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2)
中國股票期權會計問題探究
劉 波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2)
股票期權是一種激勵制度,在中國起步稍晚,與國際慣例存在一些差距。中國股票期權會計處理、計量、披露和相關的稅收政策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結合中國國情,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以此來進一步完善中國的股票期權會計準則及框架,進而推動中國股票期權的健康發展。
股票;期權;建議
股票期權制是向受益人贈予或出售股權,受益人獲得股權,在一定時期內規定受益人持有且不得出售企業股票。其特征有:
與企業股票增值掛鉤,代理人能分享股票增值,得以分享剩余索取權公司未來收益即股票價值,期權受益人在行權前不享有股權表決權及股票分紅權。
公司向符合條件的雇員發行股票。公司承擔的風險是無限的,股價上漲越多,公司的潛在損失可能越大,公司享有的收益是有限的,僅為雇員提供的勞動。對雇員而言,他沒有一定要提供勞務的義務,他可以選擇是否提供勞務,而不必受合約限制。如股價未能上漲或是下跌,他損失的僅是所提供的服務;他享有的收益是無限的,股價上漲越多收益越大。
認股權證的期限一般較短,幾天或幾個月;股票期權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可能稍長;股票期權的期限則較長,幾年或十年以上。
新會計準則對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使企業的會計信息更可靠真實,但新準則許多細節問題未明確規定,需具體完善。
1.證券市場不完善,可能導致股價無法全面反映企業真實價值。按照股票期權授予日的股票公允價值作為企業為取得員工服務的成本,那么授予日的股票公允價值的確定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會計利潤,目前證券市場還不完善、會計信息不對稱,股票價格無法全面反映企業真實價值,且上市公司操縱股票價格。
2.管理費用攤銷問題。目前對企業為取得員工的服務而授予的股票期權大部分作為企業授予日的成本費用處理,以后只在授予日到行權日之間再調整,而未在授予日到行權日之間對股票期權進行攤銷,則有的企業便操縱利潤。如何確定股權激勵的分攤年限,以及在各年度間如何合理分攤,均會影響股價的波動性。由于股份支付的成本在等待期內已進入成本,因此分攤年限的長短,以及各年提取的條件的不同,直接影響各年損益,影響當年的每股收益。同時,不同的成本分攤方式,也可能成為高管等股權激勵對象操縱利潤的一種手段。這也說明中國有關股份支付的相關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
將股票期權的報酬成本確認進會計報表還是只在附注中披露一直是理論界和實務界爭論的問題。股票期權的表內確認,就是通過會計確認和計量,將股票期權對資產負債表日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對公司經營成果的影響、對公司現金流量的影響以及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通過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交動表呈現出來。同時,為了便于信息使用者對財務報告的理解與使用,提高財務會計報表的相關性,需要表外披露股票期權的相關信息。
1.針對目前證券市場上股票價格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的問題,公允價值的確定不應該僅以股票期權授予日的市場價格為基礎,還應該適當地考慮授予日之前的30或60個證券市場交易日的交易價格和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等因素來確定,比如按“授予日股票價格×50%+(30或60個證券市場的交易價格的平均數) ×30%+每股凈資產價值×20%”這樣一個公式來確定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盡可能地避免因為授予日股票價格的失真而導致的企業會計利潤的失真,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會計信息。如果能夠不直接采用授予日的市場價格基礎而是采用以上或類似的公式來確定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就要求國家在制定有關股票期權的具體企業會計處理方法時明確規定企業關于股票期權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的計算方法,從而完善企業關于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
2.準則應進一步規范管理費用的攤銷問題。企業在授予日到行權日之間不攤銷股票期權,而只在授予日到行權日之間進行一些調整的處理方法與會計的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不符。因為企業授予員工股票期權的目的就是想留住人才并讓其為企業長期服務,也是為了減少持有股票期權的管理者的短期行為,盡可能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最大化。同時,考慮到中國股票期權計劃尚未規范,為防止管理人員的惡意操縱,企業為得到員工的服務而授予的股票期權這一項費用應該與員工為企業服務的時間聯系起來,最起碼應在授予日到行權日之間進行攤銷,或者應該在比授予日至行權日期間較長的時間之內攤銷。
會計信息得以披露的前提有三個原則:相關性、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則。首先,只有與會計主體相關的信息才是有用的;其次,重要性原則要求對相關的信息并不是事無巨細地全部揭示出來,因為冗長的無關緊要的信息只會對信息使用者產生誤導;再次,由于信息披露是有成本的,財務報告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并不符合誰受益誰分擔的原則,信息披露的成本只能由提供信息的企業承擔,因此,會計信息的選擇必須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對經過以上三個原則依次過濾進入會計信息系統的信息進行分類,符合確認標準的進入會計處理過程,最后過入表體內,其余則作為表外信息披露。報表使用者做決策首先是對財務報告的核心部分一基本財務報表進行縱向分析和橫向比較,其次,隨著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制度的發展,財務報表中披露的各項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指標己成為資本提供者決策的主要依據之一。而報表附注信息始終是對表內信息的有益補充,由此可見,表內信息始終是財務報表的“主角”,報表附注永遠是財務報表的“配角”。因此,股票期權的會計信息符合上述的三個原則,應該既在表內確認也在表外披露。中國的股票期權會計準則規定了股票期權必須在表內確認和表外披露,這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這種激勵制度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但中國股票期權會計準則中對表外披露的要求比較少,建議補充一些內容。具體的表內確認和表外披露的要求如下:
