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平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方言調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隨后編寫了一類綜合性的調查報告,《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概況》(以下簡稱《概況》)就是其中業已出版的、質量較高的調查報告。全書包括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的分區,字音對照表和詞匯對照表。此書中字音對照表占了較大篇幅,對于方言詞匯主要是一個總括性的調查,共收錄常用詞567個,表前有說明和常用詞目錄。
九十年代南京方言的詞匯調查又取得新的成果,1993年南京出版社出版了由費嘉、孫力主編的《南京方言志》(以下簡稱《方言志》)?!赌暇┓窖灾尽分饕涗浤暇┦袇^方言,個別章節涉及郊區。主要是按南京城南老派音系排列?!赌暇┓窖灾尽返姆诸愒~表,所收的詞按意義分為二十九類,同義詞排在一起,先寫漢字,后標讀音,主要是用漢語拼音字母注音。《南京方言志》只是簡單列舉南京方言詞匯,然后進行注音,并沒有詳盡的解釋意義,只是不易理解的詞或者與普通話有差別的詞在詞條后用小字加注。初步統計,《南京方言志》收錄詞條3554個。在詞匯方面只是進行了方言詞匯的分類整理和羅列,雖沒有詳盡的解釋但是卻為以后南京方言詞匯研究提供了基礎。
1995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劉丹青先生主編的《南京方言詞典》(以下簡稱《詞典》)。這部詞典是李榮教授主編的《現代漢語方言詞典》的南京分卷,《南京方言詞典》的編纂代表了南京方言研究已經達到相當水平。劉丹青先生在《南京方言詞典》引論中對南京方言的內部差別進行細致地描寫。這部詞典主要是以最老派和老派的南京話為基礎進行編纂,兼顧新南京話中有方言特色的條目。采用傳統的調查方法,調查面相當廣?!赌暇┓窖栽~典》字數達359,000,收錄詞條約7620條,正文后附南京方言義類索引,按義類分成三十組方便查閱,收錄詞條詳細,對詞條的解釋清楚明確。
我們知道,詞匯的調查和研究是方言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展開這樣的工作,并且能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就南京方言來說,多人多次的研究成果需要更好地整合起來,以利于對這些成果的更加有效的應用。我們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其中包括對上述三種著述所收條目、注音、釋義所進行的窮盡性的統計分析。本文選擇我們在梳理工作中發現的若干問題略作比較分析,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三種著述都是調查描寫南京方言的詞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概況》由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調查指導組編,是在完成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調查基礎上編寫而成。目的是為推廣普通話服務,并為研究漢語史和開展漢語方言調查提供參考資料。而且此次調查強調面廣,規模較大,而且這本書在各調查點語音方面著墨較多,所調查的詞匯數量較少,所側重的主要是記錄并且羅列567個詞條在各方言點的說法。
《南京方言志》是整套《南京市志叢書》90部專志中的一種,是南京歷史上比較詳備、比較科學的一部方言志,彌補了以前對南京方言調查時不夠詳實的不足。所側重的主要是南京方言詞匯的調查,而且收錄一些能突顯南京特色和南京文化歷史的詞語,如“南京白楊”“菠蘿樹”一類詞語。
