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張祖娟,陳 玲,安 睿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8)
淺談婦產科超聲影像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李淑萍,張祖娟,陳 玲,安 睿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8)
婦產科;超聲影像技術;教學體會
隨著計算機及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醫學影像檢查設備不斷更新,醫學影像學已經成為當代醫學新興的一門重要學科。而超聲領域電子科技和生物醫學工程學的飛速發展,使超聲影像技術成為臨床醫療診治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新型學科,尤其是婦產科超聲檢查對婦產科疾病的診斷、產前篩查、手術難度的評估等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由于婦產科盆腔解剖結構的特殊性,使得某些圖像不易被辨別,這給超聲醫學影像教育提出了新任務。現在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如何更好地傳授超聲影像專業的基礎知識、臨床操作方法及診治技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為提高教學質量,深化影像醫學教學改革,我教研室針對超聲醫學的教學特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與探討。
超聲醫學是一個年輕的專業,又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專業。隨著超聲醫學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和價值的不斷提高,本、專科及超聲醫學繼續教育中超聲專業的教學內容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給學生介紹本學科各種技術的成像原理,顯示疾病的手段和臨床應用,讓學生全面了解本學科的各種先進技術和每一種技術的臨床應用范圍以及超聲醫學的新進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超聲診斷是通過對圖像進行觀察分析,從而做出疾病診斷。婦產科超聲圖像比較復雜,怎樣才能對復雜的圖像進行正確分析從而診斷疾病,除了必須掌握解剖學、病理學、組織學等醫學基礎及超聲成像基礎知識外,還必須掌握婦產科學及婦產科急診等臨床相關學科的知識,掌握婦產科病史的采集方法,具備一定的臨床思維。超聲診斷的臨床思維特點是以形態學思維為主導,經過分析概括后形成解剖和病理的概念,再結合臨床資料分析、判斷,對疾病做出診斷。因此,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以便使學生在超聲檢查時能夠結合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近年來,隨著超聲影像技術的日益數字化,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日益簡單,這為超聲醫學影像教學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1]。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形象地演示超聲影像課件、對照大體解剖圖譜及典型病例圖像等,教學省時省力、學生易懂易記,且資料齊全詳盡,內容形象直觀,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講解卵巢良性畸胎瘤,其聲像圖錯綜復雜,除了表現卵巢囊腫的特征外,由于其內容物的含量及分布不同造成了畸胎瘤的各種不同聲像圖特征都具有特異性。先復習畸胎瘤的組織學來源,再講解其典型的聲像圖,如星花征、類實質性、脂液分層、面團征等,生動形象,化繁為簡,學生看后過目不忘,教學效果得以極大改善;同時,這在客觀上也提高了授課教師的綜合能力,教師必須廣泛了解國內外相關學科的新進展,并結合自己的臨床知識精心備課,認真做好多媒體課件,才能進行主次分明、內容詳盡的講解,并適時更新,以提高課堂效率。
婦產科超聲診斷的基礎是婦產科學、解剖學、組織學、病理學,如果沒有婦產科學知識,超聲科醫師就對疾病的發展、轉歸認識不足,漏診率高;如果沒有解剖學知識,超聲科醫師就無法準確獲取超聲圖像;如果沒有組織學、病理學知識,超聲科醫師就無法對病變進行準確診斷,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結果。在講授每一章節前都應指導學生對相關的婦產科學、解剖學、組織病理學知識進行復習,同時注意指出部分超聲解剖內容與大體解剖內容的差別,這樣有利于學生建立整體概念和空間概念,有利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在講授每一種疾病的超聲聲像圖時都應結合其病理學進行講解。同一種疾病會有不同的病理結構,其超聲聲像圖也會有所不同,要著重講解這些內容,加深學生對圖像理解的深度。超聲知識與臨床知識的結合也非常重要,錢林學[2]提出“臨床知識是理解超聲圖像的鑰匙”,講解圖像內容要結合臨床診斷知識,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某一疾病超聲圖像的理解和對超聲知識的記憶。此外,超聲圖像與其他影像學圖像的結合教學也很重要,多種影像進行比較就是一種特別的教學手段,不僅可將同一種疾病顯示的不同影像圖像進行對比,還可將不同檢查方法進行比較,從而總結出某類疾病的最佳檢查手段。
超聲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通過將超聲知識、基礎知識、臨床知識以及其他影像學知識結合起來講解,可以使學生融會貫通,增強橫向思維能力,用聯系的、發展的眼光看待疾病,增強對疾病的整體認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師資力量是衡量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培養教師使其不僅具有扎實的超聲醫學知識,而且還要及時掌握新技術,同時具備扎實的臨床基礎、影像醫學中其他專業的知識(如放射學、核醫學等)。定期參加由臨床、放射、超聲、病理等多學科組成的聯合討論,使得超聲科醫師具有完整的、系統的、不斷擴展更新的知識體系,從而培養出一支具有豐富的超聲醫學、臨床實踐及教學經驗的高素質醫師隊伍。
無論是醫學發展還是超聲影像的需要,提高外語水平,強化科研意識,都是新時期醫生必須具備的能力。由于我國的發展水平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醫學影像設備大多從外國進口,機器操作采用人機對話形式,不掌握外語無異于是文盲或半文盲,勝任專業工作更是空談,況且現代知識更新快,更新周期短,能閱讀外文專業書籍可追蹤本專業的國際學術動態,努力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鼓勵學生參加新知識講座、各種臨床外語查房、病例討論、國際學術講座,開闊學生視野,改變學生學習信息面過窄的狀況,便于與國際接軌。在日常的教學及工作中,帶教教師可以穿插外語教學,組織學生參加科研活動,鼓勵他們上網檢索外文文獻,進行資料收集、數據處理、文字打印等工作,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強化其科研意識,讓他們了解國內外超聲影像學的現狀與發展,使其熱愛并投身于超聲影像事業并不斷進取。
總之,隨著超聲技術的快速發展,超聲醫學涉獵的范圍不斷擴大,掌握超聲醫學的基礎知識,了解其現狀和發展趨勢,正確運用超聲醫學知識進行檢查和治療,是超聲醫學教學必須不斷創新以適應超聲醫學飛速發展的必然要求。
[1]姚江,郭啟勇,裴著果,等.計算機在醫學影像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01(12):200~202.
[2]錢林學.提高超聲診斷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8(5):1149.
G420
B
1671-1246(2011)16-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