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文,黃冬萍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山東 青島 266100)
醫學生臨床實習同理心應用探討
張譯文,黃冬萍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山東 青島 266100)
醫學生;臨床實習;同理心
醫學實習生是完成了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即將成為一名臨床醫生的學生,此時他們滿懷激情,充滿希望,但對于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怎樣與病人溝通仍然十分迷茫。面對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現狀,培養醫學生同理心,對于化解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保證實習質量非常重要。
同理心(empathy)是指進入并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將了解的內容傳達給對方的一種能力,它是溝通和心理輔導技巧中最重要的環節[1]。同理心是當前國內外心理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其應用已滲透到各個領域,但在臨床醫學教育方面的應用有待進一步研究。同理心屬于心理學概念,其基本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真正了解別人,就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即換位思考。心理學家發現,無論在人際交往中出現什么問題,只要你堅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盡量了解并重視他人的想法,就能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1 醫學生同理心缺失
各高校興起校園文化建設,重視人文教育,以提高醫學生人文關懷意識,提升同理心在醫學生培養中的地位。由于在校學過醫學心理學,絕大多數醫學生雖然對同理心有所了解,但并不清楚在臨床中應用同理心的重要性。對于當今的醫學生來說,由于就業形勢嚴峻,于是考研成為很醫學生的選擇,導致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忽視自身人文修養的提高以及同理心的培養。在醫院實習時多以掌握技術為主,不從病人的角度出發,不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導致醫患關系緊張。Gardnor指出,在職業轉化為專業的過程中,醫學已逐漸淡化了其慈善和關懷的中心思想,而將治療和科技作為形成專業的基礎[2]。由于同理心缺失,他們會變得更加職業化,使得病人不信任,這將難以緩和醫患關系。
2.2 醫學生實習過程中自信心不足
醫學生實習時,由于對醫院環境、帶教教師、臨床各專業技術等還比較陌生,常表現為對病人束手無策,特別是在外科、婦產科等專業技術性操作較多的科室,絕大多數醫學生擔心出現差錯,因而產生緊張心理。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和人際關系處理技巧,有的醫學生溝通能力較差,導致病人不愿配合,甚至拒絕醫學生的診治活動。此時,醫學生易產生自責心理,導致心理壓力過大。調查發現,我院醫學生在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自信心不足,有的醫學生有明顯的自卑感。表現在帶教教師查房提問時不敢大膽回答,病例討論時極少發言。(2)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表現為言語生硬,不知如何詢問病史。
2.3 病人對醫學生缺乏信任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同理心的建立也需要病人配合。當醫學生站在病人角度思考問題,病人也應站在醫學生角度思考。在實習過程中,由于醫學生缺乏經驗,易緊張、慌亂,使所學知識大打折扣。而隨著病人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病人不信任甚至直接拒絕醫學生診治。但是病人應該知道,臨床實習是醫學生成長為醫生的必經階段,應給醫學生實踐的機會。
3.1 組織教師學習同理心相關理論知識,發揮榜樣作用
以創建人民滿意的公立性醫院為契機,組織全院教師進行同理心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調查資料表明,病人的滿意度有50%以上來自服務性活動而與技術無關[3]。通過對全院教師培訓,使其認識到同理心應用于臨床的重要意義。帶教教師要重視醫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指導其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正確應用同理心,對病人心懷同情,設法使其感到舒適。在與病人交往過程中,鼓勵醫學生持積極、肯定的態度,不過分強調自我。帶教教師在臨床帶教過程中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強心理素質教育,增強醫學生自信心
心理素質是指個體在遺傳基礎上,通過后天教育和環境影響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基本心理素質。通過加強心理素質教育,使醫學生具備健康的心理品質、良好的意志品質,彌補性格缺陷,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4],能隨著環境的變化及時進行自我調節,減輕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穩定情緒,快速進入新的角色。在臨床實習過程中,醫學生如果遇到不配合的病人,應努力說服,而不是一味逃避。
3.3 醫學生同理心的培養
醫學生在學校和醫院學習的過程中,除了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注重同理心培養。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福岡宣言》指出,醫生必須學會交流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因此,醫學生注重自身人文修養,學會站在病人角度考慮問題,在實習過程中體現出人文關懷,就能得到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3.4 開展各類培訓,提高醫學生對同理心的認知水平
對醫學生集中進行崗前培訓,著重在溝通技巧、人文關懷等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培養醫學生人文修養,使其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進一步弘揚醫學人文關懷精神。組織開展角色互換等活動,讓醫學生在“玩”中體會同理心,并應用于以后的臨床實習中。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生成長為醫生的必經之路,是實現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環節,是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醫學生要學會應用同理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升角色適應能力,最終提高實習質量。
[1]莫孫,淑冰,廖進芳,等.與病人溝通的重要技巧——同感心[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96~397.
[2]侯文紅,高娜.同理心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5,19(9):1700~1701.
[3]任真年.現代醫院醫療質量管理[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
[4]鄭日昌.大學生心理衛生[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
G424.4
B
1671-1246(2011)01-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