《南京方言詞典》是記錄描寫南京方言詞匯的專著,所收詞條非常豐富,并且對詞條進行詳細的解釋?!赌暇┓窖栽~典》這本書已經具有專著性質,涵蓋面很廣,可以稱之為描寫記錄南京方言詞匯的工具書,對日后南京方言詞匯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時間上來說這三本書是不斷推進的,沒有比較之前筆者以為,較晚出版的《南京方言志》和《南京方言詞典》應該會涵蓋較早出版的《概況》中的所有詞語。經過比較發現,《概況》中的很多詞語在這兩本書中都沒有收錄。據統計,有196個詞條《南京方言志》和《南京方言詞典》未收:
表示天氣時令:潮水、半夜頭、堤埂、歷日、開年、來年、真兒個、門兒個、本年;
表示性質狀態的:壯、徹白、漆黑、口小、細、圓、緊要、牢靠;
表示農事植物的:碾米、泡種、奶草、桑葉樹、樹苗、打稻、生果;
表示房屋器具的:天窗、窗子、洗臉手巾、湯匙、剪刀、香胰子;
表示動作之類的:摘、抱怨、囑咐、關照、開玩笑、認識、喊他來、叫他來;
表示衣食之類的:忌諱、短打、短衣服、單鞋、鞋楦頭、松花皮蛋、豬油;
表示身體之類的:鼻眼兒、腳跟、單眼箍,雙眼箍,皮膚,皮子,頸脖子、肚臍;
表示疾病之類的:號脈、麻疹、煎香茶;
表示上學游戲的:電影、講堂、雜技;
表示日常生活的:沖瞌睡、上地、修頭、郵票、龍頭。
《概況》中有“喊他來”這個條目,而“喊”這個動詞在《方言志》和《詞典》中都出現了。但是《概況》“喊他來”這樣的條目能夠反映出“喊”這類動詞的搭配關系。從“喊他來”這個條目可以看到“喊”這一動詞的兼語結構的搭配情況。
像“電影”“郵票”“雜技”“地震”這類詞語早期在各地的說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于是這類詞語會作為詞條在方言點中進行調查。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各地不同的方言說法慢慢消失了,像這些詞條已經不能揭示出方言差異,所以《方言志》和《詞典》可能會考慮詞語的方言性而不再錄入。
《概況》有“一床席、一房家伙、一架機器、一件事,一樁事、一角錢、一眼井,一口井、一輛車、一雙筷子、一條牛、一盞燈、一只豬”等“數量名”組合,這些主要是考察量詞的搭配特征。作為量詞的“床”、“架”、“角”、“眼”、“盞”在《方言志》中沒有收錄;作為量詞的“房”、“樁”和“輛”在《方言志》和《詞典》中沒有收錄?!斗窖灾尽分小凹?、“口”、“雙”、“條”、“只”幾個量詞的“數量名”組合語例是“一件褂子”“一口氣”“一雙鞋子”“一條魚”“一只船”。在《詞典》中各個量詞詞條都有具體的舉例,也有類似的差異。三著提供的搭配用例的差異有時意味著所收量詞有不同的語法搭配甚至并非同一量詞,這是我們進行比較分析時必須注意的。
這196個詞條《方言志》和《詞典》中沒有出現,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詞語不再說了,還是實際生活中人們仍然使用,只是《方言志》和《詞典》因為某種原因而沒有收錄某些詞條,這些問題都是值得進一步考察的。
在《概況》、《方言志》和《詞典》中有相同相似詞條近三千,有些詞條記錄的字形不同但表達意思相同,筆者就按相同詞條處理。很多詞條是詞根部分相同,僅在詞綴方面有些差別,有些詞條在一本著述中沒有詞綴,在另外的著述中帶“子”綴或者帶“兒”綴。
《詞典》中有很多帶有括號“()”的詞語,表示調查時有兩種說法,如“被里(子)”既有“被里”的說法又有“被里子”的說法,這里筆者處理成兩個詞條。若《概況》和《方言志》出現“被里”的詞條,《詞典》中就采用“被里子”這個詞條,若《概況》和《方言志》出現“被里子”的詞條,《詞典》中就采用“被里”這個詞條,主要是秉持一種存異的原則,最大化的比較三本書之間的不同。
據統計,有68個詞條《概況》中沒有出現,《方言志》和《詞典》中都出現了,僅出現形式不同,在詞綴方面有一些差別。
這68個詞條中其中有33個詞條《方言志》中沒有帶“兒”綴,在《詞典》中帶了“兒”綴。如:巴巴頭—巴巴頭兒、芭蕉扇—芭蕉扇兒、炒米團—炒米團兒、吃頭—吃頭兒、尺桿—尺桿兒、川椒末—川椒末兒、瓷罐—瓷罐兒、大腳仙—大腳仙兒、龜頭—龜頭兒、柜臺—柜臺兒、鍋蓋—鍋蓋兒、哈巴狗—哈巴狗兒、河邊—河邊兒、紅豆—紅豆兒、板車—板車兒、看頭—看頭兒、針眼—針眼兒、狀元豆—狀元豆兒、小麻雀—小麻雀兒、自行車—自行車兒。
有10個詞條《方言志》帶“子”綴,《詞典》中沒有帶“子”綴。如:菜秧子—菜秧、多咱子—多咱、箱子—箱、魚秧子—魚秧、交卷子—交卷、腳掌子—腳掌、批卷子—批卷、改卷子—改卷、腿肚子—腿肚、缺牙巴子—缺牙巴。
