主!就民主而言,它具有自新功能,通過民主選舉能夠使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同時造成充分競爭的局面,提高黨員的素質。
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權力制約力量薄弱,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持久地保持黨的生機和活力?中國共產黨不同于西方資產階級政黨通過“黨外有黨”的外在力量來推進政黨自我更新的運作方式,我黨的自我更新機制構建的動力來自于內部,而這個更新機制是由黨內各種民主機制構成的。列寧認為“完全的公開性、選舉制和普遍監督的‘自然選擇’作用,使每個活動家最后都能‘適得其所’,擔負最適合于他的能力的工作……”[3]毛澤東也指出:“擴大黨內民主,應看作是鞏固黨和發展黨的必要步驟,是使黨在偉大斗爭中生動活躍,勝任愉快,生長新的力量……”[4]通過黨內民主不僅可以使黨內的優秀人才成為領導力量,而且可以增強黨的吸引力和容納力,改善和提高黨組織對黨外優秀分子的吸納能力,為黨不斷輸入新鮮的血液,從而促進黨的自我更新。同時,黨內民主能夠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每個黨員都能自由地思考和創新,為黨的不斷完善做出貢獻。發展黨內民主,是堅持黨的先進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內在基礎和動力源泉。只有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才能使廣大黨員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到黨的工作和黨內事務中來,充分行使黨員的民主權利,及時發現和糾正黨內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失誤,保證黨內各種機制的有效運行,保持黨的先進性。
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和建設的不同階段是發展變化的,黨要永葆先進性,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和改革自身。實踐證明,任何政黨只有與時俱進,才能適者生存,保持黨的先進性關鍵在于堅持與時俱進,而黨內民主的自我更新機制可以使黨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保持清新的形象,永葆黨的先進性。
民主之所以具有監督功能,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民主必然要求透明,如果缺乏透明度,“有治理權的公民處于一無所知的狀態,要想治理好這個國家是不可能的”[5]。相反,如果將政治活動的依據、過程、結果及有關信息向大眾公開,權力“暗箱操作”的空間就會減少。其次,民主必然要求公眾的廣泛參與,要求聽取公眾的意見,少數人的私利就必然受到限制。由此可見,民主必然要權力主體受到監督,實行民主就意味著尋租空間的減少,就能夠防止權力的濫用,腐敗行為就會相應減少。
腐敗的本質就是權力的濫用,權力的濫用一是由于權力的過分集中,二是由于權力缺乏約束。中國共產黨不僅是執政黨,而且是領導黨;執政的角色決定了黨擁有強大的公共權力,領導的角色意味著黨掌握著巨大的社會資源。怎樣加強對黨的監督是我們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這一方面要靠黨外監督,另一方面更要靠黨內監督,而黨內監督形成的核心機制就是黨內民主。通過黨內民主,一方面可以增強權力及權力主體產生的民主性,另一方面增強權力運作過程的民主性,“只有存在黨內民主,黨規黨法以及由此形成的黨內制度才具有有效運作的政治基礎和體制條件;只有存在黨內民主,黨內的權力運作才是有限的權力運作,黨內權力作用的客體才是權利有保障的客體。”[6]黨內民主對防止黨內權力腐敗具有全局性的意義,它不僅可以平衡黨內民主與集中關系,防止權力過分集中,而且能夠使黨的各種制度規范真正轉化為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準則,從而不僅可以充分保證黨內權力實際運作的民主性,實現黨內生活的民主化,而且能夠把黨內蘊藏的巨大潛力轉化為強大的現實力量,增強黨的整體實力,提高黨抵御腐敗的能力。只有實現黨內民主,才能從制度上、程序上和行為上實現黨對權力的自我制約。
黨員干部的腐敗,削弱黨的執政能力,也對黨的先進性構成嚴重的威脅。沒有黨內民主,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就會橫行泛濫,黨就會走向腐敗與墮落,難以擔當起領導現代化建設的重任,就會失去人民群眾的認同與支持。黨內民主的主體不僅僅是黨的領導機構和各級委員會的成員,也包括廣大普通黨員,把保持黨的先進性的責任寄希望于包括干部在內的廣大黨員,這既是黨的優良傳統,又是現實的必然選擇。只有實行黨內民主,促進廣大黨員積極參與和自覺行動,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黨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的能力,保持與群眾的聯系,才能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在黨面臨執政和改革開放的雙重考驗面前,必須把黨內民主作為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制度設計和實踐策略。
民主之所以能夠促進決策科學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民主的決策能夠集中眾人的智慧。對此,用萬里的話說就是:“沒有民主化,不能廣開思路、廣開言路……就沒有科學化。所謂決策科學化,首先就要民主化。”[7]也就是說,決策的民主化一方面允許各種各樣的觀點都納入決策主體的視野,供其選擇,而沒有比較就不能說明哪個方案更加科學。另一方面,決策民主化也意味著允許各種觀點相互交鋒,這就使決策得以不斷完善。
黨內民主與黨的決策密切相關,要制定正確的決策,就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決策的民主性是決策的科學性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求決策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在決策議題的提出階段保證問題提出的開放性;在決策方案的設計階段保證決策方案的代表性;在決策方案的論證階段保證方案論證的公平性;在拍板決策階段保證決策選擇的集體性。這樣一個群策群力、充分發揚民主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過程,最終的決策實際上就是利益協調和價值綜合的結果。通過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疏通黨內民主渠道,健全黨內民主制度,就能夠廣泛聽取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意見和建議,使黨的各項決策充分反映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意愿,集中全黨的經驗和智慧,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我們判斷一個黨是否先進,必然要關注這個黨的政策是否先進,而黨的科學決策的一個前提就是黨內生活的民主。無論決策議題的提出,還是決策方案的形成,都需要黨內民主來保證決策的科學化。
決策的科學化是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的歷史也反復證明,什么時候充分發揚了黨內民主,黨的決策就正確,黨的戰斗力就強大,生命力就旺盛,黨的事業就蓬勃發展;反之,什么時候黨內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壞,家長制作風盛行,黨的決策就會出現失誤,人民的事業就遭受損失,黨的威信就下降,黨的生存和發展就受到限制。歷史充分說明,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關系到決策的正誤,與黨的先進性密切相關。
