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華
(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連云港222006)
科學劃分職責合理協調關系
——提高校系兩級管理模式下教學管理效率的實踐與思考
王理華
(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連云港222006)
從分析高校實行校系兩級教學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出發,闡述當前高校校系兩級教學管理中的主要問題,提出實行校系兩級教學管理應注意的問題和保證校系兩級教學管理體制改革有效性的措施。
高職院校;管理模式;校系兩級教學管理
校系兩級管理是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實行的管理模式,對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學校管理模式轉軌,切實提高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起到很好的作用。校系兩級教學管理就是使學校原有的以職能部門為主的管理機制轉變為以系部為主的管理機制,從過去的直接管理轉變為間接管理。管理重心下移至系,擴大了系部管理自主權,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開展。
我校自2005年成立系部后,積極推行校系兩級管理,2008年5月印發了《關于校、系兩級管理(教學)的實施意見》,明確教學管理工作實行“校系兩級管理,以系為主”,教務處“統籌規劃,統一協調”的運行模式。教務處是學校負責教學管理的職能部門,在分管校長領導下行使教學管理職能,代表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履行計劃指導、統籌協調、監控評估、信息服務等宏觀管理的基本職能;各系部是學校教學基層單位,全面負責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工作,負責各專業各項教學管理工作、教學任務并檢查落實,負責專業班級的學生管理和組織學生活動[1]。
我校實行校系兩級教學管理4年多來,效果不顯著,還存在認識不夠,職責劃分不清,缺乏激勵機制等問題。為此,我校開展了以“實施校系兩級教學管理”為主題的調研,對學校現狀及存在問題有了初步認識,現分析如下。
由于我校是從中專學校逐步發展成的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時仍習慣采用中專管理模式,對校系兩級教學管理認識不充分。教務處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的核心部門,權力下放還不充分,致使教務處事務性工作較多,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好監督、控制和服務工作,制約了系部管理水平發揮。而各系面對校系兩級教學管理,還未形成獨立的教學管理制度,習慣于“事事請示,時時匯報”,在工作中仍然按照傳統方法進行管理,管理效率低下。
實行校系兩級教學管理的實質是教學管理權限的重新分配。從目前我校校系兩級教學管理的工作職責劃分看,有的職責描述過于宏觀,可操作性不強。例如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教務處、組織人事處和各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和介入,但是具體的職能劃分不十分明確;部分教學管理工作責任主體仍集中在教務處等職能部門,管理重心并未真正下移,出現學校會議多、職能部門下達任務多、系部請示多的現象;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后,分配制度改革未及時跟進,系部雖然承擔了大量的教學管理工作,但并未被賦予相應權力,責、權、利未得到統一。
由于管理權限劃分不明確,對于教學工作中一些突出問題的解決就難以真正落實到部門或人,不利于教學工作沿著健康、良性的軌道發展。正是因為教學工作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教務處和系部在工作中容易脫節,導致系部和教務處在許多問題上發生分歧,甚至出現干涉對方事務的現象,使得學校缺少對教學工作全面、深刻、系統的研究,不利于把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師資隊伍建設也難以落到實處[2]。
教學管理人員是學校教學工作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服務者,他們的素質和工作能力對學校整體教學工作質量有很大影響。由于我校教學管理隊伍來源復雜,學校對管理人員培訓不夠,以及缺乏激勵措施等,影響了教學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教學管理人員缺乏管理學知識,對高等職業教育理論及發展方向了解不充分,很難提高管理水平,進而影響了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提高;(2)多數教學管理人員缺少培訓學習的時間和進修提高的機會,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難以對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作出理性思考;(3)沒有樹立“以教學為中心”觀念,缺乏現代職業教育管理意識、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對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強服務意識不夠重視;(4)系部教學秘書身兼數職,精力有限,無法承擔協調全系教學工作的任務;(5)一部分教學管理人員缺乏管理基本知識及處理文件能力,工作效率低,給教學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主要表現在教學管理中憑個人經驗隨意性管理情況存在,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教學管理局面尚未形成;對教學管理缺乏全局性和長遠性規劃,針對當前的、短期的措施多,針對長遠的措施少;針對教學活動某一方面、某一問題進行分析和采取的措施多,從整體性出發分析問題和采取的措施少;缺少必要的監督管理機制,教學督導及監控體系雖已建立,但落實不到位;雖然建立了教務網絡管理系統,但利用網絡進行教學管理還不夠充分等。
我校雖然制定了教師的綜合量化考核指標體系,但未與教師津貼掛鉤,還未真正起到激勵作用;學校實施人事制度改革后,分配制度改革未及時跟進,責、權、利不統一,教學經費、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沒有合理安排,系部參與教學管理的積極性不高。