有15個詞條《方言志》沒有帶“子”綴,而《詞典》中帶了。如:被里—被里子、被面—被面子、尿墊—尿墊子、篾片—篾片子、雞爪—雞爪子、香榧—香榧子、房牙—房牙子、腳印—腳印子、囟門—囟門子、牙根—牙根子、芋苗—芋苗子、石榴—石榴子、樹根—樹根子、樹梢—樹梢子、褲帶—褲帶子。
部分詞條在《方言志》有帶“兒”綴,而《詞典》中沒有帶。如:剪臍帶兒—剪臍帶、豆腐腦兒—豆腐腦、翹嘴白兒—翹嘴白、竹竿兒—竹竿、湯圓兒—湯圓、毛娃兒—毛娃、明兒個兒—明兒(個)。
還有幾個詞條在《概況》中沒有出現,它們詞根部分相同,在《方言志》中帶“兒”綴,在《詞典》中帶“子綴”。如:擺攤兒—擺攤子、鼻尖兒—鼻尖子、紐兒—紐子。
有7個詞條在《概況》和《方言志》中出現,《詞典》中沒有出現,出現的詞條在所附詞綴上有所不同。《概況》帶“兒”綴,《方言志》不帶:蠶豆兒—蠶豆、房檐兒—房檐。《方言志》帶“兒”綴,《概況》不帶:根兒個—根兒個兒、大后兒個—大后兒個兒、魚泡—魚泡兒。詞條在《概況》中帶“子”綴,《方言志》中不帶:開方子—開方、棉袍子—棉袍。
有21個詞語在《概況》和《詞典》中都出現了,在《方言志》中沒有出現。出現的形式有所不同,粘附的詞綴有所不同:
(1)《概況》中帶“兒”綴,在《詞典》中沒有:口袋兒—口袋、雞雜兒—雞雜、手指頭兒—手指頭。
(2)《詞典》中帶“兒”綴,在《概況》中沒有:紡車—紡車兒、黃包車—黃包車兒、酒杯—酒杯兒、瞳人—瞳人兒、丫頭—丫頭兒、小娃—小娃兒、男孩—男孩兒。
(3)《概況》中帶“子”綴,在《詞典》中沒有:毛栗子—毛栗(子)、公鴨子—公鴨、梨子—梨、母鴨子—母鴨、胸脯子—胸脯。
(4)《詞典》中帶“子”綴,在《概況》中沒有:割稻—割稻(子)。
(5)《概況》中帶“子”綴,在《詞典》中帶“兒”綴:小孩子—小孩兒、男孩子—男孩兒、女孩子—女孩兒。
(6)《概況》中帶“兒”綴,在《詞典》中帶“子”綴:飯勺兒—飯勺(子)、鞋拔兒—鞋拔(子)。
一些詞語在三本著述中都出現了,但是所帶詞綴有差別。
約有十個詞條在《方言志》和《詞典》中說法一致,沒有詞綴,在《概況》中有詞綴:鍋鏟子—鍋鏟兒—鍋鏟兒、腳趾頭兒—腳趾頭—腳趾頭、湯勺兒—湯勺—湯勺、酒窩兒—酒窩—酒窩、雙眼皮兒—雙眼皮—雙眼皮、碟子—碟兒—碟兒、豌豆兒—豌豆—豌豆、前年子—前年—前年、去年子—去年—去年、棕繃子—棕繃—棕繃。
某些詞條在《概況》和《方言志》中說法一致,沒有詞綴,在《詞典》中有詞綴:腳踏車—腳踏車—腳踏車兒、胡蝶—蝴蝶—蝴蝶兒、蛇—蛇—蛇兒、四腳蛇—四腳蛇—四腳蛇兒、女娃—女娃—女娃兒、蒸籠屜—蒸籠屜—蒸籠屜子、樹秧—樹秧—樹秧(子)、大雁—大雁—大雁子、土塊兒—土塊兒—土塊子。
某些詞條在《概況》和《詞典》中有詞綴,在《方言志》中沒有詞綴:今年子—今年—今年子、麥穗子—麥穗—麥穗(子)、釘槌兒—釘錘—釘錘兒、澡堂子—澡堂—澡堂(子)、砧板兒—砧板—砧板兒、新娘子—新娘—新娘子。
某些詞條在《概況》和《詞典》中沒有詞綴,在《方言志》中有詞綴:方桌—方桌子—方桌、后兒個—后兒個兒—后兒(個)、時候—時候兒—時候、圓桌—圓桌子—圓桌。
《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概況》、《南京方言志》和《南京方言詞典》三本著述收錄的詞條,雖然有的詞根相同,但是詞綴仍然有差別,現在哪種說法是人們最常用的,這是我們所要進一步關注和研究的。
《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概況》、《南京方言志》和《南京方言詞典》三本著述在記錄南京方言詞匯上有很多相同相似的地方,但是對比分析后有很多不同點,這些不同點都是值得我們日后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同時,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能看出南京方言詞匯的發展演變的進程。
[1]江蘇省上海市方言調查指導組.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概況.江蘇人民出版社,1960.
[2]李榮主編.劉丹青編纂.南京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3]費嘉,孫力主編.南京方言志.南京出版社,1993.