從民主的發展歷程來看,民主具有示范效應,一國的民主進程會激起其他國家追求民主的熱情。就我國而言,新文化運動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人對西方民主的向往,共產主義運動發生的一個重要背景是蘇聯民主革命的勝利。同樣,一個地區、一個領域的民主發展也能擴散到其他地區和領域。特別是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現代化事業的領導核心,也處于執政地位,黨內民主更具有擴散效應,有利于政治民主的推進。
黨內民主與政治民主密切相關,政黨本身就是民主政治發展的產物,是按照民主原則由有共同政治意愿的人們自愿組成的政治組織。政黨的出現,適應了“主權在民”等民主理念的要求,適應了公民參與政治的要求,同時也推動了政治民主的發展。由此可見,黨內民主對于我國政治發展的現實意義不言而喻。作為執政黨和領導黨,如果黨自身沒有良好的民主傳統和民主習慣,沒有一套規范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黨的干部與黨員缺乏民主理念和民主作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又怎能貫穿民主精神和實現民主運作呢?可以說,黨內民主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整個政治體系容納各種利益要求和價值傾向的能力,黨內的民主狀況決定了國家和社會的民主狀況。我們正在進行民主政治建設,這就要通過發展黨內民主推動人民民主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發展和完善黨內民主,進行制度創新,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完善黨的選舉制度、決策制度、監督制度和領導干部制度等,這樣才能使黨內民主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這就能為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設提供經驗。同時,發展黨內民主不僅可以為黨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而且可以通過執政的優勢為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安全通道。為此,黨應該自覺推進黨內民主建設,使黨內民主真正成為黨鞏固領導地位和增強執政能力的戰略資源。
民主化是社會前進的方向,是現代化的趨勢所向,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也是黨的先進性的表現形式。我黨是執政黨,執政黨的先進性歸根到底體現在執政為民,這就要滿足人民對民主權利天生的需求。我們黨成立之初就把民主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之上,黨所追求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正是民主政治的最高境界,黨的性質和綱領也決定了黨只有推動民主政治進程,才能完全體現自身的先進性。離開黨內民主,我國獨特的政黨制度和政治制度就無法發揮優勢,黨的先進性也就無從體現。黨正在領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設,人民民主正在不斷發展,黨內民主只有比人民民主發展得更充分、更完善,才能夠體現出黨的先進性,缺乏黨內民主就承擔不了領導建設民主政治的重任,也就威脅到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
其實,民主本身就是一種優良的工作作風、思想作風和領導作風,黨內民主本身就是黨的先進性的直接體現和核心內容,而個人專斷、一言堂、家長制卻與民主相背離,也與黨的先進性背道而馳。同時,黨內民主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選擇,而黨的先進性則是黨內民主的必然結果。可見,黨的先進性與黨內民主是密切相聯的,黨內民主有利于黨的團結統一,這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了前提條件;黨內民主有利于黨的自我更新,這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了力量之源;黨內民主有利于防范腐敗,這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了健康保障;黨內民主有利于科學決策,這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了具體路徑;黨內民主有利于政治民主,這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了戰略資源。總之,要確保黨的先進性,就應當保持和發揚黨內民主,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健全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黨內民主制度。只有不斷完善黨內民主,靠民主的力量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
[1]毛澤東文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70.
[2][6]林尚立.黨內民主[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209-210,221-222.
[3]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48.
[4]毛澤東選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9.
[5](美)科恩.論民主[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159.
[7]萬里.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J].新華文摘,1986,(10):3.
On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s Significance to Keeping the Advanceof the Party
LUO Yue-ling
(Shanghai Ecnonsics and Finacial College,Shang hai 201209,China)
Inner-party democracy is the life of the party.And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 concerns the advance of the party.The democracy is in possession of the function of from the conformity,rejuvenescence,supervising,optimization and pervasion merger function.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the democracy,the article analyses systematically the positive roles that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 plays in maintaining the advance of the party.The writer thinks inner-party democracy offers precondition,source of strength,health ensuring,concrete route and strategic resource for keeping the advance of the party.
democracy;inner-party democracy;advance of the party
D262
A
1009-6566(2011)02-0007-04
2011-02-22
羅月領(1980—),男,山東東明人,上海金融學院公共經濟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管理學博士,主要從事政治民主、城市治理、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