校級教學管理的主要任務是落實上級教育部門的各項政策措施;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制定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各項規章制度。教務處作為校級教學工作的職能部門,應代表學校行使全校性的教學工作管理權,當好學校在教學工作管理中的參謀、助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各系必須按照有關規定認真貫徹落實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任務,確保承擔的教學任務能夠及時、圓滿完成[3]。
在進行職責分工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方面:一是明確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重視教學工作管理;二是梳理教務處與系部關系,理清思路,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上下聯動;三是務求實效,講求效率,扎扎實實工作,避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四是校系兩級教學管理部門要密切關注教學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和重大問題,共同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努力探索實施的方法和途徑,確保教學工作不斷發展。
要真正實現校系兩級教學管理,需要教學管理人員不斷更新觀念,樹立“服務至上”工作理念,把自己當作教師、學生的服務者,全心全意提供服務,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由管理向服務的轉變。教務處工作人員要以平等的態度與系部教學管理人員和諧相處,系部教學管理人員則應積極配合教務處工作,進而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實現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為了保證校系兩級教學管理模式的正常運行,并最終形成教學工作管理的良好格局,必須健全工作機制,制定相關制度,大力推進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形成以系級教學管理為主,學校教務處宏觀指導、監督評估的管理體制。具體做法如下:(1)建立健全各項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并認真貫徹落實,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制度保障;(2)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組織建設,完善由校長負責、教務處牽頭、系部為基礎、各職能部門協調配合的教學管理體系,形成教學質量保障新機制;(3)建立教育教學質量分層管理責任制,保證教學管理體制有效運行,實現教學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的有機結合;(4)建立以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為導向,利于優秀管理人員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用人機制;(5)建立監督機制,對校系兩級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切實保證校系兩級教學管理工作正常開展;(6)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形成校系二級財務預算管理體制,使各系擁有相對獨立的經費管理權,調動各系從事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7)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于不按照校系兩級教學管理模式正常開展教學工作管理的人員追究責任,特別是對教學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損失的,更要從嚴處理[4]。
校系兩級教學管理模式確定后,需要建立一支既熟悉業務,又有較強服務意識且懂得科學管理理論,掌握現代化管理手段的教學管理隊伍,以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
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提高教學管理人員水平,注重做好以下工作:(1)規范用人機制,優化管理隊伍結構,建立規范的教學管理人員聘任制度,實行公開招聘,引進學歷高、業務能力強,同時又具有高度責任心的優秀人才,也可選拔校內具有較強管理能力的教學一線教師,提高教學管理隊伍的工作能力和整體素質;(2)重視繼續培養,提高業務素質,建立和完善教學管理人員培訓機制,通過在職進修、短期培訓、崗前培訓等方式,開展教學管理、教學研究方法、計算機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使他們不斷接受新的管理知識和理念,組織教學管理人員開展校內外教學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會及參觀訪問,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并針對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跟蹤和探討;(3)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配備現代化辦公設備,建立網絡化教學管理系統,實現教學管理手段現代化,減少教學管理人員工作量,以確保教學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4)采取激勵措施,穩定管理隊伍,建立合理的考評和崗位津貼制度,提高教學管理人員待遇,將教學管理人員工作績效和利益相結合,實現“優勞優酬”“多勞多得”;(5)積極支持教學管理人員開展科學研究,對于教學中的問題和規律進行深入探討,以指導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
[1]邢金龍,王麗平.高職院校如何有效實施校系兩級教學管理[J].太原科技,2007,4:88~89.
[2]楊萍,王海峰.高職院校二級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2):4~6.
[3]俞吉興,謝國珍.高職院校院系二級教學工作管理模式構建[J].職教論壇,2006,8:17~19.
[4]熊杰.校院二級管理體制下院級教學管理機制的探討[J].科技信息,2009,14:351.
G471
A
1671-1246(2011)03-0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