1.表內確認。
(1)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呈報。通過上文有關會計確認和會計計量的分析,筆者認為,股票期權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表現為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在科目的選用方面,應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中,同時采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進行計量。
(2) 在利潤表中的呈報。股票期權由于涉及“薪酬費用”的確認而對利潤表中的有關成本或管理費用構成影響,最終將影響當期凈利潤。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當以對可行權權益工具數量的最佳估計數為基礎,按照權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
(3) 在現金流量表中的呈報。股票期權的授予、給予均不會產生現金流量,只有員工行權購買股票時,才會產生現金流量。員工行權時交入的現金,在“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反映。
(4)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的呈報。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是反映構成所有者權益的各組成部分當期的增減變動情況的報表。因股票期權而形成的當年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在該表中的“股份支付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金額”項目中反映。
2.表外披露。
企業除在表內確認以外,還必須在表外披露股票期權的相關信息。
(1)股票期權的基本情況。股票期權計劃的主要內容:期權的種類、授予對象、授予數量、授予日、授權條件、等待期滿日、授權方式、期權合同期限、行權價格、行權日和行權期限等。
(2)每期期權的數量和加權平均行權價。具體包括:①年初已經授予但未行使的期權;②本期授予的期權;③本期失效的期權;④本期已行使的期權;⑤期末未行使的期權;⑥期末可行使的期權;⑦行權日的加權平均行權價格;⑧期末尚未行使的期權的行權價格范圍和加權平均剩余期限。
在期權的行權價格差距較大的情況下(例如,最高的行權價超出最低行權價約150%),為有利增發股數的推算和發行時間的把握,應該對期權進行適當的分類。在對期權分類情況下,對每類期權應披露:①授予期權的數量、加權平均行權價和加權平均剩余期限;②當前可以行權的期權數量和加權平均行權價;③已行權情況:因行權而發行的股票,因未滿足授權條件或是到期未行權而失效的股票期權數。
(3)已授予期權的公允價值。在企業以授予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計量收到服務的公允價值的情況下,企業至少需要披露以下信息:
①本期授予股票期權的加權平均公允價值以及確定該價值的相關信息,包括:a.使用的期權定價模型和該模型所需要的參數,包括股票價格、行權價格、預期波動率、期權壽命(包括使用的預期壽命或合同壽命)、預期股利、無風險利率以及模型所需要的其他信息;b.歷史波動率以及歷史波動率與預期波動率差異的說明,或者用歷史波動率推算預期波動率時,對如何確定預期波動率的說明;c.如何確定無風險利率的說明;d.授權條件的假設和確定公允價值時如何考慮授權條件的說明;e.期權的復載特性及其他特性是否影響及如何影響公允價值的確定。②本期重新定價的期權:a.重新定價的原因;b.公允價值的增加額(重新定價的結果);c.重新定價所需的信息。③對本期已授予,或已符合授予條件本期將授予的期權(即員工已完成特定期間的服務或已達到特定的業績要求本期將授予的期權),要比較分析實際授予股票期權的數量或百分比與授予日估計的授權數量和百分比的出入。④對于本期已行權的期權,要比較期權的實際壽命與在授予日估計的預期壽命的差異。
(4)企業應該披露本期因股票期權交易而引起的所有費用,確保財務報告的使用者能夠理解由此產生的對本期利潤的影響。筆者認為,如果以上所披露的信息還不能滿足財務報告使用者對該項業務的正確理解,企業有義務增加披露的內容。
Abstrat:Stock option is an incentive system,and starts later in China,there are some gaps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stock options,measurement,disclosure and tax policy related to some problems,combined with our national conditions,the above improv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China’s stock option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frameworks,thus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ock options.
Issues of Stock Option Accounting
LIU Bo
(Huanggang Polytechnic,Huanggang 438002,China)
stock;option;proposal
D
A
1009-6566(2011)02-0047-03
2009-02-23
劉 波(1973—),男,湖北公安人,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財稅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