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菊平
(渭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陜西 渭南 714000)
體育舞蹈也稱“國際標準交誼舞”。簡稱“國標”。是體育運動項目之一。以男女為伴的一種步行式雙人舞的競賽項目。體育舞蹈起源于西方的民間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社會的變革、經濟的發展,經過一代又一代人創造、加工,逐漸形成了各種形式的交誼舞。20世紀20年代初,為使社交舞有統一、規范的舞步,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集中了各方面的交誼舞專家,對當時交誼舞進行了科學的整理,共同審定了7種公認的合乎標準的舞蹈。它們是:慢華爾茲、慢狐步舞、快華爾茲、快步舞、倫巴、探戈舞,并合為《國際標準舞》。從此,在國際上便形成了比較統一的交誼舞步。
1990年元月,在北京舉辦了首屆高校體育舞蹈教師培訓班,這預示著體育舞蹈將在我國高等院校開展。1992年“北京市高校體育舞蹈協會”宣告成立。1994年和1995年北京醫科大學舉辦了高校比賽,盡管舞者技術水平不高,但它預示著體育舞蹈如同剛出土的幼苗,在高等學府的校園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目前,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已先后將體育舞蹈引入課堂,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用情感引導學生的認識美、感受美。審美價值主要是激發、順應人的本性和內在個性興趣,運用美的形象喚起人們內在心中的情感的享受深化到理念、信念、意識和品質中去,內化為人的一種素質能力。而體育舞蹈運動在激發人的情感中有重要作用,教師利用體育舞蹈的韻律和音樂感染學生,用美的形象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和熱情,使學生在體育舞蹈運動的同時認識美的存在,在感受學生的同時去創造美。體育舞蹈強調動作與音樂的結合,強調在進行體育舞蹈動作的同時加入情感因素,體現韻律美、流暢美和造型美。
體育舞蹈的最大特點是在音樂的伴奏下所進行的一項律動性的身體運動。音樂是體育舞蹈的靈魂,其音樂節奏的時而舒緩優美、時而纏綿抒情、時而歡樂活潑、時而熱情奔放,體現出一種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民族特征。音樂對于舞蹈來說不應是音響效果,他要表達一定思想情緒和意境,能引起人們思想上的共鳴,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它影響著舞蹈的風格、結構、速度、節奏,好的音樂容易激發學生的鍛煉激情。音樂不但給體育舞蹈帶來了生氣,也有利于提高動作的豐富變換和不斷創新,使動作更具有美的色彩,使學生在優美、纏綿、熱情、快樂的環境中進行自我鍛煉,使學生在形體、氣質、儀表方面產生美的變化和感受,在變化中陶冶美的情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審美價值和良好體態及氣質。體育舞蹈運動中伴隨著特定節奏的音樂,感受體育舞蹈自然、舒展、優美的動作,從而在練習中不斷提高學生對不同音樂節奏、音樂風格的感受、把握和理解。不斷發展學生的協調性,提高學生的技能靈敏性,增加學生的健康,使學生產生美的愉悅情感。在運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審美價值產生良好的影響。
體育舞蹈運動講究動作造型美,其動作要求青春、健美、朝氣蓬勃,固有時代氣息,尤其是眼神與四肢動作的配合是和諧一致的。這種構成事物各種因素的和諧一致則給人以美感。正如笛卡爾所說:“美是一種恰倒好處的協調和適中。”體育舞蹈運動表現出的剛健有力、挺拔伸展、瀟灑、優美的和諧動作,襯托出美的形象,給人以信心和賞心悅目的享受,讓大學生在學習、欣賞、感受體育舞蹈運動美的同時,學會評價美、鑒賞美。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注重動作美、造型美、示范美、以美的魅力引導大學生的審美意識傾向,從而培養大學生正確評價美,激發大學生對事業、生活中美的追求,提高大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由于體育舞蹈是雙人舞、動作及音樂為一體的體育運動,對身體姿勢及動作表現技巧有特殊的美的要求。在練習中用自信心帶動情緒和表情、抒發內心情感,真正的將情感投入其中,才能理解體育舞蹈的風格內涵,進入美的境界,把動作所表現的美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體育舞蹈教學中,使學生明確所學動作的風格,在學習動作的同時,學會如何表達內心的情感。而大多數學生在初學階段,由于運動技能的差異和缺乏自信心,加上害羞心理較重,怕做得不好別人笑話,往往不敢表現自己展示美的能力。在這樣種情況下,教師的鼓勵、贊賞、暗示往往能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和表現力都要及時加以肯定、引導和贊賞,鼓勵學生大膽、自如地抒發內心情感,自信心地去表現動作美感。使學生獲得心理滿足,增強自信心,提高表現美的能力。并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追求美,崇尚美和表現美。
綜上所述,體育舞蹈教學中有相當多的美育因素值得我們去探索研究。在教學中貫徹實施美育,使體育舞蹈教學與美育的結合得到完善和升華,通過體育舞蹈教學與美育教育促進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實施美育教育,讓學生全面素質得到充分的提高,促使人心理平衡、身心健康。用美育原則進行身體鍛煉,不僅可以促使大學生身體勻稱,體態向健美的方面發展,而且能使學生們在精神上得到美的啟迪。我們要在體育教學中研究美,發現美,創造美,使學生接受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