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麥提江·麥蘇木
(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
人體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學科,許多醫學問題研究要以人體生理學理論和方法為基礎;同時,醫學實踐也能檢驗人體生理學理論的正確性。但由于人體生理學內容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普遍感到難學、難記。因此,筆者認為,在人體生理學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應把有關內容和生活、臨床案例相結合,使人體生理學內容具體化,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理學理論和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事例中提出相關的人體生理學問題,用所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細心觀察、善于分析的良好習慣。如介紹完血漿膠體滲透壓的概念和作用后,讓學生試著解釋“為什么有的人節食減肥卻全身浮腫?”;講授消化系統時解釋“平時喝稀飯為何比吃炒飯餓得快?”;講解影響食物中鐵和鈣吸收因素時,可聯系“進餐后為什么不宜立即飲用濃茶?”;講授體溫調節時,解釋“為什么發熱時先畏寒、再發汗?”;講授循環系統靜脈回流時,解釋“人蹲下過久突然立起,為何會出現頭暈、眼花甚至跌倒現象?”;講授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時,解釋“冬天多吃高蛋白質食物的好處”等。這些實例會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較輕松地達到教學目的。
通過醫學實踐,一方面可檢驗人體生理學理論是否正確,另一方面可用新理論推動人體生理學發展。按照現行課程設置,學生需學完基礎課程后才能學習臨床課程,造成學生學習基礎課程時感到枯燥、乏味,學習臨床課程時又因遺忘基礎知識而不能對一些臨床知識進行透徹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將相關章節理論教學與臨床案例相結合,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其將來的臨床階段學習奠定基礎[1,2]。
如講授心音時,可先概括地介紹心臟瓣膜的哪些病變會引起雜音,再讓學生判斷在聽診部位出現的雜音是瓣膜的何種病變引起的;講授某種激素的生理作用時,可聯系與其相關的藥理作用和副作用;講授基底神經節功能時,介紹帕金森綜合征和舞蹈病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
人體生理學研究的正常人體生命活動規律,其許多基本理論知識都與臨床疾病有著密切聯系。教學過程中講授各系統正常生理功能和調節時,有意識地引入生理學知識的臨床應用,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可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條理化,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如講授滲透性利尿時,可以解釋糖尿病病人出現“三多一少”的原因,將滲透性利尿與糖尿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相結合。這樣既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其對滲透性利尿的理解;又可使學生對糖尿病發病機制有初步了解,為后續臨床課程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利于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素質的提高。
講授血液一章時,先說明什么是低滲、等滲、高滲溶液,再講述紅細胞置入不同溶液時的不同結果,使學生明白臨床常用等滲的5%葡萄糖溶液和0.9%生理鹽水溶液給病人補液,而少用高滲、不用低滲溶液的道理。講授ABO 血型輸血關系時,先講明輸血既是外科手術搶救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措施,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嚴肅的醫療方法,若血型不合會發生輸血反應,導致溶血,甚至造成病人死亡,所以必須做好輸血前的交叉配血試驗,堅持輸血原則,保證輸血安全;解釋什么情況下需要輸血,輸什么樣的血(如血漿或全血)才能有效挽救病人生命。講授消化和吸收時,講解小腸消化與吸收作用與外科腸切除長度的關系,不能過多切除,以免影響消化與吸收功能。講授感覺器官時,講解中腦病變(腫瘤、血腫)或全身麻醉過深時,瞳孔對光反射減弱或消失,所以臨床上常將其作為判定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部位,全身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標。再如行甲狀腺手術時,若切除甲狀旁腺,易造成低血鈣,引起全身性抽搐;幼年時期腦垂體生長素分泌過多可引起巨人癥,分泌不足則引起侏儒癥;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癥;維生素A 缺乏引起夜盲癥;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基礎代謝率增高,反映甲狀腺機能亢進,基礎代謝率減低,反映甲狀腺機能減退;高血K+引起心率減慢;血小板減少引起皮膚、黏膜出血;紅細胞減少導致貧血;脊髓損傷引起下肢癱瘓;腎臟濾過功能和重吸收功能改變引起尿量變化;內臟疾病引起體表部位疼痛覺過敏等。
(1)在生理學理論教學中引入臨床案例討論,對基礎醫學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要求。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擴大知識面,更要有較強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教師要不斷學習相關學科和臨床醫學知識,一方面汲取新知識,開拓視野和思路;另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地收集臨床資料和案例。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結合臨床案例,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因此,在人體生理學教學中適當應用臨床案例教學,促進了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
(2)在人體生理學教學中應用臨床案例,學生熱情高漲,但在課堂討論中可能出現揪住具體臨床問題不放的情況,此時教師應耐心、巧妙引導,本著以人體生理學知識為主、案例為輔的原則,正確把握教學方向。
通過將人體生理學理論與臨床實際緊密聯系,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人體生理學的重要性,明確學習基本理論的目的,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將臨床疾病發病機制、藥物治療原理等知識有機結合,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縮短學生參與臨床工作的心理適應期。當然,加強人體生理學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滲透,要注意掌握好“度”,時間分配要合理、適當,不要喧賓奪主。
總之,在人體生理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可讓學生較早接觸臨床案例,既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臨床思維、理論聯系實際及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又提高了人體生理學教學質量,使人體生理學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
[1]章功良,王裂成,何延龍.生理學理論教學與臨床病例結合的教學模式探討[J].右江醫學,2003,31(2):185~186.
[2]崔玉英.將生理教學與臨床相關內容相結合的體會[J].右江醫學,2003,31(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